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

唐代·佚名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如画江山与身在长安的我没太多关系,暂且在长安度尽春天。

一树的梨花与溪水中弯弯的月影,不知这样美好的夜属于谁?

注释

不关身:不关己事。

长安:唐代都城,今西安。暮春:晚春。

赏析

  这首诗意境很像唐代诗人常建的另一首诗:“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落第长安》)两首诗不但字句相似,声韵相近,连那羁旅长安、有家难回的心情也有相通之处。

  然而二诗的意境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又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别。

  常建写的是一个落第的举子羁留帝京的心情,具体情事交代得过于落实、真切,使诗情受到一些局限。比较而言,倒是这位无名诗人的“杂诗”,手法高妙,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旧山虽在不关身”,也就是“家园好在尚留秦”。常诗既说到“长安”又说“留秦”,不免有重复之累;此诗说“不关身”也是因“留秦”之故,却多表现了某种遗憾的意味,用字洗炼。

  “且向长安过暮春”与“且向长安过一春”,意思差不多,都是有家难归。常诗却把那原委一古脑儿和盘托出,对家园的思念反而表现不多,使人感到他的心情主要集中在落第后的沮丧;这首《杂诗》作法正好相对。诗人抛开了那切实的具体情事,而把篇幅让给那种较空灵的思想情绪的刻画。

  “一树梨花一溪月。”那是旧山的景色、故乡的花。故乡的梨花,虽然没有娇娆富贵之态,却朴实亲切,在饱经世态炎凉者的心目中会得到不同寻常的珍视。虽然只是“一树”,却幽雅高洁,具备一种静美。尤其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湲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树梨花简直像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三句不仅意象美,同时形式美 。“一树梨花”与“一溪月”的句中 排比,形成往复回环的节律,对表达一种回肠荡气的依恋怀缅之情有积极作用 。从修辞角度看 ,写月用“一溪”,比用“一轮”更为新奇,它不但同时写到溪水 ,有一箭双雕的效果,而且把不可揽结的月色,写得如捧手可掬,非常生动。

  这里所写的美景,只是游子对旧山片断的记忆,而非现实身历之境。眼下又是暮春时节,旧山的梨花怕又开了吧,她沐浴着月光,静听溪水潺溪,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然而这一切都“虽在不关身”了。“不知今夜属何人?”总之,是不属于“我”了。这是非常苦涩难受的心情。花月本无情,诗人却从“无情翻出有情”。这种手法也为许多唐诗人喜用。苏頲的“可惜东园树,无人也著花”(《将赴益州题小园壁》)、岑参的“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山房春事》),都是著例。此诗后联与苏、岑句不同者,一是非写眼前景,乃是写想象回忆之境,境界较为空灵;一是不用陈述语气,而出以设问,有一唱三叹之音。

  这首《杂诗》不涉及具体情事,但它所表现的情感,比常建诗更细微,更带普遍性,更具有兴发感动的力量,能在更大范围引起共鸣。这恰如清人吴乔所说:“大抵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雅、颂多赋是实做,风、骚多比兴是虚做。唐诗多宗风、骚,所以灵妙。”(《围炉诗话》)。

创作背景

  从诗境看,这首诗应是作者科举落第后身在长安有感之作。

  猜你喜欢
古岂无人,可以似吾,稼轩者谁。拥七州都督,虽然陶侃,机明神鉴,未必能诗。常衮何如,羊公聊尔,千骑东方侯会稽。中原事,纵匈奴未灭,毕竟男儿。
平生出处天知。算整顿干坤终有时。问湖南宾客,侵寻老矣,江西户口,流落何之。尽日楼台,四边屏幛,目断江山魂欲飞。长安道,奈世无刘表,王粲畴依。
云绕风前鬓,春开槛里妆。凤屏清昼蔼龙香。浅画娥眉新样、远山长。
比翼曾同梦,双鱼隔异乡。玉楼依旧暗垂杨。楼下落花流水、自斜阳。

出郭初投饭店,入城复到茶庵。秦客王稽至此,待我三亭之南。

相逢问我名姓,资中故王大夫。此时不用便了,只须自出提酤。

陶潜不愿仕,既仕亦为贫。遥遥去乡曲,当时已酸辛。

衣冠对俗吏,自卯直至申。终日惟一飧,浊醪岂沾唇。

归来荒园里,此志乃复伸。清风坐北窗,鸡黍会四邻。

茫茫宇宙中,我思见其人。

伴愁络纬一秋啼,老径寒芜望欲迷。败纸鸣窗风猎猎,湿萤缘竹雨凄凄。

劳生留味馀灯幌,凉讯牵怀剩菊畦。剪烛论诗沉旧梦,何时二妙手重携。

杨家住在南山侧,不种棠梨惟种柏。棠梨开落易衰荣,柏也亭亭色镇青。

屈曲灵根蟠厚地,崔嵬钜干拂高冥。天风乍起生竽籁,撼屋惊涛忽澎湃。

雷霆白昼走蛟鼍,云雾中宵见光怪。良材自有神明扶,下视凡木皆庸奴。

狄门桃李敢争艳,田氏荆花差可徒。杨郎爱之如爱宝,四季俱宜夏尤好。

赤日行天暑不知,清阴覆地凉偏早。孔明庙前根久枯,御史台中树亦无。

何似君家书屋外,萧萧寒翠两三株。

珍重千金一诺同。小红楼上舞筵中。谁知别路太匆匆。愁杀二分无赖月,凭将万里有情风。为传消息宋家东。

琐声金掣阁门环,帘捲真珠十二间。别殿春风呼万岁,中丞新押散朝班。

云间赵盾益可畏,渊底武侯方熟眠。
若无一雨为施泽,直恐三伏便欲然。
算商酤酒有底急,束带坐曹真欲颠。
平生不解作热客,且复饱食窥陈编。

窗户青红竹里开,竹深无地著尘埃。山移阆花千峰出,水接银河一道回。

酿酒每留宾客醉,赋诗重许老夫来。暖风迟日春如海,随意何妨坐绿苔。

故人郯掾史,邀我宿溪船。
把酒风雨至,论诗烟渚前。
晨兴就清盥,思逸爱春天。
复遇武陵守,共寻花满川。

淮船分蚁队,江市聚蝇声。

功名果何为,轻重天下士。得之入云霄,不得堕泥滓。

朝列三公行,莫与匹夫比。荣辱既由人,富贵非在己。

胡为竟迷途,白首忧不止。纵有盖世勋,仅遗一纸史。

往者尚如斯,后来亦徒尔。乃知巢许流,高蹈良有以。

鲤鱼风起波纹绿,枯葭折蘤啼寒玉。榜声催晓渡江心,蓦听吴娃旧时曲。

杨郎年少轻别离,三尺光芒练带垂。虎丘山头候月出,灵岩洞口看云飞。

梅花雪点身上衣,慈母倚门听马归。

愁看直北是长安,云树深深碧殿寒。
心折此时无一寸,梦魂不到关山难。

雕弓金羽学男儿,十载从戎百战归。错认昭阳陪幸者,辇前一笑堕双飞。

盛业光书府,征人尽国英。丝纶贤得相,群俊学为名。
宠命垂天锡,崇恩发睿情。熏风清禁籞,文殿述皇明。
日霁庭阴出,池曛水气生。欢娱此无限,诗酒自相迎。
忆昔云门月正明,烦襟消尽觉神清。
林泉自濯尘埃事,松桧静含风雨声。
山鬼听经藏户牖,野猿偷果堕檐楹。
几年京洛缁尘满,何日临流一濯缨。

宴罢琼林酒一杯,忙忙骢马出蓬莱。黎民喜遇三春雨,猾吏愁逢二月雷。

带得一天新雨露,扫开宇内旧尘埃。文昌阁上人千万,争看神明夺锦回。

客贺当长至,渠生履岁和。
更衣起自庆,醉酒坐同歌。
身世浮沉甚,田园芜秽多。
吾今只若此,知尔复如何。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