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以浅近自然 、通俗流畅的语言和一波三折、寓意深长的笔法,借思妇捣衣的活动,抒写了思妇对征夫的无尽思念和她们内心巨大的孤寂,痛楚。
“斜月下,北风前。”词的开始两句是写景,侧重对环境的描写,“斜月”点时间,“北风”说气候。这时夜已很深了,月轮已经西斜,清冷的月光笼罩着大地,勾起了思妇对征人的思念。飒飒的北风,带来刺骨的寒意,催促着思妇要及早捣制寒衣。这两句自然凝炼,仅六个字,就勾勒出一幅凄凉黯淡的深夜景色画面。接着“万杵千砧捣欲穿”一句,写在这样的背景下,响起了思妇月下捣衣声,此起彼伏的砧杵声,急促沉重,厚厚的石板要被捣穿。“穿”字一语双关, 真实地表现了思妇捣衣思人、心碎肠断的凄楚。而这种以声传情的手法,不言情而情自见,从这震撼人心的杵声中,分明体会到思妇对征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其凄苦之情是不言而知的。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一般人也最易触动感情,因此也成为古典诗中常写的题材。庚信有“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张若虚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李白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煜有“断续塞砧断续风,数声和月到帘栊”,都是描写这种情景,刻划这种境界,表现悲凉之情。
贺词虽似前人语中化出,但他落脚于刻划思妇形象,写她在风前月下捣衣,几乎把石板捣穿了,把心都捣碎了。写得比前人更为感人。
从写作构思上来讲,作者本可以拟想思妇的心理,细腻地代她们抒情。然而作者采取的却是描写她们捣衣的动作,从而折射出她们的心理状态。比起直接刻画心理活动来,这样同样深刻地表现了思妇们的痛苦与哀怨,而且更有一种如在眼前的决绝意味。
词的歇拍“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更是直接从思妇的内心世界,独辟蹊径地两相比较来写她相思的痛苦。因为相比之下,尽管在北风月下独自捣衣,本是够痛苦的了,但觉得那长夜不寐、寂寞无聊的痛苦滋味,就更加难熬难耐了,作者运用这样曲折的笔法,通过衬托对比,就更加突出了思妇难以言状的痛苦和对远方征人情意的深挚。
这首词继承了乐府诗、民间词的优良传统,清新流畅,含吐不露,意蕴深长。
蓐食起紫阳,憩寺始亭午。清幽释子居,山影落窗户。
楼台互相临,云石粲可睹。阴崖溜清泉,甘美过牛乳。
山僧立胜事,争以筠筒股。表公久游方,妙谛明佛祖。
虽未众拆床,已见屦满户。相携环翠堂,身觉度飞羽。
登临固已往,况乃真吾土。
野夫非不爱吟诗,才欲吟诗即乱思。未会性情涵咏地,《二南》还合是淫辞。
东泛江流逆更狂,宪旌千里送归航。百年义重看云外,匝月情同去水长。
楚粤天分义把袂,舟车地迥动离觞。应知意气凌今古,便到蓬莱亦未央!
六飞北狩无消息,边城四望狼烟赤。敌马长驱去复来,何人却建捐边策。
镇朔将军生入关,北门锁钥空馀镮。强兵健马尽南走,黄尘蔽日天漫漫。
白首宪臣南海客,手持一剑当门立。誓与孤城同死生,怒发冲冠气千尺。
车轮生角马驻蹄,居人不动行人归。叱咤之间楼橹具,金城铁壁汤为池。
云州失守赤城破,健儿蹑足城边过。老妻稚子尽登陴,公亦援枹雪中坐。
山前山后无数城,此城屹立如巨屏。敌骑南来资扼塞,王师北出恃屯营。
屏蔽京师功卓伟,谩有长城长万里。江淮果赖张真源,河朔仅馀颜御史。
忧国劳边两鬓霜,事成乞骨归故乡。肘金腰玉者塞路,无人上书讼陈汤。
一叶扁舟五湖水,涨海边头乱山里。拆简不通朝贵书,抱膝长吟聊尔尔。
罗浮山崩天坠星,乾坤一夜收英灵。公兮生死巳无愧,边人至今嗟未平。
边人能言不能纪,惭我乡生官太史。聊述人言作些词,书罢长歌泪如洗。
钱多论以屋,畜多论以谷。我独何为者,个个数脩竹。
竹个虽不多,是亦我所欲。于以盗之防,盗防宁此足。
湖里茭青日日多,苏小门前无客过。今来古往只如此,休说当年贾八哥。
纵酒观群惠,倏忽四落周。不觉所以然,实非有待游。
相遇皆欢乐,不遇亦不忧。纵影玄空中,两会自然畴。
住迹已难成,胜事犹能说。只为王孙两句诗,今古留明月。
金斝亦寻常。彩笔真奇绝。如此楼台岂一家,寂寂都灰灭。
一帘苍翠锁江关,千骑遥过水竹间。纡策顿看清瘴峤,著书空自愧名山。
经年怀抱谈应剧,绝璧登临兴转閒。坐对飞泉寒喷雪,聊烹新茗未须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