《竹枝》,是长江中游地区流行的民间曲调,词人即用它来歌咏当地的史事和传说。
“十二山晴花尽开。”“十二山”,即巫峡十二峰,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北岸。其中以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起句点地,将风光奇丽的巫峡写得花团锦簇。而此地又不仅以风景胜,更有着古老的历史遗迹与浪漫的神话传说,于是乃于第二句“楚宫汉阙对阳台”让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楚宫”,是春秋战国时楚王的离宫,俗称“细腰宫”,在巫山县西北,三面皆山,南望长江。“阳台”,一名“阳云台”,在巫山来鹤峰上,南枕长江,高一百二十丈。相传战国时楚怀王曾梦与巫山神女交欢,神女临去时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来,怀王之子顷襄王也梦见过这神女。说见旧题宋玉所撰《高唐赋》和《神女赋》。此句言楚王离宫正门两侧的对称形门楼与神女出没的阳台遥遥相对,明显是影射神话传说中怀王父子与巫山神女间所发生的风流韵事,牵出了楚王荒淫好色的内容。第三句“细腰争舞君沉醉”即进一步渲染之。“细腰”,代指楚宫美人。春秋时,楚灵王以细腰为美,其臣下为了邀得灵王的宠爱,遂皆节制饮食,束紧腰带,甚至于饿得有气无力,须扶着墙壁才能站起身来。事见《墨子·兼爱》。据此推论,则楚宫中的美人自必为细腰了。美人投楚王之所好,扭动纤细的腰肢,争先翩翩起舞,而楚王也就在这欢快气氛中饮酒作乐,终至沉醉。三句层层铺垫,一笔笔勾出了一幅热闹喧天的“楚王行乐图”,其实都是在为第四句蓄势,势既蓄足,即开闸放出一库冰水,只“白日秦兵天下来”七字,就将前二十一字的歌舞升平气象收了个干干净净。据《史记·楚世家》,怀、襄二王统治时期,秦国曾多次举兵攻打楚国,其中以公元前278(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焚烧楚国先王祖坟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的那一次最为惨烈。自此,楚国一蹶不振,五十余年后终于为秦国所灭。此篇结句,就形象地集中地概括了这段史实;虎视眈眈的强秦瞅准了楚王沉醉于酒色之中的机会,光天化日之下,长驱直入楚境,将这富庶而美丽的南方大国并吞了去。
其实,《高唐》、《神女》二赋是否真是宋玉所作,向来就有争议,即便真是,文学作品容许虚构,怀王、襄王父子梦交神女之事也未必属实。二王在历史上并不特别以好色著称,楚国之所以亡于秦,自有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方面错综复杂的因素在相互作用。然而,咏史词毕竟是“词”而不是“史”,作者不必拘泥于具体的历史事实,他有权遗貌取神。大凡历代的误国、亡国之君,未有不纵欲的,好色贪杯固是一大通病。所以词人攻此一点,也算抓住了要害。
此篇在选材上,它熔铁于金,糅合正史与稗官小说,虚实相济,乃显得活泼而不拘谨。隶事时,又移花接木,叙怀、襄二王的行状而不假外求,信手拈出其祖先灵王好“细腰”的典故,给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楚君好色其来也有渐的历史暗示,手法十分机巧。不过,推究其本身的格律,它又符合于一首纯粹的七言绝句,而咏史七绝正是中晚唐作家的拿手好戏,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还不宜夸大它在咏史词发展进程中的意义。
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揽 一作:览;明月 一作: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销愁 一作:消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天涯含泪染征尘,丧事连悲万里身。几岁山居应惜老,三秋田税更忧贫。
独安蓬荜悬游子,每见亭台易主人。翠壁放歌林屋晓,黄柑酿酒洞庭春。
花间杖屦閒无客,湖上风涛暗有神。旧侣总非丘陇隔,自看月影倒纶巾。
春城战血冷悲笳,废垒伤心旧炮车。雪窖生还犹有母,玉门归去已无家。
同骑塞马眠燕月,独向河源上汉槎。我有离魂招未得,劫灰天畔哭黄华。
贵德德乃显,尚力力为优。二者各有时,天运非人谋。
举世皆好义,贫贱固可羞。天下方事强,声誉将何求。
人生会此意,出处皆无忧。但恐利欲驱,由非所当由。
足蹑虎狼尾,手撩虺蛇头。一触祸患机,相寻遽难休。
新闻李侯子,快意复父雠。雄名与英概,一日倾九州。
美事固可羡,犹当究源流。掘地得深泽,积土为高丘。
造端起不平,是果谁之尤?君子慎谋始,责躬重以周。
弱德较强力,明知势难侔。驰马走峻坂,中间岂容收。
颠越既莫救,岂得乘桴浮。君不见群雀满树急喧啾,隋侯有珠不肯投。
一鸦死时一珠碎,得轻失重非良筹。友之直谅仁可辅,药之瞑眩疾易瘳。
不知当日谁与乃父为交游?
偶游汗漫即浮家,来听尘中市语哗。小阁滞人天又雨,片帆迟尔水之涯。
鲥鱼香稻常年足,破铁枯铜到处赊。昨日八龙来鼓瑟,应知高会是无遮。
列嶂峥嵘植翠屏,寒泉绿净浸轩楹。衣巾清润玻瓈上,窗牖疏明图画成。
尘世正趋名利域,山居不识鼓鼙声。莫年忧患将何适,暂喜沧浪可濯缨。
尘世劳劳宦海间,几人垂老即投閒。新衔初换苏州倅,好梦先归楚泽山。
海上棠阴留治所,庭前荆树重乡关。冥鸿天外谁能慕,不似空林倦鸟还。
江南二月气初淑,牡丹叶抽攒媆绿。插竹成竿扶婀娜,筑台盈尺增发育。
不与桃李争春风,岂逐繁华共粗俗。待看淑气过艳阳,杏桃落尽无馀香。
数枝独殿百花吐,天然富贵轻寻常。万紫千红总俱后,芍药荼蘼颜亦厚。
吁嗟世事何不然,且尽花前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