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赞公房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高僧怎么也会来到这里?在这秋风飒飒的季节我与您相逢。
阴雨撂荒了您深院的菊花,严霜欺倒了半池莲影。
遭到放逐又岂能违背心性?身居荒野也未能放弃禅宗。
今夜与您相逢共宿,陇上的明月也向我们现出圆圆的光影。
注释
杖锡(xī):手持锡仗。锡仗,菩萨头陀十八物之一,上有四股十二环,表示四谛十二姻缘之义。比丘向人乞食,到门口,便震动锡杖上的小环作声,以让人知道。
飒(sà)然:形容风吹时沙沙作响。
宁:岂能。
虚空:荒野无人之处。赞公土室在山野。
陇(lǒng)月:洁白明亮的月亮。

赏析

  诗人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被贬弃官,暂居秦州,不意遇到了谪置此地的原京师大云寺赞公,所以以“锡杖何来此”反诘起笔,表现了惊愕之情。“秋风已飒然”自然寄情于景,以秋风述说一份不满与困苦。“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紧接“秋风”义旨,进一步渲染赞公与自己处境的萧条凄凉。对仗工整,用字精准,以“荒”“倒”二字使冷落身世传神而出。此处也为下文赞叹赞公梵行高洁,禅心清净作一反衬。诗至“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则秋戚之情一扫而空,换之以无尽的平和,又透出独立孤峰顶的豪情。赞公深通佛法,无论外境如何变化,也不能动摇他的清净心。而一切万法无非真如,放逐本身也不离空性,就如虚空也是禅。在赞公身边,使诗人也感染了几分宁静安详。夜间在赞公房间休息,望见朗朗明月,扫清太虚,犹如禅心空明,能出种种违顺。同时尾联也点出题意,以作照应。

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乾元二年(759)深秋在秦州时作。赞公是杜甫的旧友,在长安大云寺作住持时,曹留杜甫在寺内小住,并赠送丝细毛布。不曾想到在流寓中相逢。诗中描写夜宿赞公土室的所见所感,对赞公的守禅本性给予赞美,抒发了他乡遇故知的欣喜之情。

赏析二

  这首诗以“杖锡何来此”发问开始,但又故意不作回答。这是因为政治斗争竟然连累到了出家人,杜甫痛心疾首之余,不愿再回顾往事。二、三、四句接着写秋风、院菊、池莲,都是赞公禅房所见。这些描写不仅借物写人,侧面写出赞公作为释门隐者清静淡泊生活与性格,还运用“飒然"、“雨荒”、“霜倒”等词语,象征着赞公平白受屈被贬的不幸遭遇。

  五、六两句从“放逐”起首,推崇赞公不为放逐移节的情操。“放逐宁违性”说赞公被放逐到深山老林,而那里恰好是赞公喜爱的地方。“虚空不离禅”说宠辱无非虚空,等荣辱,齐贵贱,正是禅门的宗旨。在安慰、赞扬赞公的过程中包含着对眨谪、放逐的蔑视。

  最后两句写夜,点明题目中的“宿”字。二人本来交情很好,后来同案遭贬,如今又在边地相逢,自是非常难得。“陇月”句,不仅是写景,更重要的是以月圆象征两位老友的团圆。

  这篇诗作的前三联极富禅趣。在凡胎俗人眼中,身遭贬谪,处境凄凉,当会黯然神伤。然而对禅家佛人来说,一切万法,一切烦恼,都是主观的,因此都是空幻不实的,通过勤修苦练参禅悟道,体悟了这种万物皆空的微妙智慧,即可开悟解脱,最终达到没有执著、没有牵挂、没有悲欢,坦荡磊落、广大自在的心境。诗篇中僧人赞公不以自身的遭贬境遇的凄凉而悲伤,对事态变迁来之不拒,处之淡然,可谓了悟了禅定般若之境,体悟了万物皆空的智慧。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向来碑在所,今见下牛羊。
魂逐江山老,名流史传香。
吴谋千载伟,晋事一丘荒。
不用凭高看,中原尚鹿场。
高高黄金台,燕赵争趋风。
后来得荆卿,恩礼尽鞠躬。
丈夫易感激,况在穷厄中。
缟衣登素车,函谷照已空。
吕政当野死,燕丹无奇功。
侠骨化为铁,血变海水红。
英愤气不磨,今为亘天虹。
形似之美。久欲记之而因循。比与诸公和长短句,故及之以诉衷情。盖里中推星球红、鹤顶红,皆佳品。海舶便风,数日可到
儿时初未识方红。学语问西东。对客呼为红蕊,此兴已偏浓。
嗟白首,抗尘容。费牢笼。星球何在,鹤顶长丹,谁寄南风。
勿叹從卑位,聊欣适去情。
秋风九月急,飞鸟一帆轻。
鱠斫江鳞活,杯尝楚酿清。
欢华莫回首,宠辱正堪惊。

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阕。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灵苗远采三山药,仙篆高飞六甲符。此日万神同翼卫,长秋洪算与乾俱。

蜜白凝肪,犀黄点粟,幺莺弄影翩舞。贮恨能深,含情不卷,恍听小琼低语。

断来响腻,能堕梦、纤无寻处。月媚风娟时节,蜻蛉飞上三五。

沉沉晓凉窗户。倚冰奁、粉花调露。瘦绝秋姿妆束,便输伊素。

莫问钿蝉消息,记翠被、红灯夜深雨。一角湘烟,楚宫人去。

生来长是供花枝,净几添泉好护持。几度湘帘春日影,今番相对梦回时。

夙闻海上郁洲胜,呼吸真能通帝台。三岛有人同望去,九峰何日果飞来。

嵯峨叠磴云中屩,澒洞回潮地底雷。一自岘山临叔子,横挥椽笔亦雄哉。

老颖冰满头,不识宫妓口。
穷年岂无为?弃置如敝帚。
玉杯渐消磨,含默甘老丑。
余生重其功,怅然怀永久。
昔在三坟前,勇锐破绳纽。
叔世去籀法,十鼓迷八九。
玄风变复变,款识归瓦缶。
春秋已获麟,大义孰为守?纷纷鸡雉翰,峥嵘出其右。
班生狂不事,张生颠欲走。
空余五色梦,幻入歌奴手。
世乏昌黎才,谁能传其后?削纤管城封,寂寞中山胄。
所以胥吏徒,刻核嘲腐朽。

芙蓉楼前拜新月,宝鸭微薰透银叶。吴山楚水送远游,不管闺中照离别。

谁家玉钩飞上天,一似连环旧时缺。缺多圆少将奈何,一寸愁肠万里结。

为郎白苧裁春衣,又恐月圆郎未归。

阴阴杨柳一丝风,脚底行云在镜中。不为君王肯同载,便将烟树换齐东。

媚景良时,无非是、三春富贵。花共柳、著工夫染,嫩红轻翠。日丽风和薰协气。莺吟燕舞皆欢意。况生辰、恰恰值清明,笙歌沸。分天派,真龙裔。到月殿,攀仙桂。看眉间黄色,诏书将至。莫向蓝田分佐理。便趋紫禁参朝对。问玉皇、仙籍注长生,三千岁。

出家求出离,哀念苦众生。助佛为扬化,令教选路行。

何曾解救苦,恣意乱纵横。一时同受溺,俱落大深坑。

江声远落西岷外,山色都横北固前。

半生冰蘖千年事,一姓功劳五月孤。此日光辉何所似,试看秋月照西湖。

风冷夜窗鸣,离愁相对生。
海潮黄歇浦,江岸石头城。
穷遇悲孤调,残秋送独行。
旧欢倾倒日,不减弟兄情。

新竹春来日渐添,清阴翠色满疏帘。此君每见难抛却,不觉孤亭日转檐。

杏褪红衣柳贴毡,落花积得可铺天。世间缺事填难尽,愿补神仙簿上缘。

玉堂四字重千金,宸翰亲挥赐禁林。
地望转从今日贵,君恩无似此时深。
宴回上苑花初发,麻就中宵月未沈。
衣惹御香拖瑞锦,笔宣皇泽洒春霖。
院门不许闲人入,仙境宁教外事侵。
我直承明逾二纪,临川实动羡鱼心。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