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戍逢君岁建寅,岂知今作落南人。瘴来客病邻山鬼,舶去乡书托海神。
目送飞鸢偏恋土,梦随画隼共行春。谢家兄弟如双璧,交契宁非有宿因。
秘阁修撰韩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无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门愿留者,顷刻合数千人,手持牒以告摄郡事。摄郡事振手止之,辄直前不顾;则受其牒,不敢以闻。
明日出府,相与拥车下,道中至不可顿足。则冒禁行城上,累累不绝。拜且泣下,至有锁其喉自誓于公之前者。里巷小儿数十百辈罗马前,且泣下。君为之抆泪,告以君命决不应留;辄柴其关如不闻。
日且暮,度不可止,则夺剌史车置道旁,以民间小舆舁至梵严精舍,燃火风雪中围守之。其挟舟走行阙告丞相御史者,盖千数百人而未止。
又明日,回泊通波亭,乘间欲以舟去,百姓又相与拥之不置,溪流亦复堰断不可通。乡士大夫惧蚁蝼之微不足以回天听,委曲谕之,且却且行。久乃曰:“愿公徐行,天子且有诏矣。”公首肯之。道稍开,公疾驰径去。后来者咎其徒之不合舍去,责诮怒骂,不啻仇敌。
呜呼!大官,所尊也;民,所信也。所尊之劾如彼,而所信之情如此,吾亦不知公之政何如也,将从智者而问之。
城中望西山,拄颊空朝暮。不到列岫亭,讵知亲切处。
玉懒香颓,支瘦腕、行行立立。颇藜枕、鹧鸪屏外,衬花茵席。
行雨梦飞巫峡上,随风笑踏江南陌。恨高楼、故故恼人眠,吹长笛。
揽衣起,斜阳侧。临宝镜,修山额。沾芙蓉粉汗,倩郎温拭。
罗带小开锦翡翠,云鬟斜插金鸂鶒。倚香奁、一晌晚妆成,西窗黑。
枙子庭前柳外墙,偶然风调入篇章。也知散朗多情思,敢著微词恼谢娘。
数间茅屋水东涯,四海为家不当家。钵底已无兼宿食,篱边犹忆隔年花。
典型独喜先生在,风雅徒令异代誇。自笑僧贫远行脚,担头犹有旧袈裟。
题诗芦叶雨斑斑,底事诗人不奈閒。满浦荷花开欲遍,客程五月过梁山。
紫峪横霄客路穷,壮怀长啸对秋蓬。风翻云海寒烟外,雪涨天山夕照中。
回纥叩关先贡马,牙蛮隔塞未归鸿。伊州歌遍黄花戍,草色离离故垒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