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司直赴安西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通往西域遥远的阳关道上,举目惟见边塞的烟气和沙尘。
整个春天只偶有大雁飞过,万里路上很少见到行人。
苜蓿草将随着汗血马传入,葡萄种也带随着汉家使臣。
这一去自应让外族害怕,使他们不敢再强求和亲。
注释
刘司直:作者友人,生平字号不详。
司直:官名,大理寺(掌管刑狱)有司直六人,从六品上。
安西:指安西都护府。
绝域:指极远的地域,此指西域。
阳关道: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往西域的大道。
阳关: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沙:一作“烟”。塞尘:塞外的风尘。代指对外族的战事。
三春: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行人: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苜蓿(mùxu):植物名。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原产西域各国,汉武帝时,张骞使西域,始从大宛传入。
天马:骏马的美称。
蒲桃:即葡萄,原产西域,西域人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逐:随。
汉臣:汉朝的臣子。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
当:应当。令:使。外国:古代指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权。后以指本国以外的国家。
觅:寻求。和亲:指封建王朝利用婚姻关系与边疆各族统治者结亲和好。

赏析

  此诗的前两联介绍友人赴边的道路情况。第一联“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指出路途遥远,环境恶劣。这两句是写这条西去路的前方是边塞,接近胡人居住的地区,那里,烽烟弥漫,沙土飞扬,一望无垠,满目凄凉

  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相互映衬,进一步表现路途的寂寞荒凉。正值三春季节,南国正是“江南草长,群莺乱飞”之时,无奈春风不度玉门关,一路上唯见偶尔飞过的归雁;平视前方,漫漫长路上极少有行人往来。

  第三联似承实转,虽然仍是写景,但色调感情陡转:“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当年汉武帝派李广利伐大宛取名马,马嗜苜蓿,苜蓿与葡萄种也就随汉使传入中国。这一联历史与现实结合,以想象代实景,描绘了一幅丝绸路上的特异风光。其中蕴含颂杨汉使,沟通两地文化的历史功绩之意,以此勉励友人远赴安西建功立业。

  最后一联正是承着这一诗意转出:“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这里以“不敢觅和亲”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唐王朝的臣服。这两句看似泛指,实际上是针对“刘司直赴安西”而言的,希望刘司直出塞干出一番事业,弘扬国威,同时也寄寓了诗人本人效命疆场、安边定国的豪迈感情。

  这首诗将史事融入送行时对路途险远的渲染中,全诗从写景到说史,又从说史到抒情,曲曲折折,而于字句之间流淌不绝的,则是诗人对于友人始终如一的深情。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你喜欢
阅尽四家诗卷子,自然优劣在其中。
石龟野鹤心相合,菊磵花翁道不同。
鸣凤翱翔上霄汉,乱蝉萧瑟度秋风。
一篇论尽诸家体,忆着当年巩睡翁。
江山不用借花辉,满坂黄泥落叶稀。
四海共知坡下路,昔人犹想梦中归。
小桥暗井千年话,秋菊寒泉一缕霏。
恐被先生浮大白,尊前休说是和非。
何代经兵火,终年委雪霜。
文章谁黑白,首尾自参商。
琬琰那沦翠,尘沙渐变黄。
人生异坚石,抚汝重苍茫。

孟冬天气肃,北风何凄凉。引领望江介,凝霜沾我裳。

非无越乡感,别久以为常。终怀首丘念,欲往川无梁。

越鸟辞旧林,燕禽正南翔。清川去悠悠,离心日已长。

盛年不再至,玄鬓忽已霜。驾言适皇邑,远结金与张。

片言不合意,东还守空堂。因书诉知己,恨恨中自伤。

渺茫那处。浩天澜海月,若听珊步。九转饵丹,蜕骨埋香总黄土。

愁绝秦皇汉帝,输蝉丹、承霄茎露。抱氅佩、水弱烟轻,飘泊恐无主。

琼户。锁萼杜。恁恨翠劫红,不断儿女。玉琴一鼓。花草人间几风雨。

侬傥三生证业,还只愿、鸳鸯双羽。也胜得、梅影里,鹤眠冷苦。

陇坂何崎岖,行人且复止。直上望晴川,遥遥忆乡里。

流离肝肠断,悲歌不能已。一身已遐征,永念同室子。

何殊转蓬科,随风四散起。虽得同根生,不得同根死。

吾洒古今泪,多于陇头水。

怀哉丈人行,四海空交游。
桃李不识面,一生慕荆州。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似当时林下香。

春情

乌云髻松,金凤钗横。伯劳飞燕自西东,恼离愁万种。碧溶溶满溪绿水桃源洞,淡濛濛半窗白月梨云梦,恨匆匆一帘红雨杏花风,把青春断送。

席上有赠

风流地仙,体态天然。画图谁敢斗婵娟?相逢酒边。当楼皓月姮娥面,倚栏翠袖琵琶怨,满林红叶鹧鸪天,惜花人未眠。

怀古

翩翩野舟,泛泛沙鸥。登临不尽古今愁,白云去留。凤凰台上青山旧,秋千墙里垂杨瘦,琵琶亭畔野花秋,长江自流。

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昔我与君始相值。尔时自谓可君意。

结带与我言。死生好恶不相置。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

还君金钗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箬笠蓑衣乱碧波。巨鳞泼剌跃金梭。冲蘋藻,翻芰荷。

不上钩来可奈何。

栖碧山人两袂轻,玉蜍盛得露华清。新诗不记人间事,尽写瑶台阆苑情。

客路风霜厌远行,芰荷犹映旧袍青。东山云杳家千里,南国秋深雁一声。

玉笋班头红日近,金华洞口白云扃。求仙何似求名切,几误还丹炼未成。

阖闾城北阳城湖,一碧万顷涵太虚。
玉山虞山迭襟带,林屋矗矗当前袪。
君家还在河之北,乔木森然围大宅。
长风卷浪送高帆,一日行程才顷刻。
我因瓜葛长往来,南汀西渚芙蓉开。
尊翁平生好怀抱,长日与我衔金杯。
一朝我应征书起,高步天门拜天子。
献策惭无一万言,归梦常飞四千里。
四千里路何悠悠,暮云春树难为愁。
忽报尊翁已沦没,使我恸哭无时休。
今年省侍还乡遇,访旧还来旧游处。
却将愁思改欢容,二子森然如玉树。
旧书增多新宅高,萱堂日日堆蟠桃。
里中长老说佳子,邑里官吏称贤豪。
伯也从容性非懒,仲也谦恭我东坦。
从来孝友出故家,读书出仕亦未晚。

鸣鸠谷谷画楼边,欲雨还晴百五天。香荠乱堆梁苑雪,绿榆小铸沈郎钱。

催花雨起无多日,衔纸鸢飞又一年。赖得近时无火禁,茶床吹袅竹炉烟。

天末孤臣为涕零,君恩历尽短长亭。此时万里休回首,落日中原数点青。

老树千年古,精灵变化奇。
纯阳有道士,独且被渠知。
桃花亦太早,妾颜亦太好。
早杀不耐春,好杀不耐老。

门外风沙恼乱春,闭门且似谷居人。火圆茶乳铿铜钵,墨滑烟毫引素筠。

身世醉多便泛蚁,故乡书远仗修鳞。帝城三月无花看,丝柳绯桃未簇新。

多愁多怨怕春天,花外时闻警跸传。金缕绣衣浑不称,馀香犹带御炉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