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六十四

共住孤峰顶,霜牙咬菜根。一身尘不染,千古道长存。

石竹闲眠鹿,岩松冷挂猿。我行荒草里,汝又入荒村。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净与溪色连,幽宜松雨滴。谁知古石上,不染世人迹。
蜂喜春晴竞出笼,雪明篱脚眼看融。
柳条借日还金色,梅萼因风动玉容。
窥牖数声禽度曲,过庭千字雁书空。
青毡笑指吾家物,芳草无边一望中。

花枝连属胜丹青,叠嶂层峰立翠屏。汲引飞泉来玉甃,璇题因缮迸泉亭。

天马蒲萄隔玉门,汉廷谁更勇如尊。
行台晓日屯千骑,祖道春风属一樽。
莫许留犁轻结好,便令瓯脱复游魂。
要须尽取熙河地,打鼓梁州看上元。

寒螀啼断槿园空,万树凋伤八月中。只有南山苍桂在,一株花发向秋风。

修练不须忙,自有人来遇。已与白云结伴俦,常作词和赋。静里转恬然,欢喜回花觑。俦个青童立面前,捧出长生簿。
南郡趋新幕,微官愧野人。
客怀投寺晚,归梦到家频。
岁月看蓬鬓,尘埃听葛贴。
相随一杯酒,且慰百年身。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长门花泣一枝春,争奈君恩别处新。
错把黄金买词赋,相如自是薄情人。

柿叶吾乡物,江枫色不如。锦开十里障,笺襞一楼书。

秋老妆偏媚,山寒格亦疏。樊川怜石径,坐对此停车。

枕边听彻鸡声小。寒深一倍愁难晓。敲罢五更钟。窗含曙色中。

绕檐冰箸冻。照见清无梦。欲起着衣难。起来霜雪寒。

洞庭之南潇湘浦,佳人娟娟隔秋渚。
门前冠盖但如云,玉貌当年谁为主。
风流学士淮海英,解作多情断肠句。
流传往往过湖岭,未见谁知心已赴。
举者却在天一方,直北中原数千里。
自怜容华能几时,相见河清不可俟。
北来迁客古藤州,度湘独吊长沙傅。
天涯流落行路难,暂解征鞍聊一顾。
横波不作常人看,邂逅乃慰平生慕。
兰堂置酒罗馐珍,明烛烧膏为延伫。
清歌宛转绕梁尘,博山空蒙散烟雾。
雕床斗帐芙蓉褥,上有鸳鸯合欢被。
红颜深夜承燕娱,玉笋清晨奉巾屦。
匆匆不尽新知乐,惟有此身为君许。
但说恩情有重来,何期一别岁将暮。
午枕孤眠魂梦惊,梦君来别如平生。
与君已别复何知,此别无乃非吉徵。
万里海风掀雪浪,魂招不归竟长往。
效死君前君不知,向来宿约无期爽。
君不见二妃追舜,恨染湘竹终不枯。
无情湘水自东注,至今斑笋盈江隅。
屈原九歌岂不好,煎胶续弦千古无。
我今试作义倡传,尚使风期后来见。

年少才华紫电光,秋风八月桂花香。预知柳染宫袍绿,先植槐阴夹路黄。

未许旌旗观细柳,且看词赋动长杨。名高翰苑君家事,业见先朝有大梁。

阜物家家市,濒湖处处园。童时今父老,梦里古乾坤。

佛石千像在,风潮万马奔。谁予指新路,梧落故宫垣。

花石冈前麋鹿过,中原秋色动关河。欲询故国伤心事,忍听前朝皓齿歌。

蔓草有风嘶石马,荆榛无月泣铜驼。人间富贵皆如梦,不独兴亡感慨多。

琼帘入夜卷琼钩,
谢女怀香倚玉楼。
风暖月明娇欲堕,
依稀残梦在扬州。

纤拽篙撑各自谋,舟师努力向滩头。江山对面迎残客,花鸟多情劝小留。

上水太难下太易,顺风何喜逆何愁。此行堪把邮程计,卅六湾过到信州。

桥北桥南千百树,绿烟金穗映清流。
青闺娟眼窥人过,翠染柔丝带雨稠。
没幸章台成别恨,有情灞岸管离愁。
塞垣多少思归客,留着长条赠远游。

天道不可问,问天天杳冥。如何正月霜,百卉皆凋零。

爝火乱白日,夜光杂飞萤。贾生贤大夫,所以离汉庭。

河色本异洛,渭流颇殊泾。清浊共朝宗,滔滔曾莫停。

巨川用舟楫,傅说匡武丁。大船胶潢洿,不使济沧溟。

中夜击唾壶,仰头望天庚。三台位尚阙,群象徒荧荧。

鸾翮时暂铩,龙门昼常扃。心倾下士尽,眼顾贫交青。

幽室养虚白,香茶陶性灵。应将混荣辱,讵肯甘膻腥。

至道是吾本,浮云劳我形。手中菩提子,身外《莲花经》。

兴来步出门,长啸临江亭。毫端洒垂露,赋里摇文星。

大音比叫钟,大智同挈瓶。巴歌利节曲,布鼓随雷霆。

陋巷一簟食,在原双鹡鸰。每怀受施恩,长记座右铭。

食惠饱复饭,饮仁醉还醒。绵绵寄生叶,泛泛无根萍。

萍岂不随流,爱君水清泠。叶岂不恋本,爱君树芳馨。

彷徨窃三省,感激终百龄。开閤眷已重,扫门心匪宁。

铅刀冀效割,钝刃思发铏。危弦托在兹,实愿知音听。

吾结草庵蔡溪侧,四顾峰峦皆峭壁。石门千仞锁天津,来者欲登那措足。

住此庵中是何缘,不诗不颂亦不禅。饥来苦菜和根煮,叠石为床困即眠。

日照诸峰阴羃羃,负暄孤坐情何适。驯伏珍禽趁不飞,猿猱扪我衣中虱。

闲支瘦筇六七尺,山行野步扶危力。披云入草不辞劳,逢人打破修行窟。

或停松,或坐石,静听溪泉漱鸣玉。源深洞邃来不休,声声奏尽无生曲。

杂羽流商谁辨的,五音六律徒敲击。有时乘兴上高峰,大笑狂歌天地窄。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