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上阕,抒写了丹青重识的悲戚。睹物思人,自然情伤,更不用说是面对展露容颜笑貌的画像了。放“泪咽却无声”,起句感情凝重。因无声之泣比有声之哭更具酸楚之感,因而它的哀痛之情尤足悲人。“只向从前悔薄情”,语痛情切,读后如见作者对着画像呼唤亡灵表示悔痛的情景。从前未必薄情,然而言“悔薄情”者,严厉责己,正表现出爱之深、爱之切。“凭仗丹青重省识,一片伤心画不成”,道出了突然见到亡妻画像时的复杂心情与怆绝感情。生时虽然同床共席,但死别使他们分离,今天凭借画像重新见到了那清俊的面庞,盈盈的双目,怎能不使他悲伤欲绝呢?“画不成”这一句,用元好问《十日作》成句,意谓因伤心一片故难以握笔填词,上阕就在这样浓重的伤情中结束。
词的下阙写回忆诀别的哀痛。“别语忒分明”一句,虽未具体写别语的内容,但它包含着妻子临终时没说完的肺腑言、衷肠语。如今它是那样清楚地回响在耳边。当时,他并未意识到这是最后的声音,孰料它竟成永别的遗言!言犹在耳,痛定恩痛,令人不胜其哀。“午夜”三句,以“梦”喻生,以“醒”喻死。“午夜鹣鹣梦早醒”,喻他们夫妇如比翼之鸟情深意蜜,却中道分离。这里用“避讳”手法,不忍言死,既以减轻自己的悲伤,也表现出他对妻子的挚爱。自妻子死后,他时刻处于思念之中,尤其在深夜,听着风吹檐前铁马,更鼓声声,痛悼、思念之情,便齐涌心头,常常泣不成声。“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之句,化用唐明皇闻铃总念杨贵妃作《雨淋霖》曲的典故,抒发了这种恨好景不常、好梦易醒,无限思念、无比哀痛的感情。
雨润樱桃湿几枝。含情脉脉费猜思。春愁无限似蛾眉。
爱护直教遮锦帐,飘摇谁与弄晴晖。不胜红瘦绿肥时。
岁律亦已暮,风烈雪漫漫。去路阻且长,念子衣裘单。
或曰古四民,最苦农在野。佃种食余粒,年丰亦患寡。
被体无完衣,充肠只菜把。商贾操奇赢,鲜衣而怒马。
往来杂冠裳,气习同纨裤。何必去市阛,辛勤向里社。
嗟哉岂其然,光华石中火。大抵起耕农,其厚业难堕。
试看古田家,吾乡旧风雅。毋吟估客乐,遂谓富人哿。
旧业承三世,何妨更卜居。秋山人未去,老树叶先疏。
作客偏闻雁,临渊且钓鱼。他年归兴好,还此读遗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