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杖锡何来此”发问开始,但又故意不作回答。这是因为政治斗争竟然连累到了出家人,杜甫痛心疾首之余,不愿再回顾往事。二、三、四句接着写秋风、院菊、池莲,都是赞公禅房所见。这些描写不仅借物写人,侧面写出赞公作为释门隐者清静淡泊的生活与性格,还运用“飒然"、“雨荒”、“霜倒”等词语,象征着赞公平白受屈被贬的不幸遭遇。
五、六两句从“放逐”起首,推崇赞公不为放逐移节的情操。“放逐宁违性”说赞公被放逐到深山老林,而那里恰好是赞公喜爱的地方。“虚空不离禅”说宠辱无非虚空,等荣辱,齐贵贱,正是禅门的宗旨。在安慰、赞扬赞公的过程中包含着对眨谪、放逐的蔑视。
最后两句写夜,点明题目中的“宿”字。二人本来交情很好,后来同案遭贬,如今又在边地相逢,自是非常难得。“陇月”句,不仅是写景,更重要的是以月圆象征两位老友的团圆。
这篇诗作的前三联极富禅趣。在凡胎俗人眼中,身遭贬谪,处境凄凉,当会黯然神伤。然而对禅家佛人来说,一切万法,一切烦恼,都是主观的,因此都是空幻不实的,通过勤修苦练参禅悟道,体悟了这种万物皆空的微妙智慧,即可开悟解脱,最终达到没有执著、没有牵挂、没有悲欢,坦荡磊落、广大自在的心境。诗篇中僧人赞公不以自身的遭贬境遇的凄凉而悲伤,对事态变迁来之不拒,处之淡然,可谓了悟了禅定般若之境,体悟了万物皆空的智慧。
奔霆响空山,飞连挂绝壁。毛发忽森竖,精神共英特。
平生丘壑姿,至此意颇适。何必游九华,龙眠自尤物。
黄云洒雨沙场秋,滩高水平凝不流。晓霜袭透苍驼裘,圉人浴马津水头。
绿骠连钱双骅骝,日光射波脂腻浮。青丝脱鞚黄金钩,轻爬短刷湿未收。
三花剪鬉平且柔,籋云骏气将无俦。束刍斗豆岂马羞,茫茫丰草生林丘。
霜蹄胡为踏长楸,振鬣一跃期天游。
堂上官人似野人,村氓相见可相亲。开门坐对临溪树,故是水边林下身。
魏公仙者徒,清风动千古。梦断江南春,飘飘游帝所。
钧天张乐如洞庭,十二参差鸾凤鸣。归来记得当时曲,写作《湘灵鼓瑟》声。
高秋素壁含萧飒,彷佛凉风起阊阖。满天明月浸沤波,岁晏怀人霜露多。
西风瑟瑟。正满院商声,独坐愁绝。一卷荃荪,对影釭花明灭。
忆到玉簟凉生,况是候虫吟壁。闲阶悄,蟾蜍挂空,冷露珠白。
梧桐叶落遥夕。讶几许幽怀,横竹吹彻。更和清砧敲遍,寒耸诗骨。
剩与楚些招魂,聊伴海天岑寂。空怅望、潇湘暮云凝碧。
韩云浮屠多技能,祗今复见龙岩僧。高閒怀素去已久,肯向死灰求续灯。
手追心慕忽有得,笔底涣然无滞凝。云烟结瞑鬼神泣,雷电索怪蛟龙腾。
悬崖百寻泻瀑布,老树千岁垂寒藤。铁为门限自兹始,但恐纸价相仍增。
我闻雪庵亦工此,好事往往输缣缯。都城颜扁妙天下,骤得荣宠非阶升。
龙岩更须追三昧,无俾斯人专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