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莹公禅房闻梵

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钟漏稀。夜动霜林惊落叶,
晓闻天籁发清机。萧条已入霜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
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猜你喜欢
退食高楼上,湖山向晚晴。桐花落万井,月影出重城。
水竹凉风起,帘帏暑气清。萧萧独无事,因见莅人情。
堂上会亲戚,可怜马上郎。
呻吟更流血,干戈浩茫茫。

婆娑园中质,根株大合围。蠢尔质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孰谓质之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质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海上惊风乱鹤飞,千村霜露亦霏霏。
清砧自是逢秋起,白骨何由远道归。
戈甲只残蝼蚁命,江山终属虎狼威。
自怜此日身将老,况复中宵泪满衣。
孟阳曰:“可谓气骨高妙。

笔阵收锋考战文,喧喧车马隔重门。心矜力学求之密,目到雄辞气不昏。

美宝辨来三献惬,雕虫屏尽六经尊。囊封奏号须明发,吉梦应先彻九阍。

秋光秋兴最相关,中夜中林犹未还。似闻鸾鹤青冥外,遥见楼台桂影间。

天涯迟暮岁寒心,浅着铅华远罩阴。消渴文园相待久,黄金为买白头吟。

小雨林塘净碧罗,田田分得夜光多。江姝唾逐天风落,仙掌晴分曙月过。

幸未赠来愁结佩,若为采去误凌波。荡舟耶女休相妒,乐府虚裁《一斛歌》。

姑苏太守青娥女,流落长沙舞柘枝。
坐满绣衣皆不识,可怜红脸泪双垂。

日暮忧人起,倚户怅无欢。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

江南霜雪重,相如衣服单。沈云隐乔树,细雨灭层峦。

且当对樽酒,朱弦永夜弹。

庭树亦如昨,故人来何时。
花花自蚤发,偏尔独开迟。
北游幽朔城。凉野多险难。
俯入穷谷底。仰陟高山盘。
凝冰结重磵。积雪被长峦。
阴雪兴岩侧。悲风鸣树端。
不睹白日景。但闻寒鸟喧。
猛虎凭林啸。玄猿临岸叹。
夕宿乔木下。惨怆恒鲜欢。
渴饮坚冰浆。饥待零露餐。
离思固已久。寤寐莫与言。
剧哉行役人。慊慊恒苦寒。

野人居处绝纷哗,芳楥疏篱八九家。昨夜山中风雨急,晓来门巷扫桐花。

孤坐岩扉意若何,澄清万象合天多。神明不逐诸魔散,玉露光风转至和。

翠袖娇扶,红阑暖熨,新词惯唱疏影。东风未放词酣,南枝又添香冷。

珠妍玉瘦,羡花底、并禽栖暝。奈别来、江国萧疏,唤起罗浮人醒。

钗索卸、夜窗初静。车毂转、归装劝整。输他画里真真,消受盛名鼎鼎。

一枝折寄,应念我、天涯愁并。问甚时、染却铅华,去泛五湖艇。

攂蛮鼍,吟塞笛,女巫结束分行立。空中再拜神且来,
满奠椒浆齐献揖。阴风窣窣吹纸钱,妖巫瞑目传神言。
与君降福为丰年,莫教赛祀亏常筵。

南有乌衣巷,生祥旧不休。文王初御极,太姒已归周。

明发诗篇在,关雎德泽流。孰知从此去,长夜竟悠悠。

鹿苑江南寺,龙沙城北游。脩椽云自宿,返照雨还收。

禅麈寻支遁,棋枰对弈秋。还家真复乐,何必远封侯。

亭名枨触悔今朝,目极伤春不自聊。岂意公家园里树,翻为贱子卷中骚。

笺题惨绿关辛苦,门掩昏黄慰寂寥。半挂帘钩斜压影,一丸月上正吹箫。

见君先得意,希我命还通。不道才堪并,多缘蹇共同。
鹤鸣荒苑内,鱼跃夜潮中。若问家山路,知连震泽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