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轻烟淡淡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远处一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互相夹杂,好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啊。
注释
天净沙:曲牌名。
秋:题目。
残霞:快消散的晚霞。
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
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白草: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草。
黄花:菊花。
红叶:枫叶。

鉴赏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这首小令,只五句二十八个字,篇幅虽短,却以神来之笔捅绘出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前三句着力渲染出一派深秋凄凉之景。黄昏时:如血的残霞映照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夕阳淡淡的炊烟袅袅,几只归巢的寒鸦,静静的站立在老树枝头,忽然,一只哀鸣的孤鸿,在天边晚霞影里远远的飞翔,而后两句,作者却将笔锋一转,写到:青山静静、绿水悠悠,白草绵绵,红叶片片,黄花朵朵,在暮色中,这些明丽的色彩,为这萧杀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一扫前人一悲到底的俗套。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沈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白朴在写秋景选词语辞精炼。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于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的高明了。

  描绘秋景,历来是中国古代文人喜爱的一个题材,为表现它而不惜笔墨的诗人骚客代代有之,留下的作品更是多不胜举,但许多作品易于流入俗套。白朴却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在作品中,层次分明的描写了秋天的自然景象,虽然,在开始时,有些许的萧瑟之意,然而后来以缤纷的色彩作结,终究是赏心悦目、的韵味无穷的。他用笔精深,作品风格独具,婉约清丽,意境新颖,可与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媲美。这首小令不仅不俗,还很是典雅。词、曲有雅、俗之别,一般来说,词尚妩媚、含蓄,而曲贵尖新、直率。白朴的这支小令却有词的意境。曲中虽无“断肠人在天涯”之类句子,抒情主人公却时隐时现,在烟霞朦胧之中,传达出一种“地老天荒”的寂静。

创作背景

  白朴《天净沙》共四首,这是第三首,主要写秋景。是作者于宋亡后寓居金陵(今南京)时所作,具体创作年代不详。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猜你喜欢
丹灶三年火,苍崖万岁藤。樵归说逢虎,棋罢正留僧。
星斗同秦分,人烟接汉陵。东流清渭苦,不尽照衰兴。

芝兰桃李环围著。拥和气、浮帘幕。寿斝交飞争满酌。

一声珠串,数敲牙板,应有梁尘飞。

腰金虽重何曾觉。更看悬鱼上麟阁。不用祖洲寻灵药。

平时阴德,几人今日,额手称安乐。

飘蓬四十馀年,梦绕晶然山路。才见广安军人,便忆破庵师祖。

摵破碎沙盆,打动虾蟆鼓。惊落蛟龙虎兕威,知音不在频频举。

一瞬芳菲尔许时,苦无佳句纪相思。
春光正好须风雨,因爱方深奈别离。
泪眼谢他正放抱,愁怀惟赖潇扶持。
莺莺燕燕休相笑,试与单栖各自知。

仙人韩伯鸾,弄箫吹紫兰。一吹洞芝长,再吹翠云寒。

红日长不死,何忧芳岁阑。常乘双鹿车,遨游三素端。

有时念下土,临风动哀叹。

万物役于人,见用乃为贵。是岂万物情,诬之因自遂。

试看鹤乘轩,孰与翔天外?惟人有殊性,徇意终不悔。

少游与文渊,两已适相背。平生吝轻掷,老去若可弃。

每思犯至难,头璧誓俱碎。惜哉时无人,谁解赏雄概?

楼头意万里,缩手久不快。倚阑更小留,安閒故常态。

铜漏夜初涩,冰壶韵转清。月澄天汉影,风落禁钟声。

病里疏身计,天涯得友生。后期无定所,江海共含情。

最宜南陌静缁尘,况复高城过雨新。夹路啼莺歌似响,一春踏草到应频。

侵苔薜荔萦初蔓,隔水衣裳挂满筠。无限夕阳堪共醉,明朝世务恐牵人。

晨起偶无事,携筇出潭川。
翩翩双凫飞,宛若导我前。
林静滴残雨,村深澹寒烟。
当春足膏泽,俯夏余清妍。
野溜绿交贯,山花红接连。
雄观发新奇,胜地穷攀缘。
据石弄惊急,班荆荫连卷。
幽怀脱尘拘,如超混芒先。
向令作兴来,未必胜偶然。
荣观事多乖,内取乐乃全。
他时谁继游,此意遥相传。

飓风吹沙沧海翻,鱼龙鼎沸烟尘昏。群雄窃据宇内裂,纵横杀戮相并吞。

吴山之东越江曲,贼势猖狂肆残毒。平凉千里烟火稀,豺虎纵横绕空谷。

周家父子耽文儒,流离奔窜无安居。一朝邂逅入俘虏,仓皇宁顾千金躯。

若翁视子心犹苦,况是高堂有大母。子欲捐生赎父身,愿得承颜慰延伫。

强贼凭陵恣忍心,缚之竟坠中流深。嗟哉孝子义不辱,牵衣随父行俱沈。

彝伦泯坠王纲坏,白日无光泣神鬼。长遣当年双旅魂,遗恨今犹结渊水。

真人御宇诛强凶,万方尽入甄陶中。史官采录笔懿行,令名耿耿垂无穷。

古树归鸦乱,晚烟生筚门。远山看欲暮,清景易为昏。

我友在何许,徒令空此樽。徘徊夜将半,不寐谁为言。

数亩葡萄林,浓条青若若。垂藤如幡幢,布叶如帷幕。

交蔓为宝网,缀实成璎珞。蜩蝉递代响,清越钧天乐。

寒泉绕膝流,坐久怯衣薄。霞外四五朋,一笑破缠缴。

依岸排绳床,科头兼赤脚。语或禅或玄,杂之以诙谑。

露葵带雨烹,云芽拣水瀹。石砌滴琤琤,铜铛鸣霍霍。

拇阵分两曹,夺爪如相搏。百罚嫌觥小,取钵代杯杓。

锦江气豪宕,新都质文弱。其馀尽楚人,赋性俱脱略。

乡语虽粗丑,动麈珠错落。三伏此中消,万卷束高阁。

蓟丘道人写潇洒,烟寒兔齿石苍苍。素娥剪翠云叶乱,三十六陂春水香。

身投魑魅家何在,泽逮昆虫罪未除。

夕阳在山月已白,人生几何春复秋。
华裛叠鼓岂无谓,莫怪西园清夜游。
冤禽名杜宇,此事更难知。昔帝一时恨,后人千古悲。
断肠思故国,啼血溅芳枝。况是天涯客,那堪□□眉。

九十炎光,又过了、三分之一。记当年光际,诞生良弼。

崧岳降神钟秀气,孕成间世真英杰。妙文章、拾芥立功名,谁能敌。

周孔业,邹轲质。伊尹志,渊明节。袖经纶妙手,屡投班笔。

富贵一朝知已逼,封侯谈笑真堪觅。信功名、管取出长年,看箕翼。

圣经陈冠义,万世示章程。是礼最为重,无丧始许行。

三加仪特备,四行责非轻。此意知谁会,寥寥千古情。

天雄城西晓吹角,黄云扑面风如削。迎年土鼓来迤迤,丛祠古瓦飘灵旗。

猫虎踞箕对骋怪,索飨便似神工为。醵金报赛年年定,百货骈罗共辉映。

日中列肆光陆离。齐商晋贾连鞍羁。弹筝击筑乐复乐,得钱沽酒相逐驰。

俗恬岁美时多暇,慷慨声中民气化。寒飙{纟鼠}飒雪片粗,伥傩百隶交欢呼。

阜财待续《货殖传》,乐事写入《豳风》图。穰穰满家洵难得,朝无索逋夜无贼。

娇莺啼上绿杨枝,閒傍妆台瘦不支。半榻诗书常乱叠,一楼风雨最相思。

瑶琴空抚思归操,黄绢慵赓绝妙词。鸿雁在云鱼在水,更谁传讯到天涯。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