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昨日苦留今日住

昨日苦留今日住,来朝再住无因。
画楼欲下几逡巡。
残灯三两焰,别泪一双人。
料得离居多少恨,归期数遍冬春。
长愁不独茧眉颦。
口中生石阕,腹内转车轮。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醉舞任生涯,褐宽乌帽斜。庾公先在郡,疏傅早还家。
林晚鸟争树,园春蜂护花。高吟应更逸,嵩洛旧烟霞。
一客逢吠狗,无箠制狗狂。
一客叱狗吠,一客言狗良。
良狗岂妄吠,好言已莫详。
言乃仁之趋,叱乃义所当。
趋仁不顾义,非是助狗猖。
吾今不疑仁,仁义嗟何妨。

晓出山城故著鞭,荒荒寒日满晴川。幽栖未卜诛茅地,乘兴来登盖竹天。

霜凝阴崖疑积雪,云跻重障杂飞烟。洞门今古无关键,俗客那能见列仙。

昔日寻师到海涯,手中常袖一青蛇。
随身风月长为伴,到处溪山总是家。
玉笥岩前曾结草,金华洞里独餐霞。
有人问我长生事,默默无言指落花。

萧洒桐庐郡,清潭百丈馀。钓翁应有道,所得是嘉鱼。

康州津口听鸣榔,月色江声夜渺茫。西去九疑犹未远,尊前沉醉洞庭霜。

玉宇洗秋晴。凉月亭亭。梦回孤枕琐窗明。何处飞来三弄笛,风露凄清。
曾看玉纤横。苦爱新声。由来百虑为愁生。此夜曲中闻折柳,都是离情。

尘缘嗟未断,俗事颇相关。虽怀林下趣,坐失山中闲。

时令清夜里,梦绕云水湾。寄语猿鹤伴,明朝归故山。

既有余力,且亲灯火。
读破万卷,百倍于我。
我恨书少,意不自可。
汝能雪耻,天亦见假。
忆昔予初筮,南楼丈席陪。
观星忧世事,玩日叹时才。
稍讶无周梦,悬知有郢哀。
魂今招不得,天尚鉴灵台。

自小娇憨亲纵。恼著情儿没缝。万唤只低头,故故嗔人珍重。

如梦。如梦。姊妹仙行居仲。

念昔为吏日,朝夕羡人閒。解印出公府,翛然若归山。

衡茅三亩居,无客门常关。早眠而起晏,永日或不冠。

故人远寄酒,为致一醉欢。我亦领其意,呼儿具杯盘。

长閒贫亦好,安用朱其轓。我生本蓬荜,久已傲饥寒。

一片银云湿。记当时、鞭丝帽影,马蹄得得。万缕千丝都不见,只见太行山色。

且莫问、春风消息。琼屑洒空飞不住,扑征衫、还道杨花白。

曾听到、玉门笛。

家乡万里程程隔。有弯环、鉴湖一曲,垂条似织。回首若耶溪畔路,溪水鱼鳞自碧。

怕镜里、眉痕非昔。二十年来人事换,向画图、重认陶彭泽。

归去好,渭城客。

空蒙暗遥甸,渐沥响高树。
乍萦林表来,复洒重湖去。
潇潇孤兴发,望望寒川莫。
念与道人期,云深不知处。
朱衣吏引上骊山。
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
争遣江州白司马,五年风景忆长安。
面面轩窗好,溪山不待招。
清风修竹径,细雨绿荷桥。
地僻人烟少,天恢景象饶。
襟怀无一事,终老乐箪瓢。
谁家朱阁道边开,竹拂栏干满壁苔。野水不知何处去,
游人却是等闲来。南山气耸分红树,北阙风高隔紫苔。
可惜登临好光景,五门须听鼓声回。

箕裘绍弓冶,不绝仅如发。遇主当艰虞,持身敢怠忽。

谬随供奉班,更直淹岁月。出领东诸侯,羽书忧调发。

丘壑从素心,朝廷怜旧物。桑榆不自收,我驾将焉歇。

白团横写向南枝,冷蕊寒梢手自持。
绝似晓空凉影里,月明中有桂花诗。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