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诗人登沧浪亭怀念朋友之作。一开始就出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形象。他在园中独步觉得无聊,正是因为友人离去产生了一种若有所失的空虚之感。继而登高四望,则属于寻觅怅望,自我排遣。由于心境寂寥,望中的景色也偏于清冷。霜林自红,而说秋色入林,在拟人化的同时,着重强调了秋色已深。竹色至秋依然青翠,而日光穿过其间,更显得玲珑。林红竹翠,本来正宜会集朋友把酒吟诗,但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颈联两句写景,比兴意味很重,零落的秋景中带有人事象征,因而自然地过渡到末联,引起诗人惋惜聚散匆匆,慨叹无人伴其醉吟。
诗题为“怀贯之”,篇中并没有出现“怀”的字样,但从诗人长吟远慕的情绪和行动中,却表现出对友人的强烈、深沉的怀念。诗中友人虽未出面,而处处让人感到他的存在,时时牵绕着诗人的感情和思绪。那危台,那林木,那翠竹,都曾经是作者和友人登览、吟咏的对象,其间都如同留有友人的一点什么,却又无可寻觅,反而触景兴慨。这样从诗人怅惘的状态和表现中,便把萦绕在心头难以排遣的怀念之情表现得非常深入切至。
怀念人的诗,格调上一般以低回婉转容易取得成功,但此诗气格却颇显高远。开头独步无聊、危台四望,就有一种超迈迥拔之气。所写的红叶、秋桐等秋景,也是以清幽萧疏的基调,反映着人的情绪。诗中说友人是“暂来径往”,从字面上来看,他离别的当儿也没有那种依依之情。诗人的怀念属于更深沉、更内在的一种类型。而这,在艺术上更难于表现一些。
先朝台鼎地,东里子孙贤。秘阁三千卷,符台二十年。
骅骝骨老大,鸾凤意蹁跹。白战危孤垒,雄谈漏百川。
才名非忝窃,供奉不虚员。掖转皋门右,班分黼座前。
铜章严夜卫,玉玺听晨宣。鱼袋诸衙集,螭文旧印专。
东西频节传,前后拥貂蝉。帝锡云仍贵,星分楚郑躔。
旌幢随导引,环佩肃周旋。圣代仪文备,藩王礼数虔。
诏开云雾字,灯簇绮罗筵。荣幸真无比,遭逢众所怜。
此时沾慰遣,兹事岂迍邅。树暗梧溪雨,帆轻桂水天。
花飞春漠漠,石乱水溅溅。细路峰峦际,高城鼓角边。
县官齐下马,津吏自开船。公事程期近,家园道路便。
壮游真汗漫,归兴得攀援。梓里青山在,松林白露悬。
衣存游子线,祭有大夫田。绿奠蘼原醑,黄焚草诰笺。
恩光回落景,灵爽动哀泉。此愿人皆有,如公寔不愆。
几家通旧阀,群从接登仙。目断江湖迥,心违几杖偏。
风流怀阮籍,江汉望张骞。我亦同朝士,临歌意渺然。
放轻桡,青山静处,一江春水初暖。沙痕渐没潮痕长,几尺芦芽短短,萍影断。
看一线、拖来鸭脚红欲软。绿随波转。正浴向花间,偶闻人语,惊起自相唤。
江乡好,无数渔梁蟹簖。此生清梦谁管。夕阳细雨持竿出,一霎阑阴聚满。
谁是伴,惜少个、红裙弄水船头惯。闲寻画卷。算买屋移家,栽菱种茨,便我也都愿。
馀生不得乐林丘,犹忆丁年选胜游。几帙残编聊映眼,一张衲被且蒙头。
貔貅已报西门役,柱石犹怀东顾忧。自料荒疏成弃物,菟裘归计乞封留。
河山争战阅兴亡,策敌谁如马援长。擘画兵机娴借箸,指陈虏势易探囊。
秦关渺小如沧粟,蜀道崎岖转峙粮。斗大西城危釜底,潜师早已度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