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客从何乡来,遗我尺素书。道路险且艰,故人情有馀。
妖气晦斗极,黄浊混龙鱼。何荃不为莸,何麟不为貙。
殷勤故人心,炯若明月珠。投之千丈泥,万古光不渝。
安得致阊阖,以照君王车。
山前流水接牂牁,峡口无风也自波。閒上庆云高处望,江河日下更如何。
高天凝望秋烟紫,渎山一带平如砥。忆昔洋山五雄豪,争骋华骝驰绿耳。
旌旗掩映林木黄,螭腾虬踊迅莫当。深雍蛮靴短后服,俯身捷下万仞冈。
陡挽青丝更一上,疾于鸷鸟摩穹苍。有时据鞍示从容,顾盼自信人中龙。
宾从赋诗石镜坞,日宴高会烹驼峰。君不见项王筑台彭城中,子阳跃马亦称雄。
紫色蛙声运一变,徒令顾影嘶酸风。甫闻楼船下杨仆,立见土地收窦融。
英雄割据竟何有,苍莽溪山重回首。海舶如云不可恃,庆元三郡为谁守。
玉山原头吹暮笳,子弟犹闻赐五花。却胜齐云楼上火,夜夜风雨鸣鬼车。
坐阅江山会此亭,天风拂面酒微醒。长空一望春无际,落日千峰鸟外青。
秋半明中,月圆名半,素辉千里如昼。高卷珠帘,一片玻璃凉透。
晚风起、雾约柔鬟,银汉斜、露侵罗袖。稽首。向嫦娥借问,广寒寒否。
最爱深闺独守。如此良宵,尽堪消受。觅句孤行,踏损苍苔微溜。
问前生、千古同心,期后会、一年别久。孤负。怕云遮光掩,秋催人瘦。
九宫变而河洛出,世轨千载无真传。尼山那有闭房记,桓法融乃玄之玄。
谶始哀平未深考,亡秦者胡在其前。真人崛起有符命,唐宋国祚皆绵延。
有明太祖奋徒步,太平一桶逢周颠。得之者顺失亦顺,学穷造化闻青田。
铁冠道人更狡狯,此图画出葫芦禅。上书一榜擘窠势,垂裳而治庭之边。
下环盗贼以千数,绕墙刀槊兼戈鋋。其中有树倚山侧,一人披发枝上悬。
旁跪一人亦自绞,阴风惨日吹寒烟。事过观之易得解,当时得勿心茫然。
人言明祖如汉祖,功臣屠戮多牵连。道人惜此当讽谏,杀机或者生悲怜。
我谓阴阳乃小数,杂家曾志班孟坚。羲经十言教消息,盛衰岂有人操权。
运会下趋巧机泄,始矜私智窥先天。唐虞不为子孙计,夏商末世终歼旃。
周家历数过其卜,宝龟无凭宜弃捐。孔子修经亦修纬,坤凿度亡存者乾。
金鸡玉羊本爻象,是纬非谶须讨研。捐益三代知百世,王者必有五百年。
我持此语告天下,不读孔孟非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