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古之人,厥修有道。使臣之美,于诗可考。其马维良,曰骐曰驹。
六辔贲如,如沃如濡。而况其身,洁不可污。身不可污,其可辱乎。
载驱载驰,载驰载驱。虽则驰驱,咨询咨诹。以来厥修,聚其所闻。
使于四方,如圭如璋。烨烨煌煌,为国之光。其美无疆,后人不忘。
维时不忘,而有斯人。斯人维何,维古人是思。古人是思,是思是为,如璋如圭。
如圭如璋,维德之辉。如酝如藉,维德之仪。维德在躬,维日不足。
是问是辩,善也弥笃。美哉是乎,诚自中出。诚隐而显,成己成物。
维诚则然,亦在所勉。勉而弗已,终之不倦。所往所居,老生腐儒。
穷商贱贾,野人山夫。彼所知者,出于精专。情伪利害,穷根到源。
其可遗乎,可使之言。
越中会稽天下无,金庭玉室是仙都。即向山阴觅芝草,还从禹穴探灵符。
白牯问狸奴,虚空酬万象。电激不停踪,谷虚谁答响。
啐兮啄兮,清机历掌。回头?轹范秦时,舌上葛藤长万丈。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