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叙述作者夜渡湘水时的所见、所感,表现出作者的淡雅、闲适以及对渔村生活的赞赏。全诗记叙自然,情感真挚而恬淡,反映渔村生活的宁静、和乐,描述采莲女和渔夫的劳动情景,生动真实。
首联“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两句,写作者为贪赶路程,急于渡河而错过了宿处,只好在夜里乘船渡湘水了。作者用白描手法记述了匆匆赶路的情况,同时也点明了题目“夜渡湘水”。
颔联“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两句表明,因为是夜渡,对于周围的一切看不清楚,但是,野草的芳香,却带着露水的潮润扑鼻而来,远处不时传来悠扬、清脆的歌声,那是采莲女劳动中的欢声笑语。
颈联“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两句写撑船人看到了对岸的光亮,以为是江边渔村,就把船向火光处驶去,等到了近前,才发现原来是渔人夜宿潭边,燃起的烟火。这两句是视觉所见,把渔家生活形象地展现出来。
尾联两句“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一个“时”字,表达出诗人的急切心情。因为诗人急于见到久别的好友,不时地问船夫:浔阳在什么地方?何时才能到达?连夜行舟诗人还嫌慢,可见他当时心情是何等急切。“浔阳”一作“涔阳”。涔阳在今湖南澧县涔阳浦。《九歌·湘君》有“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之句,诗人因联想及此而发问。
繁霜袭广野,怛怛失众芳。送子不及远,岁晏令心伤。
结交岂在故,所贵旦暮遇。曰余罹天韬,尚尔界觉路。
青山何逶迤,行子有所之。异域雪霰盛,勿使白鹤疑。
板桥东、红舷乍泛,停桡柳岸相遇。目招暗约黄昏后,家近酒帘青处。
随梦雨。从未识、墙阴别有偷香路。隔纱软语。道虬箭初传,兰灯犹在,且避小儿女。
鸳帏里,片霎邻鸡啼曙。别时苔井凝露。重来不见桃花靥,为有画眉人住。
春又暮。恁夜夜、兽环鱼钥扃朱户。冷云遮树。算只有梁间,一双越燕,飞傍镜奁去。
凉风吹嘉树,万物遗光泽。严气乘运流,华月归如客。
凝霜无停艳,违寒有来翮。叹彼往化驶,感此沦岁迫。
修虑时多怀,滞念谁与释。固穷见天道,委顺自夷怿。
齐物游恬漠,高翔出形役。
桐影迷离月影斜,晚风凉透碧窗纱。炉烟茗椀挑灯话,风过香来姊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