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听·吹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译文与注释

注释及译文

译文
笛声像裂石穿云一样高亢,笛子横吹,音调就更雅正了。就像下了霜的天气里的大漠,连鹧鹕也想要飞舞了。凤凰台上黑云遮盖,梅花竟被惊动,化为黄昏的雪花。人声都没了,笛子的声音把江楼上的月亮都吹落了。

注释
裂石穿云:形容笛声高亢。
玉管:笛的美称。
横:横吹。
清更洁:形容格调清雅纯正。
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西南角,六朝宋时所建。相传建前该处有凤凰飞集,故称。

鉴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随着演奏或歌唱的进行,它也随之消失在茫茫太空。古人为了表达把优美动人的音乐“留住”的意愿,就有了“余音绕梁”的神话故事:《列子·汤问》中说“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然而白朴的《驻马听·吹》这首小令却为读者“录”下了一段历数百年而不息的笛曲,使人们至今依然能够感受到这支笛曲的荡气回肠、悠扬嘹亮的旋律。

  “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曲牌。这首小令起句别致,先以比喻描绘其声,再言其声缘于何物,作品基调奇特、浓烈。以“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比喻乐声的意境及其使闻者动情的魅力。“一声吹落江楼月”,以夸张手法引出想象的世界,曲终而意韵不绝。“梅花惊作黄昏雪”,满树梅花竟然闻笛声而惊落,飘飘洒洒如黄昏时的雪花。笛声使梅花有了人的情感,形象地显现了乐声的艺术魅力。

  这首小令,通过对笛声的描绘表现了吹笛人的高超演技。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借助想象和比喻,立体地再现了悠扬清雅的笛曲。这笛声可听——“裂石穿云”“清更洁”;这笛声可见——从苍凉、悠远、凄清的笛声中,读者似乎看到了“霜天”的凄清,“沙漠”的旷远,“鹧鸪”的低回翻飞;这笛声可感——笛声具有“感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使得因为美妙的笛曲遏止的行云把凤凰台都遮住,满树梅花感动得纷纷飘落,化作黄昏的片片飞雪,感到“暗香浮动”送来的阵阵幽香。全曲虽然很短,但却包蕴十分丰富,层次分明而衔接浑成。一、二句写笛声响起,突兀而起,将“裂石穿云”这一异常鲜明而突出的形象比喻突如其来地布陈于读者的面前,“苦调凄金石”的音响效果和“石破天惊逗秋雨”的形象效果充分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高度集中于这支响彻云霄的笛曲上;中间四句写笛曲吹奏,作者用了“霜天”、“沙漠”、“鹧鸪”、“暮云”、“梅花”等视觉形象,让读者通过联想感受笛曲的苍凉、旷远、凄清的意境以及摄魂夺魄的艺术魅力;以凤凰台上箫史、弄玉的历史典故暗示吹奏者具有仙人一般非同凡响的高超技艺;结尾两句写曲终,以极度夸张的“落月”效果收束全篇。在万籁俱寂之中,悠悠笛曲竟将挂在楼头的江月悄悄吹落。月落无声,映衬出笛声的魅力无穷,仿佛世界万物都深深地沉浸于乐声的感动之中。神思绵缈,意境悠远,余音绕梁,完成了对笛声艺术魅力的刻画和渲染。作者在短短的八句中,写出了三个阶段笛声的变化特点:起处的突兀,中间的丰富,结尾的余韵;更以丰富的联想,贴切的比喻,生动的夸张,自然巧妙、毫无斧凿之痕的用典写出了自己对笛曲的独特感受。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猜你喜欢
永夜谁能守,羁心不放眠。挑灯犹故岁,听角已新年。
出谷空嗟晚,衔杯尚愧先。晚来辞逆旅,雪涕野槐天。
短褐萧萧顶幅巾,拥书才罢即嚬呻。
耕樵可似居山者,饮馔长如病酒人。
闭户不无慵答客,焚香除是静朝贞。
前贤风概聊希擬,一刺偏多井大春。
黄鸟啼多春日高,红芳开尽井边桃。
美人手暖裁衣易,片片轻云落剪刀。
山里药多人不识,夫君移植更标名。
果能医得人间病,红紫何妨好近楹。

才名老去惬休官,圣泽高深只自欢。侍宴每容亲绣衮,从游偏许近和銮。

久知琛贽来殊俗,渐喜寰区洽治安。惟有张骞犹未返,玉关秋早节毛寒。

洒落风轩枕簟凉,高眠亭午梦何长。转为蝴蝶徒虚语,游遍华胥秖妄狂。

唤觉始惊俱幻化,劳生顿悟谩乾忙。搔头斜倚屏山久,熟较无如醉玉浆。

潦倒支离阅几春,书能左腕却疑神。
三都肯让一伧父,四海犹余两半人。
医到兼须谋我病,饥来何敢后君贫。
传闻酒户殊胜昔,虬漏将残大白频。

沼有胡芦状,成非疏凿功。霄澄星月影,彷佛似壶中。

玉刻奇峰,蓝拖秀水,秋光浑似耶溪。渺苍烟十里,白鸟孤飞。恨无越女芙蓉艳,兰舟小、桂棹轻移。西风残照,樵人渔子,结伴尤宜。无柰物理难齐。叹鱼虾苦瘦,雁鹜多肥。望茫茫江海,今更何之。溪头绿树亲曾种,耐寒暑、应笑人衰。青山千仞,白云万顷,须理荷衣。
渊明千载士,志节尚苦清。
奈为五斗米,受彼县令名束带见督邮,颇亦用下情。
当时岂无议,以后何平评?苟非归去来,五柳传不成。

仙潭烟雾晚冥冥,彷佛飞空剑气腥。岩穴几年当蜕骨,画图今日露真形。

天瓢水浅阴犹伏,宝藏云深夜不扃。好就卢敖听驱使,八方行雨鼓风霆。

双眸剪水团香雪。云际看新月。生绡笼粉倚窗纱。全似瑶池疏影、浸梅花。

金翘翠靥双蛾浅。敛袂低歌扇。羞红腻脸语声低。想见流苏帐掩、烛明时。

佳候要佳丽,山斋启暮扉。
入园惊荔发,窥琯见灰飞。
梅乱歌中落,春争笑里归。
橙香寒靧面,桂气暖熏衣。
粉壁钗横影,雕窗烛散辉。
不堪弦管歇,残月尚栖帏。

仙人有宫号储福,藏在千山万山曲。翠微高下压檐楹,重叠堆峰三十六。

东南胜概未忘情,老去扁舟复此行。
小邑岁除无市井,下田水落见农耕。
雪消西岭层棱出,春到重湖鳞甲生。
桥下霜蛟贪睡美,为槌千鼓作雷声。
婆子几年寻剑客,赵州勘破有譊讹。
解使不由来富贵,风流何在著衣多。
底事京尘踏软红,又随征棹过吴松。
人家半在桑枯住,春水忽迷芦苇丛。
赤蟹白鱼今稍稍,红樱紫笋已匆匆。
船窗尽日看山色,多少好山供眼中。

万里南州客,离家又一年。春回苜蓿地,笛怨鹧鸪天。

趁日裁乌帽,寻人卖马鞯。归心忧赋役,负郭幸无田。

初度每为客,今朝无友生。喜过苏学士,盼望湖山青。

草草有斗酒,惜公不能倾。一身兼众难,千载博虚名。

我昔南行舟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告物应须日千变。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