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他

万物纵横在目前,随他动静任哗欢。
圆明定慧终无染,似水生莲莲自乾。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猜你喜欢
松江烟浦。是千古三高,游衍佳处。须信石湖仙,似鸱夷、翩然引去。浮云安在,我自爱、绿香红舞。容与。看世间、几度今古。卢沟旧曾驻马,为黄花、闲吟秀句。见说胡儿,也学纶巾敧雨。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闲好语。明年定在槐府。
角巾华屋下,丘壑在其旁。
寄兴青山远,忧时白发长。
无心当世用,袖手看人忙。
善自为身计,须传活国方。
日昃鸣珂动,花连绣户春。
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

西山俯清溪,中有招提地。今晨发游兴,行蹑樵迹至。

寺古门半颓,剥落馀榜字。乡人蹑邀福,因乡遂名寺。

残僧缺梵诵,一饱无佗志。依稀临济宗,欲说犹能记。

自从达摩来,妙法指心示。渡江芦径折,面壁石留志。

莲宗衍花叶,顿渐派遂异。初惟北宗显,蝉联帝师位。

南宗晚出抗,衣钵鸣法器。南祖北则祧,顿兴渐乃避。

遂教曹溪水,一滴十方醉。兹地本岭峤,固应濡染易。

宗风昔方盛,英伟多法嗣。初祖各开山,并擅大神智。

此间百里近,遂有神僧二。南岩坐圆应,阴那据惭愧。

禅宗不可作,僧反为佛累。岂知古天竺,象教亦颓坠。

祅神出持世,魔氛日以肆。瞿昙佛故种,受侮来异类。

豆瓜强剖分,净土遽易置。五部皆孱王,龙象力难庇。

慈悲睹末劫,慧眼应垂泪。昙华久不现,见叶纷相弃。

惟扇芙蓉妖,流毒远相被。东来遍震旦,民财坐疲匮。

即今寺中僧,与俗亦同嗜。犹借福田说,鼓众博檀施。

木佛寂不言,村女竞相媚。因之变供养,得为口腹备。

冷观发浩叹,懒复著言议。寺左有奇石,山静林意邃。

徘徊抚石坐,欲说西来意。

经筵左右九十日,便了孤臣一往心。耿耿填胸终不下,磐磐盖世更何寻。

早拚削迹仍摧辱,除是看山有笑吟。廿载思归归已得,峡江秋气万重深。

哀哀吾父。九载乘箕天上去。弓冶箕裘。手捧遗经血泪流。

劬劳慈母。野屋荒棺抛露久。未卜牛眠。何日泷冈共一阡。

东西都汉犹司马,三百年唐只次山。
乌巨山前谈实谛,江郎岩畔逗真机。
白虹示灭知何处,去采山桃又不归。
出水何如未出水,莲花荷叶有来田。
定光金地遥招手,智者江陵暗点头。

八月秋深江水清,月明朱舰趁宵征。郎官湖上风云合,黄鹤楼前洲渚生。

持鉴棘闱方伯召,扬旌沙路郡侯迎。经通鲁史春秋奥,策问周官礼乐明。

十八科名资化笔,三千才子服英声。玉生玄圃圭璋就,金出棠溪鼎鼐成。

放榜总称唐陆贽,著书尤羡汉张衡。名区三载承知遇,聊采芙蓉寄远情。

杓枢贪巨秉天真。玄皇附耳亲。扶持五蕴已通神。都收万劫尘。寂然定,体清新。温存一性纯。冥冥物外傲长春。逍遥月作邻。

问松林。松林经几冬。山川何如昔。风云与古同。

七月发扬子,八月渡黄河。到京书便寄,北来鸿雁多。

野性竟未改,何以居朝廷。空为百官首,但爱千峰青。
南风新雨后,与客携觞行。斜阳惜归去,万壑啼鸟声。

报辱犹官尉,酬恩忍见疑。区区酬报意,或冀汉皇知。

溪云林霭望中移,晓起推篷面面奇。閒客正宜无事饮,幽花偏爱半开时。

水边烟动浮空影,篱外香来露瘦枝。最喜谢公吟力健,芒鞋更拟续前期。

逢人尽说庾关险,此日闲登绝顶来。远近紫梧巢鹤睡,清虚楼阁倚云开。

摩空日映双旌过,鸣涧风生万壑哀。极目千山一澄霁,许身今已在瑶台。

潜虬成穴古危岑,曾为编氓霈旱霖。
石怪自留千载迹,泥蟠难驻九天心。
老松犹学拿云势,群籁浑惊动地吟。
潇洒禅关连胜概,追游谁不快烦襟。

引领盻层巅,遥见四老人。苍颜映绿水,一一严衣巾。

望之即再拜,重其古先民。或云黄与绮,于此避强秦。

至德尚可想,遐踪浩无邻。翩然若仪凤,览德翔秋旻。

亡国失大老,兴邦得祥麟。威容动黼扆,问荅何精神。

明两有馀庆,偏爱遂沦湮。至今仰遗烈,英气犹振振。

刀閜甘瓜琥珀黏。檀犀和液浸春纤。寒瓤还傍块冰拈。

荔肺沁来频解渴,樱唇沾处已消炎。脂香添取一痕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