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路入南中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路入岭南腹地,水边的蓼花紫红,映着棕桐叶的暗绿。一场微雨之后,家家把红豆采集,树下翻扬纤纤细手,一双双雪白如玉。
注释
南中:犹言南国。王勃《蜀中九日登玄武山旅眺》诗:“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桄(guāng)榔:南方常绿乔木,棕桐树之一种,亦称“砂糖椰子”,其干高大,多产在中国的南方。暗:一作“里”。蓼(liǎo):水草之一种。
红豆:红豆树产于岭南,秋日开花,其实成豆荚状,内有如碗豆大的子,色鲜红,古代以此象征相思之物。
纤纤抬素手:即“抬纤纤素手”的倒文。

鉴赏

  花间词人中,欧阳炯和李珣都有若干首吟咏南方风物的《南乡子》词,在题材、风格方面都给以描写艳情为主的花间词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头两句写初入南中所见。桄榔树身很高大,所以作者一眼就能看到。蓼花虽非南国特有,但也以南方水乡泽国为多,所谓“红蓼花寒水国秋”可证。恍榔树叶深绿,故说“暗”。“枕榔叶暗萝花红”,一高一低,一绿一红,一是叶一是花,一岸上一水边,互相映衬,勾画出了南中特有的风光,并写出了它给予作者的第一个鲜明印象。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上两句所写的,还是静物,这里进一步可到人物的活动。红豆也为南中所恃有,岭南天热。微雨过后,业己成熟的红豆荚正待采摘。故有“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的描写。这两句将南中特有的物产和风习、人物活动揉合在一起,组成一幅典型的南中风情画,透出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生活气息。

  “树底纤纤抬素手。”采摘红豆的,多是妇女,所以远远望去,但见两岸。人家近旁的相思树下,时时隐现着红妆女一的倩丽身影和她们的纤纤皓腕。这是南中风物的写实。但这幅画图却因为有了这一笔,整个地灵动起来了,显现出了一种动人的风的。红豆又称相思子。王维的《相思》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流传众口的诗篇无形中赋予了这索手收红豆的日常劳动以一种动人遐想的诗意美。面对这幅鲜丽而富于温馨气息的画图,呼吸着南国雨后的清新空气,词人的身心都有些陶醉了。《南乡子》单调字数不到三十,格调比较轻快。结句的含蕴耐味显得格外重要。欧阳炯的这首就是既形象鲜明如画,又富于余思的。

  《栩庄漫记》对欧阳炯的《南乡子》八首作了一个总评曰:“《南乡子》八首,多写炎方风物,不知其以何因缘而注意及此?炯蜀人,岂曾南游耶?然其词写物真切,朴而不俚,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为写景纪俗之词,与李珣可谓笙罄同音者矣。”的确,在《花间集》中,这样朴质清新的风土人情词作,是别具韵味的。

欧阳炯
  欧阳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猜你喜欢

锦屏谁染楚峰青,依约惟无涧水声。丽质闲观攲缕枕,高唐云杳梦难成。

黄鹄抟秋风,一举辄万里。
飞鸣蓬蒿间,燕雀徒为尔。
王郎志凌云,英妙良可喜。
片言只字奇,採掇殊未已。
乐从长者游,论事亦亹亹。
知我中原时,早与大门齿。
流落天南端,相过不相鄙。
乃翁四男儿,君盖处其季。
家世贤弟兄,自立要如是。
古学傥有成,终身保无愧。
陋哉斗筲人,惟见目前利。
茲焉入三吴,索诗饯行李。
何补仆马饥,聊复慰深意。
可同洪乔书,尽付浙江水。
今夕灯烛凉,便当茱菊醉。
畏途重语离,瓶卧莫遽起。

雪水瀹清茗,自谓绝世清。终然犯烟火,况复劳煎烹。

岂如午霁馀,探此竹外楹。柘浆发甘和,宝盌凝寒晶。

心胸既清凉,齿颊亦锵鸣。吞腥期永谢,饮玉希长生。

移御重华意,微臣粗探端。思陵三载服,文母万年欢。

方侍瑶池宴,俄藏禹穴冠。馀生卧江海,空有泪成丹。

吴钩结客佩秋霜,临别燕郊各尽觞。草色独随孤棹远,淮阴春尽水茫茫。

窗前白颈乌,双飞复双栖。不知何懊恼,犹自恰恰啼。

简汤子重,汤居碧凤坊西斋睡起雨濛濛,双燕语帘栊。

平生行乐都成梦,难忘处、碧凤坊中。酒散风生棋局,诗成月在梧桐。

近来多病不相逢,高兴若为同。清樽白苎交新夏,应辜负、绿树阴浓。

凭仗柴门莫掩,兴来拟扣墙东。

气受一岁足,千花极后芳。
蕊浮茶鼎沸,色染道衣黄。
天上虚星落,人间寿水香。
邓州兵革外,流种遍江乡。
寒葩脉脉画堂新,同是巡檐索笑人。
独把幽姿伴冰雪,舒花红蕊不关春。
嘉木扶疏兮,鸟鸣关关。
暑风舒徐兮,庭中閒閒。
起视天宇兮,浩乎虚澄。
天正朔旦开新历。吾家伯父长生日。兰玉傍庭阶。称觞特地来。
后年逢七十。今岁瞻南极。南极寿星宫。分明矍铄翁。

突兀支撑太古前,洞门临水锁蛮烟。曾经两度呼仙友,耻复终年堕世缘。

虚室静谺云磴外,异花深拥玉池边。昆丘玄圃知何处,悬腕重挥忆旧联。

宛转银屏怯向人,兰釭斜背拭罗巾。妾身不恨生来晚,只小檀郎四十春。

宵月辉西极。
女圭映东海。
佳丽多异色。
芬葩在奇采。
绮缟非无情。
光阴命谁待。
不与风雨变。
长共山川在。
人道则不然。
渭散随风改。

平生想慕滕王阁,未能千里驱轮蹄。岂意云山落吾手,飘然直上凌飞梯。

天风浩荡入怀袖,倾刻尘眼开金篦。画栋朱栏照城郭,丹楼碧瓦缨虹霓。

吐纳江流九派小,平压雉堞群峰低。落日倒射澄潭影,金波千顷浮玻璃。

上扪星辰若有路,下临洞壑疑无蹊。贾客帆墙自来往,风涛出没如凫鹥。

跕鸢飞鹘不敢到,长空杳杳鸣天鸡。忆昔骄王盛意气,临风歌舞飘华袿。

不惜金钱构飞阁,巀嶪上与烟霄齐。子安文字当时体,纵横万象谁端倪。

如何俳语笑仓猝,颍滨一老犹相诋。江河万古终不废,少陵不敢轻排挤。

人生游迹过如扫,鸿爪一瞥飞东西。洪都胜地独数此,偶然匹马随双奚。

阎公宾客今寂寞,幸有胜友能招携。凭栏徙倚三叹息,山云乱起烟凄迷。

一代繁华有衰歇,三王文藻谁攀跻?我行自哂真孟浪,此游聊可骄昌黎。

碧鸡翠冥濛,夕影倒滇水。月出金马东,徘徊白云里。

美嵏堂既崇,爽嵦尘不起。书签承朝旭,琴露湿乌几。

刘叟空将芍药誇,欧公浪谱牡丹花。如君更把凡花品,俗了吴门一范家。

正歌尘惊夜,斗乳回甘,暂醒还醉。再煮银瓶,试长松风味。玉手磨香,镂金檀舞,在寿星光里。翠袖微揎,冰瓷对捧,神仙标致。
记得拈时,吉祥曾许,一饮须教,百年千岁。况有阴功在,遍江东桃李。紫府春长,凤池天近,看提携云耳。积善堂前,年年笑语,玉簪珠履。

几年魂梦寄西州,春晚归逢学射游。十里香风尘不动,半山晴日雨初收。

指撝武弁呈飞骑,次第红妆数胜筹。夹道绮罗瞻望处,管弦旌旆拥遨头。

玉钩帘外前朝柳,斗鸭阑边小艳葩。莫道君王不曾问,好收银钥护宫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