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店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伴随着登登的脚步声走山路经常走到尽头,一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山涧泉水的流淌声。
风吹得树叶飒飒作响,狗被惊得汪汪乱叫;隔着秋天的薄云,能看到山中客店用松枝点燃的火堆。
注释
登登:上山的脚步声。行时尽:走完了上山的小路。
决决:山泉水流声。
松火:即松明之火,古代人们劈松木代替蜡烛照明。隔秋云:与秋云相隔。

赏析

  诗题名曰《山店》,实际上那行人尚未见到“山店”的屋宇茅舍,更没有下榻在“山店”,“山店”与行人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尽管这样,它在行人的心中已经点燃了希望之光,激起了难以抑制的向往之情。

  走在平原上,视野开阔,目力所及,远近距离心中亦大致有数。如若有翻山越岭的经历,就知道那情景、那感受完全不一样。走近山脚,迎面是山,再往前走,前后左右皆是山,看上去似乎很近,可是走起来,山回路转,崎岖曲折,绕了半天,还在那座山里,再回头一看,似乎也并没走多远,这样反复几次,人也累了,心也急了,于是乎心中不由地冒一个问题:何处是尽头,何时到尽头?诗的第一句:“登登山路何时尽?”便非常简洁地写出了这种心境。登登,这种声音有种艰难疲惫、单调沉闷之感,而这正是旅人此时的感觉和心情。诗的第二句承第一句而来,“决决”二字摹声又兼写形,表现了诗人选词造句的精巧。由于山峦叠嶂,泉水多,溪流长,所以“决决溪泉到处闻”。山间溪流水位落差大,流速急,才有“决决”之声。如果溪水流出了山,泄入平地,也就变得缓慢而无声息,因而那“决决”之声,仿佛也在告诉行人山路未尽。

  路未尽,仍须行。诗的二、三两句之间有一处省略,那就是行人在曲折难尽的山路上走了一程又一程。正在夜色苍茫,匆匆低头赶路之际,忽然听到几声犬吠,不觉停下了脚步,仔细倾听,可又别无动静,只听得山风阵阵,木叶萧萧。行人不觉顿悟,原来就是这“风动叶声”使得山犬惊吠,可见山林是多么的寂静,不过既有犬吠,也该有人或人家,于是他又迈开脚步,走着,走着,果然发现了“几家松火隔秋云” 的景象。走了一整天,旅人早已疲倦不堪,亟盼住店,此刻,那闪耀的松火虽然还隔着秋山雾霭,要走近也并非容易,但毕竟是看见了希望之所,盼到了歇宿的“山店”。只有历尽山路的艰辛,才知道此刻的快乐。旅人的欣喜之情不言而喻。

  这首诗没有用什么比兴手法,它主要描写山间行人的所见所闻,同时采取或虚或实的手法,将人物的行动贯串其间,通过人物行动和颇具特色的景物的结合,巧妙地刻画出人物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富有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一说为王建所作,但是大多数选本都将它收在卢纶名下,学术界较支持此说。这首诗可能是卢纶晚年行山有感之作。此时,他的诗极受德宗重视,官至检校户部郎中,在官场平步青云,心情畅快,时常登山望水,因而有此作。
卢纶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猜你喜欢

虺蔓奋长须,累累明月珠。休传酿酒法,万一误分符。

乔木生夏凉,芳蕤散秋馥。未觉岁将寒,扶疏方绕屋。

呼晴不似鸠知务,报喜何如鹊爱人。
有口自鸣谁禁汝,乱啼何必待残春。

凉风九月菊花天,路近龙门自坦然。胜友如云儒雅集,雄文丽藻灿连篇。

平时学问如攻玉,圣世功名好着鞭。黄屋临轩新策士,姓名一一听胪传。

颈血模糊似未乾,中藏耿耿寸心丹。琅函锦箧深韬袭,留付松阴后辈看。

葛巾不束毛,纱祫常见肘。无日不酲花,有时坐枯柳。

天地一排场,谁分旦与丑。神仙既荒唐,富贵复难偶。

杭人有谚言,言卑趣则有。雷峰变作糟,西湖化为酒。

藕花作美人,一歌了一口。三万六千回,一回三百斗。

日枝蓄深苍,细巷藏山麓。清溪复绕巷,弥望但高木。

西寻巷欲尽,杝落窥我屋。入门势稍邃,纸窗昼常绿。

累垂柿与梨,离立松与槲。连楹作磬折,三面成五曲。

闺人爱西南,临水好送目。东轩尤蒙密,敷坐客所肃。

距轩北二椽,宜以栖我仆。周遮望若隔,呼唤应颇速。

跳梁便儿女,饮啖足蔬肉。旬馀困坐起,月许忘局促。

丁宁促洒扫,婢媪额屡蹙。比邻各勤洁,讵可愧彼族。

雨檐报晚霁,片月如凉旭。晴灯闹流星,繁丝压孤竹。

奔车汤忽沸,推枕声在褥。中宵起舒啸,夜气漫林谷。

乡心茫欲碎,离念牵更酷。我愁妇亦叹,身世付转毂。

中原民情敝,隐患在心腹。此邦俗亦偷,交谊聊云睦。

谁能任兹事,起造斯世福。微官欲何道,一饱忍千辱。

悲呻久不寝,人世寐正熟。雏鸡尔谁戒,向曙强咿喔。

庭前桂花发,清香散凉飔。采采黄金英,倾筐方自持。

思欲赠远人,风波阻长岐。望望不可反,馨洁空自奇。

齐攻鲁,人民逃。有独妇,行荒郊。抱侄弃子呱呱号,妇目不顾手不招。

齐将问其故,妇乃前致语。公义私爱难昧心,宁使吾儿食豺虎。

齐将愧,勒马回。鲁人为筑数仞台,守礼之国何有哉。

君不见自齐关入辟女子,石窌封来名并峙,一变至鲁或由此。

君王锡庆自高天,禖燕宫庭每每传。老㜮宝箱珠遍蹙,别收诸阁洗儿钱。

昭代难为事隐沦,也随时辈走清尘。吟边柳絮金城雪,梦里梅花玉岛春。

青史同心怀旧侣,碧云高咏属幽人。东风吹破银河冻,会踏仙槎理钓缗。

陶令抛官易,庞公去隐深。
由来浮世事,可见昔人心。
卜筑闲多思,奔驰病不禁。
檐楹来燕雀,鸾鹤自山林。

䰀鬌高髻宫样妆,天风飘飘云锦裳。心华未肯开桃李,纵有粉黛难辉光。

怪渠何事长背面,百岁风花能几见。云收雨散易伤神,齐鲁姬姜颜色变。

当时画史笔亦神,风流酝藉作欠伸。丹青意在毫素外,纵使貌得非天人。

可怜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类如此。几多宠极爱歇时,失意长门暗宫里。

老人耳冷不欲闻,世人儿子徒缤纷。摩挲喜见法眼净,为君起炷炉中熏。

武昌形势凤凰边,万里长江落槛前。
笑杀元规乱天下,南楼何藉此人传。

巢湖亦云险,旷焉豁心胸。于时雪初霁,山高玉众巃。

嵷山亦逦迤,拱揖互为容。风帆顷刻过,我目不得穷。

但见连樯来,横亘若垣墉。缅怀草昧初,舟师汇元戎。

至今赵与俞,庙食崇元功。奈何濡须坞,纷纷斗枭雄。

非无爪牙士,所攀非真龙。信知圣人作,万象开晦蒙。

浮磬潜清深,依依呈碧浔。出水见贞质,在悬含玉音。
对此喜还叹,几秋还到今。器古契良觌,韵和谐宿心。
何为值明鉴,适得离幽沈。自兹入清庙,无复泥沙侵。
北面半窗阴已极,南方全室阳斜得。
不关阴气与阳光,岭上雪寒白似黑。

惆怅秦淮路,西风愿屡违。堕鸢惊跕跕,残柳故依依。

久管身兼病,无田几况饥。蹉跎俱五十,岂是未知非。

文陛无阶寄履声,骖鸾有路学仙灵。
长安宫殿今何处,祗有梅峰万古青。

横江渡头江水蓝,东风旗影落澄潭。人生莫作横江吏,日日江头数别帆。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