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句“客心愁日暮”,起调平稳,而包笼颇大。诗人作客他乡,愁思满腹,虽归心似箭,然归期难卜,唯有在江边目断归舟,留连徘徊而已。时已黄昏,烟霭四起,在山间弥漫,将树色吞没。面对如此景象,使人不能不产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的慨叹。是以“客心”一句,实使“山烟”一句不呼自来,所谓因情生景是也。但是,诗人眼前虽不得归,归期却未必无望,所以他的内心,也不尽是悲凉。“山烟”一句色调太暗沉,于是“江水映霞晖”,诗意又振起。黄昏的江面,放眼四顾,没有比那翻光倒影、绚烂多彩的晚霞,更引人注意了。这晚霞一及江面,一江流动着的,便似乎不是水,而是万匹锦绣。这一句色调明丽鲜亮,正是诗人心中希望的象征。“独鹤”二句的两两相对,机杼又与上二句相同。独鹤凌空,形单影只,则使人生一身飘泊之悲;双凫出浪,相亲相近,则使人生夫妇相聚、举家团圆的向往。不过,这二句与上二句对比手法虽同,但笔致一阔大、一灵动,其趣亦不相同,而分别可喜可玩。诗最后以离乡千里,天寒无衣,凄然作结,回应到首句,则全诗成一浑然整体矣。
这首诗,写景流丽,言情婉转,不作艳词丽句,能以本色见佳。尤其是其中间四句,对仗精切,音调谐婉,缀句连篇,宛如唐律,是全诗最胜之处。即此一斑,亦可知老杜“苦学阴何”之语,实非虚谈,若何逊之诗,真有可学之处。
昂昂鹤骨素康彊,微疢生朝罢举觞。尚冀魂随香釜反,那知人逐绮琴亡。
禁方不验三茅洞,遗墨空留二老堂。从此幽栖风雨夜,一翻姜被一凄凉。
节义庐陵古所誇,宋朝冠盖盛中华。张君旧住禾川上,里巷传呼御带家。
斯文天末器,吾道有时厄。方嗟凤兮衰,遽叹麟也获。
继遭秦焚书,又被鲁坏宅。迩来天下事,多自马上得。
不修下车礼,不献在泮馘。不授羽林经,不讲博士席。
旁若没字碑,肯见一逢掖。偶因长乐老,尽挟兔园册。
及见中选人,始知为学益。学者如牛毛,自古数濩泽。
连年取青紫,易于地芥拾。争将逸驾攀,遂向塞路辟。
挥之无倚门,从者皆入室。肃肃俎豆风,洋洋弦歌邑。
几时复论秀,四海望偃伯。术能向者谁,世无秋风客。
赵信城边万马骄,望云台上月轮高。西征壮士听笳夜,秋雁南飞认斗杓。
登堂忽讶生烟云,错落长松偃东壁。老干半作虬龙形,枝叶长留岁寒色。
古来画者有韦偃,近时廷章亦可师。但留一干在人世,已觉涧壑无馀姿。
更添白石相撑倚,日照苍苔净泥滓。摩娑不觉毛发寒,五月高堂朔风起。
积雪明南窗,独坐忆远道。大河冻行舟,何处赋春草。
忽传一纸书,开缄豁怀抱。为言卸装初,乐事田园好。
上堂拜世母,慈颜幸未老。家事咨长兄,连床度昏晓。
朅来犀角儿,去日犹襁褓。咿唔共镫火,兄孙已聪了。
流光十五年,忽忽同过鸟。暂辞京洛尘,且食江乡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