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洞庭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从湘江走到尽头便抵达了洞庭湖,楚天辽阔,远处是数座青翠的山峰。傍晚的湖面,风平浪静,船头旌旗上的飘带纹丝不动。
水湾处红色的蓼草就像纷乱的丝织品,跃出水面的双尾白鱼就像不刀一样明亮。夜深渐凉,停泊下来的船的影子遮盖了稀疏的星星的倒影。
注释
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赏析

  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洞湘江入沿庭湖所作。他前年为谏官所劾,罢任北归,也曾泛湘江而至洞庭,作《念奴娇·过洞庭》词,有“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等语,流露出一种疾俗愤世的情绪,这一首写得心气平和多了。他从长沙出发,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三字引出下文。“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范仲淹《岳阳楼记》云:“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是在岳阳楼上俯视洞庭之景。词人泊舟湖中,不复写湖之大如何如何,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见,气象可想。“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旗梢,即旗旓。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表明此刻的湖面,风平浪静,所以出现傍晚水波平静的景象,唯有鳞鳞细浪了。这样夕阳斜照湖面停泊的船舟,与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共同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不刀明”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随着视野的转换,显示出另一番情趣,并给人一种红白鲜明的色彩感。“红蓼”,指生于水边的红色蓼草。南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云:“红蓼,即《诗》所谓游龙也。俗呼水红。江东人别泽蓼,呼之为火蓼。”唐代诗人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犹念悲秋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而词中的“红蓼”与“白鱼”相对,更感到作者的构思精巧,观察入微。词人既写了远处一条水湾倒映出的红蓼图,又写了不刀似的双尾白鱼。鱼称“双尾”而“明”,是跃出水面之鱼,静中见动。也有一种说法,“白鱼双尾不刀明”指的是映在水中的弯月如同白色的双尾鱼,也好像闪耀着光芒的不刀。“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

  这里作者变换出另一幅画面,而思绪已超越了时空对念的限制,直接转入夜景,使读者有更多的想象余地来思考这个过程。再从画面本身来看,是从行舟夜泊的角度落笔,摄取大自然中富有代表性的两种景象:一是疏星淡月,倒影湖中;二是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这不仅与前面的“楚天阔”、“晚波平”的自然景象相呼应,而且充分地展现了优美的词境。“夜凉”二字,既是词人的直感,又显示出流恋自然界的心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洞湘江入沿庭湖所作。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猜你喜欢
其谁肯见寻,冷淡少知音。尘土侵闲榻,烟波隔故林。
竹风醒晚醉,窗月伴秋吟。道在唯求己,明时岂陆沈。
不敢量樵重,唯知益薪束。轧轧下山时,弯弯向身曲。
清泉洗得洁,翠霭侵来绿。看取荷戈人,谁能似吾属。
电尾烧黑云,雨脚飞银线。急点溅池心,微烟昏水面。
气凉氛祲消,暑退松篁健。丛蓼亚赪茸,擎荷翻绿扇。
风期谁与同,逸趣余探遍。欲去更迟留,胸中久交战。

一接深言一点头,离骚致处未为幽。不嫌坏路容连步,且欲他年作旧游。

翰墨抑扬虽已晚,林泉栖止会终收。孤云祗恐元无定,候我归来共此丘。

犬驯迎且吠,儿小笑还啼。
樱熟施鱼网,桑空卧竹梯。
枯枝禽啄折,野草鹿眠低。
屋后登山路,牛栏更向西。

梦破晓风庭院,粉墙花影,睡起恹恹。几日双娥,愁损镜里春尖。

看尽他、莺梭柳线,都织就、雾锦云缣。最难忺。催花小雨,依旧廉纤。

堪怜。韶光淑景,芊芊芳草,寂寂钩帘。燕子归来,花香都向绿琴添。

散闲愁、流红泛去,消酒困、湿翠飞黏。怯春衫。香烘袅袅,袖护掺掺。

凭虚聊骋望,面面荻芦秋。坐据三生石,心随万里流。

鼋鼍争出没,楼馆定沉浮。向夕烟氛敛,珠光似可求。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山水千重复万重,少年相别老相逢。
春风亭下一杯酒,山色不如人意浓。

悬车藉此养閒身,大隐何须避市尘。山水有情皆入画,园林无日不生春。

传经也有吟诗婢,载酒还多问字人。书带君家原得种,更欣兰桂绕阶新。

柳陌乍随州势转,花源忽傍竹阴开。能将瀑水清人境,
直取流莺送酒杯。山下古松瀑绮席,檐前片雨滴春苔。
地主同声复同舍,留欢不畏夕阳催。

群峰此峻极,参差百重嶂。清浅既涟漪,激石复奔壮。

神物徒有造,终然莫能状。

春冰一片净无瑕,万里清光遍海涯。
欲与常娥移桂树,月中先合种梅花。

连宵风雨。黄叶林间秋几许。大地清凉。游子惊心忆故乡。

人生如寄。对景频弹思母泪。何日归期。回首青霜黯鬓丝。

渤澥宣和旅翮飞,不堪朱邸负前期。
东城晓骑朱行乐,南浦春波怨别离。
对竹岂能忘旧主,折麻方喜遇深知。
冕旒正注方臣重,应许州人借一朞。

一帆飘渺驾长川,留取奇花入画妍。却笑君房浮海去,不传芝草长琼田。

独得孤骞趣,难违天性真。优游俯仰适,爱惜羽毛新。

高与烟霞狎,廉为雁鹜嗔。朝游苍海表,夜唳鹭江滨。

骨老飞偏健,身閒瘦有神。已知矰缴远,几阅雪霜频。

舞月寒流影,依松静绝尘。乘轩尔何事,翻欲贱朱轮。

夕风朝雨送行尘,行未成行过一春。
绿酒散为成柳怨,红颜销得海棠嗔。
匆匆马首还车隙,历历山前更水滨。
啼鸟数声三叠唱,明年今日对何人。

前屯松树何笼嵷,手挽山河百二重。犬吠严城山似豹,铃摇清角语皆龙。

阵云战苦忠魂厉,塞月清悬赤胆同。听说西戎发上指,拟将提槊向云中。

开镜楼上玉兔缺,辛夷半倦鹦鹉舌。浅浅草色过雨腥,新花落地委成血。

齿痕夜点玉臂寒,枕畔春浓宝鸭热。晓起出门处处愁,伤春畏逐绯桃节。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