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 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 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 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 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 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 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 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 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 繦至 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闲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 也。
故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执益彰,失执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 之民乎!
诗肠隐隐转饥雷,春困无人与唤回。强续新诗终不似,空传衣钵向黄梅。
海岳道人,向白云深处、静中观物。百尺瑶台清似水,仄倚丹崖翠壁。
台下梅花,虬枝铁干,点缀千年雪。三山咫尺,神仙原是人杰。
老我而今自归来,天上豪兴时时发。笑傲烟霞,看人间、蠛蠓瓮中生灭。
白石樵翁,沧波渔父,相伴俱黄发。蓬莱小阁,相对灵峰山月。
幼安老丘壑,千载想高情。鄙哉华子鱼,轩冕良可轻。
功名世不少,孰与节义并。至乐有天贵,苟得非吾荣。
临风发长叹,欲为智者评。
城市众所骛,清旷还郊坰。春荑媚柔绿,秋至果实零。
野雀晨俱来,网虫夕可听。嗟彼穷巷士,短褐仅盖形。
平生相牛法,肯易相笏经。浮云去皎皎,晚日空庭青。
明年五十二,太岁在壬子。尝闻星家言,吾年止于此。
人生如朝露,早晞亦常理。儿女各长成,向平愿粗已。
先为同牢人,入穴驱蝼蚁。奉匜侍舅姑,次媳具甘旨。
长男赍志殁,恨不如汪锜。小姑最同心,情话石投水。
我生即鲜民,望云陟岵屺。先陇亦非遥,归宁无百里。
重泉聚骨肉,乐事从兹始。其言若不雠,幸存亦可喜。
馀生皆傥来,此身即敝屣。春草满阶除,春花艳红紫。
夏木择榆槐。秋圃莳菊杞。冬雪掩关坐,万树梅花里。
眼前有生意,一一出琴指。偕老歌负戴,归来乐耘耔。
鸡鹜足稻粱,儿孙抱经史。行乐贵及时,上寿百年耳。
贤愚总一丘,知命静以侯。
绕地歌清,连天月皎,秋风又到都门。章台花下,几度共清樽。
最忆天津道上,醉梦里、丝管纷纷。酒醒处,匝船蒲苇,镫火出荒村。
伤魂。才几日,胜游雨散,故侣星分。试樽前检点,几辈犹存。
回首旧游何处,三年事、一梦无痕。莫惆怅,寒鸦疏木,风雨送黄昏。
滇南侍御人中杰,气如虹霓耿不灭。壮猷早著剪萑苻,正色俄看冠朝列。
维时明祚丁未造,劫火烧天百川竭。弄兵剧贼覆神州,食肉谋夫营蚁穴。
可怜国事无可为,但见乾坤日流血。阉人夜半开九门,百万黄巾拥丹阙。
君王披发殉山河,宰执全躯效臣妾。大臣命重小臣轻,劲草何知疾风烈。
一呼巷战千人靡,身首分馀立如铁。但教心与赤日悬,肯惜身随天柱折。
腐肉馨香何处归,悯忠寺畔埋冰雪。风雨犹闻啸国殇,沧桑未许磨残碣。
易名巨典隆圣代,特采嘉言表奇节。百年幽沕一朝显,六诏山川增皦洁。
丈夫七尺即泰山,取义成仁在勇决,不尔芳名何卓绝。
君不见同时多少偷生人,一念蹉跎成瓦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