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写的是爱情失败后的痛苦。
上阕以议论和叙述为主,描写热恋时的甜蜜幸福。起首两句写只要“有情”,便无处不是“好景”。“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世上最美好的景致,莫过于有情人相知相守。在相爱的人眼中,纵然是平常的风光月色和平常的言谈笑语,都会使人感到称心如意,美妙无比,这就是所谓的“称意即相宜”。论及“相宜”,陆游曾吟《梨花》,“开向春残不恨迟,绿杨率地最相宜”。无论是在人生的春秋还是晴雨,遇到她,孤单消弭,一切未知便立刻有了答案——那不是参考,而是确定,是唯一。她随风而过,不似斯佳丽那般疯狂固执的爱却如一杯陈年女儿红,令人沉溺于往事中久久不愿醒转。
而下阕笔锋陡然一转,从热恋的甜蜜转为离别的苦楚。好景不长,这是千百年流传的古训。由墨菲定理可知,越害怕的事情便越会发生。越渴望,越难求;越珍惜,便越易失去。相知相伴,最是难求。“十年青鸟音尘断”,此处“十年”虽非实指,但也足以说明词人与所爱之人已经分离多年,且送信的青鸟不见,杳无音讯。那些陈年往事日日温习,愈思量愈清晰,愈清晰愈徒增烦恼。本是“花有清香月有阴”之时,本应与爱人尽享“春宵一刻值千金”,那千古同月落下的清辉在人间划出一道铜墙铁壁,一边“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另一边只剩“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不过没有到伤情的地方。那一份执著的念想,和卢氏一起生活的时候,卢氏的一颦一笑,纳兰的一言一语,打碎了,搅匀了,和一团泥。看着弯月余晖洒照在沾满柳絮的帘子上,词人回首往事,相思之情溢涌而出。“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接下来的这两句进一步烘托相思之情难耐,相伴的那些日子虽无大喜,回忆起来却总是沁着丁香一般若有若无的甘甜。即使人再合适、再称意、再相宜,若不属于自己,到最后也只有“不胜思”的“往事”。最后一句“总是恼人时”方点醒题旨,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上下两阙一喜一悲,对比鲜明,简淡清新,自然道来,直中间曲,质而能婉。
扶桑梢上上朝暾,起早行迟却载奔。玉作宫城三万雉,呼僮换马入金门。
蔼蔼东都季,群公青云器。耿耿陈窦心,时违势自踬。
哲人方龙蛇,沉冥西江汜。下榻岂无论,栖栖欲奚俟。
载诵厦木言,时之用大矣。
一夕复一夕,一朝非一朝。昨见春花开,忽睹秋叶飘。
人非金石姿,安得长不凋。穷年事觚翰,驾言远游遨。
手提具櫑剑,拂拭鸊鹈膏。含精变光彩,上薄青云霄。
愿君勿弃置,佩此长在腰。南山有猛虎,西江有长蛟。
斫蛟取猛虎,始贵非铅刀。
秋半明中,月圆名半,素辉千里如昼。高卷珠帘,一片玻璃凉透。
晚风起、雾约柔鬟,银汉斜、露侵罗袖。稽首。向嫦娥借问,广寒寒否。
最爱深闺独守。如此良宵,尽堪消受。觅句孤行,踏损苍苔微溜。
问前生、千古同心,期后会、一年别久。孤负。怕云遮光掩,秋催人瘦。
文于天地不两天,我昔闻自浯溪歌。浯溪深处漫郎宅,后有作者何其多。
中兴一颂岿然在,手剔苍藓三摩挲。当时翰墨鲜高手,谁与八代回狂波。
鸾台凤阁数燕许,东封石刻徒媕娿。斯文独任起衰责,采薇六月相肩摩。
平原颜公忠烈士,肝胆契合心手和。大书特书照岩户,如日始出星交罗。
想当握笔几透爪,一一劲挺无纤颇。因思往迹发长喟,乱由入召非由他。
妖妃孽臣早不断,乃出下策驰青骡。艰难百战两京复,实赖灵武挥天戈。
儒官扬厉职应尔,讵忍腹诽含谯诃。余子纷纷若镌凿,强作解事理则那。
三吾亭子高嵯峨,下有石镜冷不磨。飞泉㶁㶁生盘涡。
惜哉无人洗山骨,奈此玉佩琼琚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