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阴岩不知晴,路转见朝日。独行修竹尽,石崖千丈碧。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径 一作:竹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都寂 一作:俱寂;但余 一作:惟闻)
报韩兴汉已封留,辟谷将为世外游。四老已归如意死,不堪人彘戚姬愁。
挈笈来东序,经年亦倦游。却辞同舍去,聊慰倚门忧。
颜子进未止,何蕃谁为留。到家席不暖,随计又皇州。
湖海今非昔妙龄,未容许汜识陈登。归心七里滩头棹,客思三茅阁上灯。
雪里梅香寻酒媪,雨前茶好待诗僧。近来衰老嗟何似,怕啖杭州六月冰。
碧海珊瑚树,清湘翡翠毛。无因将寄远,日暮寸心劳。
斯人不可即,此地若为情。谶尽兴亡理,经留著作名。
春光摇树绿,水色入楼清。为向今朝望,南天气倍生。
桑田沧海几兴亡,岁岁东风自扇扬。细麦新秧随意长,闲花幽草为谁芳。
午桥萧散名千古,金谷繁华梦一场。满眼春愁禁不得,数声啼鸟在斜阳。
萧疏荆布古风存,纸阁芦帘想旧村。凄断辘轳霜晓冻,抛残砧杵月黄昏。
劳歌底用惊时俗,舂庑何应傍市门。欲采蘼芜三径失,要离坟畔与招魂。
羡煞生花笔一枝,坡仙才调谪仙辞。吴中行脚添游记,江右风流赖主持。
湖海论交高孰数,诗书结习傲难医。笑余等是红尘客,浪迹天涯鬓欲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