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唐代乐府题,多写边塞之事。此篇乃仿古之作,故称“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此诗前四句写万里辞家,远赴边塞。早晨骑马出里,直指蓟城,行程匆匆,字里行间透射出一股豪气。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里上郡,春色度河阳。”中间四句写边地见闻。“海上”“沙中”呼应“漠北”。“军书”“春色”,本为静物,加以“里”“度”二字,顿变鲜活,急切迅疾,气势飞动。一写战事,一写时节,一写边关,一写中原,刚健明快。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最后四句一写色,一写声,颜色清丽,声调凄恻,先喜后悲,更显其悲。
通观全篇,格调苍凉,既有一点悲,又有一点壮,诚为《河岳英灵集》所评:“里调既清,修辞亦秀”,“足可歔欷,震荡心神。”
稍喜世缘渐薄,尚嫌家事相关。种子入豹林谷,庞公遁鹿门山。
薄雪俄消瓦,惊风复撼窗。蹉跎忽晏岁,寂寞伴寒缸。
病骨支难稳,愁心郁未降。何由冰泮日,联棹溯西江。
小园开处弟迎兄,兄未归来弟早营。堪入画图传洛社,不须风雨赋彭城。
江鸿海雁冥冥色,棣萼荆花宛宛情。一出偶令成白首,始怜身外是虚名。
铜簧韵脆锵寒竹。云鬓裁新绿。金窗力困起还慵。怕被杨花钩引嫁东风。
笙歌未散尊罍在。只是朱颜改。风情渐老见春羞。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看到公心水月羞,民歌柏柏起南州。日边忧国将成老,郭外行春未尽头。
又到饥寒愁赤子,忍看琴鹤上孤舟。追随征路无穷意,更借飞来几日游。
峭帆十幅飞腾。饿鸱声。长啸骑蓬掠过、吕蒙城。
腰下箭。匣中剑。似霜明。血染一江鲛鳄、不闻腥。
神京千里促行装,一片离愁若个长。《三叠阳关》万行泪,春风处处有垂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