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杯·金风淡荡

金风淡荡,渐秋光老、清宵永。小院新晴天气,轻烟乍敛,皓月当轩练净。对千里寒光,念幽期阻、当残景。早是多愁多病。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省。
最苦碧云信断,仙乡路杳,归雁难倩。每高歌、强遣离怀,奈惨咽、翻成心耿耿。漏残露冷。空赢得、悄悄无言,愁绪终难整。又是立尽,梧桐碎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秋风和舒,秋色渐老,长夜孤清。天气新近晴好,小院里轻雾刚刚散去,皓月临窗室内洁白明亮。面对遥远寒冷的月亮和残破的景色,想到幽会佳期受阻,早已是时常忧愁、体弱多病的我,哪能敢再仔细地回忆从前的盟约和欢乐?
最痛苦的是远方音信断绝,仙乡的道路遥远崎岖,难以恳求鸿雁把佳音传递。每到这个时候,总是悲伤高歌,强行排泄心中的离情,无奈,凄惨悲哀的歌声,反而使人烦躁不安、心事重重。漏将尽、夜已深,霜露更寒冷。徒然赢得忧伤无言,愁绪终究难尽。又是长久的伫立,直到月亮沉落,零星破碎的梧桐树影的消逝。
注释
倾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古倾杯》、《倾杯乐》等,《乐章集》有七调,此词为“大石调”。双调一百八字,上片下片各十句五仄韵。
金风:秋风。
渐秋光老:即”秋光渐老“,秋色渐渐深了。由此可知其时为七月。清宵:清净的夜晚。
轻烟乍敛:淡淡的雾气刚刚收敛。轻烟,淡淡的雾气。
当轩:对着长廊。练净:形容月光明净如练。练,丝绸。
千里寒光:广阔无边的月光。寒光,清冷的月光。
幽期:私定的约期。
早是:已是。多愁多病:因忧愁而病弱。
那堪:哪能承受。
省:回顾,回想。
碧云:喻远方或天边,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
仙乡:仙人所居处。此处借称所思之人的居处。路杳(yǎo):路途遥远。
倩:请。
高歌:登高而歌唱。遣:排解。
惨咽:因悲惨而声咽气堵,说不出话。
耿耿:心中想气,愈加割舍不下。
漏残:计时漏壶的水将滴尽,即夜将尽的意思。
难整:难以整理。

赏析

  这是一首秋夜怀人之作,词中铺写深秋月色和离情别绪, 皆是层层翻出,尽情挥洒。

  上片首韵中的“渐秋光老、清宵永”写秋色渐深,长夜渐深,这是此词怀人的景节与时间。次韵所说“小院”,是词人所居客馆的小院,这是此词怀人的地点。这两韵主要写深秋长夜小院之景:“金风淡荡”秋风融和恬静;“新晴天气”,雨后爽适宜人;“轻烟乍敛”,迷蒙的雾气渐渐散开;“皓月当轩练净”,皎洁的明月当窗,洒下如白绸缎般的银光。这些景色为怀人铺下素雅清明的背景,于是以下进入怀人的主题。词人面对皓月的“里寒光”想及千里外的知己,当初共有的“幽期”,幽隐的期约,被阻碍而不得实现,·当残景”意思是:面对清秋之景,更加感到期约也如残秋零落不可收拾。且自身早已是“多愁多病”,怎么还能禁受得了把旧日的期约与前时的欢聚细细思索?

  过片换头一韵中“碧云信断”、“归雁难倩”反用苏武滞留塞北以雁传书的典故,写书信也不得传递,进一步诉说怀人之苦。这离怀每每用放声高歌”的方式来“强遣”,无奈唱出来的声音凄惨喑哑,“翻成心耿耿”,反而使内心更加不能平静。底下插入一韵四字景语“漏残羹冷”,明写自然界夜更深,天更凉,衬出怀人的心绪更为凄冷,又暗写了词人在怀人中度过了无寐长夜。此刻留给词人的只有“无言”的静悄,只有“难整” 的“愁绪”。煞拍“又是立尽,梧桐碎影”二句化用唐末吕岩的词《梧桐影·明月斜》:“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写自己长夜不寐,徘徊梧桐树下期盼故人的情状。景与开篇之小院皓月呼应,情则总括并收束全篇,余味不尽。

  总观全词,写景的素雅清明尚可不论,高歌遣愁这种颇具阳刚意味的行动,以及运用苏武故事与吕岩词章,都可判明所怀之人是词人的同性知己。尤为不可忽略和误会的是“幽期”一词儿,此词最早见于谢灵运的诗《富春渚》:“平生协幽期,沦踬困微弱。”吕延济的注将其中含义阐释得更为明彻:“往时已有幽隐之期,但以沉顿,困于微弱,常不能就。”可知此中包含了词人旧时与好友有过某种期约却难以实现的深义在,可能有着词人的一番理想与志愿的难言之隐。如此解,词中“早是多愁多病。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省”也才更有着落。

创作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年份暂不可考。然此词仅写秋思,未见欲归之意,当写于柳永初到江南之时。据叶嘉莹研究,此词所怀之人为柳永的同性知己。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猜你喜欢
天生万物名品夥,嗟尔为生至幺麽。
依人自活反食人,性喜伏藏便垢涴。
晨朝生了暮生孙,不日蕃滋逾万个。
透疏缘隙巧剧端,通夕爬搔不能卧。
我归彼出疲左命,备北惊南厌搜逻。
所擒至少所失多,舍置熏烧无术奈。
加之炭上犹晏然,相顾未知亡族祸。
大才洋洋迷所适,奔走示停身已堕。
细者懦怯但深潜,乾死缝中谁复课。
黑者抱发亦忧疑,逃入幧头默相贺。
腥烟腾起远袭人,袖拥鼻端时一唾。
初虽快意终自咎,致尔殓夷非尔过。
吾家箧笥本自贫,况复为人苦慵惰。
体生鳞甲未能浴,衣不离身成脆破。
朽缯坏絮为渊薮,如麦如麻浸肥大。
虚肠不免须侵人,肯不夷齐甘死饿。
醯酸蜹聚理固然,尔辈披壤我当坐。
但思努力自洁清,群虱皆当远逋播。
种竹营巢老自如,渭川端不羡商於。
松行外护遮凡木,莲叶平铺覆断渠。
我辈方宜外丘壑,此君可共乐琴书。
轩亭处处成清必,足了一生宁愿馀。

谁曾白日上青天,谁羡千钟况万钱。要入诗家须有骨,若除酒外更无仙。

三杯未必诗大道,一斗真能出百篇。李杜饥寒才几日,却教富贵不论年。

抛官九载卧柴荆,有底生涯底友生。白鹭鸬鹚双属玉,青鞋布袜一笭箵。

赣江府主怜逋客,尊酒绨袍笃故情。天上故人今又去,碧云西望暮天横。

青花一片莹寒泉,中有毅魄嫠苍天。大宋河山沧桑改,孤臣心事金石坚。

当年卖卜建阳市,麻衣血洗流成渊。吞炭不复容三击,下帘何曾索一钱。

裯父宋父吊鸲鹆,东川西川泣杜鹃。岂知历劫冰霜后,尚留人世文字缘。

辰阳太守亦可怜,老抱石兄喜欲颠。三年膜拜悯忠寺,万里携将书画船。

书生痴绝例如此,称先道古口流涎。不如尧桀两忘去,日摩顽石支头眠。

长安东去是骊山,上有高台下有泉。前有幽王后秦始,覆车在昔良难纪。

华清宫殿又何人,至今流恨池中水。君不见天道幽且深,败亡未必皆荒淫。

亦有英君御区宇,终日忧勤思下土。贤妃助内咏鸡鸣,节俭躬行迈往古。

一朝大运合崩颓,三宫九市横豺虎。玄宗西幸路仍迷,宜白东迁事还沮。

我来骊山中哽咽,四顾徬徨无可语。伤今吊古怀坎轲,呜呼其奈骊山何。

陌上莺啼细草薰,
鱼鳞风皱水成纹。
江南红豆相思苦,
岁岁花开一忆君。

碧江波叠晓霜肥,换尽生蕉细缕衣。榴火烂时诸彦集,蜡梅香里一骑归。

糟坛博社轻扬入,鹤侣鸥群自在飞。枉渚阳山凭寄语,道人魂梦久相依。

炉冶群言自一家,夜台萧索两年赊。古梅雅抱凭谁赏,宝剑寒芒空自嗟。

手迹只馀雅上草,心思犹灿笔头花。遥怜麦饭青松树,黯淡残阳噪晚鸦。

功成凡鼎花堪比,花到重阳色正鲜。
靖节集中名甚著,羡他惯服制颓年。
一夜春寒透锦帏。满庭花露起多时。垒金梳子双双耍,铺翠花儿袅袅垂。
人去后,信来稀。等闲屈指数归期。门前恰限行人至,喜鹊如何圣得知。

远山蹙损伤心黛。柔肠未满伤心债。闻说又春归。残红扑绣帷。

恹恹支病骨。偷傍桃花泣。燕子亦多情。寻春到旧棂。

一瓶还一钵,作戯且逢场。
会看走鹤书,横宝今道傍。
上州浑如枉死市,岢岚彷佛似阳间。
策筇山下路,未省尽幽寻。
回首见桑枯,始知墟落深。

乾坤缺憾属何年,喜见中秋月镜圆。曲奏高山人定后,盟推词坫我居前。

风生塔阁看云起,时照斜阳载酒还。偶向层楼穷睇盼,江河景象半移迁。

汉武梦舟碣,溺志尤荒淫。
幻术致妖魄,悲歌痛镌心。
轮台转深悔,茂陵树成阴。
圣君育万民,殁祭为明神。¤

绿净湘江水,归帆客况消。重阳谁送酒,九月不登高。

季子金将尽,阿咸兴颇豪。遥知音信绝,老父念波涛。

弹罢纺馀机上处,抛梭纤手辛勤。幽窗札札即天孙。

底须绡比雾,绝胜锦争云。

织得素光成匹好,葡萄也有新纹。并刀剪落看还频。

寒儒堪制服,贫女可裁裙。

萧然暂对破人颜,一卷茶经紫翠间。纵使秋霜鹰爪健,何如此种意閒閒。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