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注释
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
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
薄幸:对女子负心。
谶:将来会应验的话。

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点出本诗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一个“只”字仿佛自嘲,实是发泄对这个世界的不平。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不平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言也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风中飞蓬飘尽悲歌之气,一片禅心却只换得薄幸之名。宋道潜诗有云:“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如此清妙之音被作者如此化用,倒成了牢骚满腹的出气筒。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薄幸,对女子负心。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颈联更是狂放愤慨:世上的人十之八九只配让人用白眼去看,好似当年阮籍的做派;“百无一用是书生”更是道出了后来书生的酸涩心事,此句既是自嘲,亦是醒世。

  尾联说不要因为诗多说愁,成了谶语,春鸟与秋虫一样要作声。不是只能作春鸟欢愉,秋虫愁苦一样是一种自然。此句传承以上愤慨之气,再次将作者心中的不平推至高潮。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他所作诗歌,除了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苦情怀,也常常发出不平的感慨。七言律诗《杂感》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创作背景

  七言律诗《杂感》,是黄仲则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前后写的,当时黄仲则二十岁。黄仲则喜欢在自己的诗中写愁苦的语言,朋友都劝他“愁苦的诗歌不是好的预言”,但是黄仲则坚持不平则鸣,回顾自己二十年“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发出不平的感慨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猜你喜欢
独访千里信,回临千里河。家在吴楚乡,泪寄东南波。
二年征战剑山秋,家在松江白浪头。关月几时干客泪,
戍烟终日起乡愁。未知辽堞何当下,转觉燕台不易酬。
独羡一声南去雁,满天风雨到汀州。

云鸿影落。风吹小艇敧沙泊。津亭古木浓阴合。一枕滩声,客睡何曾著。

天涯万里情怀恶。年华垂暮犹离索。佳人想见猜疑错。

莫数归期,已负当时约。

得意东风快马蹄。细草沙堤。几枝丰艳照清溪。垂杨外,小桥西。

写来还恐神难似,肥和瘦。要相宜。碧纱窗下倩君题。

聊记取、旧游时。

瑞鹤灵龟,双白鹿、谁献寿筵珍物。一簇笔歌围锦障,杂遝南厢西壁。

黄阁元公,春卿太宾,玉质涵冰雪。周廷朋寿,不数汉家三杰。

麟袍蟒绣辉煌,玉带联翩,高兴尊前发。银箭不闻更漏永,红烛千行明灭。

却笑吾生,今朝初度,鬓有星星发。年年同醉,管领壶中日月。

旅食京华数十春,饱谙霜雪惯风尘。南来忽见幽燕客,还似当年遇越人。

去官留犊记当年,争道沽廉未足贤。自已不能嫌胜已,几人归去汎空船。

苦海茫茫。深可悲伤。个风风、稍悟真常。衣冠不整,俗业消亡。乃了真功,忘彼我,没参详。身入圆光。宝现嘉祥。瑞烟笼、七朵莲芳。重开玉蕊,复结银霜。透太虚中,无衰老,永清凉。

中郎故是渥洼种,不受世人金络头。十年一衲作僧过,卧看烟雨明沙鸥。

秋来水国萧疏甚,开瘦芙蓉,白遍芦丛。蟹火明边一穗红。

摇摇几点娇无那,雁语才终。鸥梦方浓,欲采先愁路不通。

琅琊幕府倚天开,结绮临春旧绿苔。忙杀石头城下水,降帆才过战帆来。

水亭清绝。拥翠环林樾。湘簟宾筵乘兴,玉壶酒、漾冰雪。宝兽沈烟爇。玉琴声韵彻。夜永风微烟淡,梧桐影、碎明月。

幸有奇花木,能将远客招。佛桑然似火,铁树挺于蕉。

野径多丛竹,人家隔小桥。昼长无个事,步屟溷渔樵。

谁言帝城里,独作野人居。石磴晴看叠,山苗晚自锄。
相惭五秉粟,尚癖一车书。昔日扬雄宅,还无卿相舆。

昔年献赋去江湄,今日行春到却悲。三径仅存新竹树,四邻惟见旧孙儿。

壁间潜认偷光处,川上宁忘结网时。更见桥边记名姓,始知题柱免人嗤。

旅行虽别路,日暮各思归。欲下今朝泪,知君亦湿衣。

啼鹃声歇,红紫谁收,尽付西园清沼。钩上画帘,燕掠微波,倦怀为伊倾倒。

尚卷冰心,怕逗起、炎凉多少。悄悄。渐院落斜阳,月停云表。

针线嫞拈过却,更紧锁双蛾,炉烟空袅。金盘出掌,仙露侵衣,秦关梦中难道。

花发何时,待别倚、南薰浓笑。闻道。香径里、吴宫人杳。

白衣仙人无住著,补陀落伽渺云海。为大导师安乐国,歙然遍应河沙刹。

世界热恼或有闻,曾不旋踵垂覆护。众生心念非一种,皇皇不足尝有求。

如饥须食渴须水,顾亦何从满其愿。我观圣心等大虚,其视万物犹一物,细视一物如一身。

是身四大犹不有,万物何能作留碍。殊功妙用济十方,欲求功用不可得。

群生梦幻可两忘,尔固无馀我无欠。尝观瑞像见宝光,如净明珠时白赤。

琉璃琥珀杂苍玉,荧煌璀璨照眉宇。山顶或见初日升,匹素曳空烟缥缈。

凡人颠倒作思惟,须臾变灭无复初。非空非色非有馀,菩萨应身亦如是。

堂堂秘殿表东南,山君海王尽回向。观音智功不思议,佛子当作何等观。

忆昔历下行,龙山豁我情。今兹半线游,秀色欲与争。

林木正蓊蘙,岚光映晚晴。重冈如回抱,涧溪清一弘。

里社数百家,对宇复望衡。番长罗拜跪,竹綵儿童迎。

女娘齐度曲,頫首款噫鸣。璎珞垂项领,跣足舞轻盈。

斗捷看麻达,飘飖双羽横。萨豉声铿锵,奋臂为朱英。

王化真无外,裸人杂我氓。安得置长吏,华风渐可成。

霏戏点点胭脂雨,唾碧溅溅罨画溪。
送客归来问山馆,一声啼鸟日平西。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