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谦仲南台御史

仲夏炎气盛,江河沸焦熬。层云张虚伞,电光掣金鳌。

旱魃奋为虐,九土民嗷嗷。矧兹东南区,飓风挟惊潮。

漂流孰可禦,弊积成瘵凋。侧闻峨豸冠,远策神骢骄。

冰檗期素守,风霜厉严操。譬若激清泠,慰彼方渴消。

忧私隐田里,吏牍上下胶。要当得其情,察察穷秋毫。

金陵古佳丽,地控荆楚遥。翠柏集飞鸟,苍鹰击秋郊。

台端咫尺天,明月手可招。勖哉重名德,山岳非云高。

贡奎(1269—1329),字仲章,宣城(今属安徽)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文宗天历二年,年六十一岁,追封广陵郡侯,谥文靖。
  猜你喜欢
青丝络骢马,去府望梁城。节下趋庭处,秋来怀橘情。
别筵寒日晚,归路碧云生。千里相思夜,愁看新月明。
淮民穷到骨,忍复搥其肌。
不知铁钱禁,作俑者为谁。
行商断来路,清野多流离。
主人日边来,四牡驱以驰。
或云易之是,或云收之宜。
几人困往返,遂逐文书移。
救焚卒无策,燎火久益滋。
缅怀征搉初,山海煮摘时。
虽云便公家,亦复挠其私心。
今者纵虎豹,而使渴与饥。
萧萧芦苇林,日夜边风吹。
悲哉淮南民,持此将安之。
抱疾寒溪卧,因循草木青。相留开夏蜜,辞去见秋萤。
朔雪痕侵雍,边烽焰照泾。烟沈陇山色,西望涕交零。
近蓄东谿水,悠悠起渌波。彩鸳留不去,芳草日应多。
夹岸生奇筱,缘岩覆女萝。兰桡思无限,为感濯缨歌。

绕郭清蒿翠欲浮,燕泉山水抱城流。娃宫香径终肥腻,谁道苏州胜汝州。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别我梅花舍。系离心、琴弦张壁,书灯留架。教得三雏皆振羽,费尽先生冬夏。

算浙吏、公车将驾。有策金门当再献,董生帏、久向藏园下。

报慈母、鹊声乍。

衍期归妹多年罢。鬓鬔松东家丑女,明年重嫁。笑整朝衫随鹄立,榜出天门光射。

看一桁、官袍花亚,听唱郎君名字好,是钟生、及第当头谢。

越潮涌、又东泻。

白简绯袍宠命新,南行一路见阳春。明时宪府清于水,只许梅花对玉人。

羡君绝粒事清脩,袖拂红尘隘九州。东泛巳轻杨子渡,南行期上岳阳楼。

逍遥欲弃巳间世,浪迹真成汗漫游。我亦采真元有意,相携何日到瀛洲。

人生可意。只说功名贪富贵。遇景开怀。且尽生前有限杯。
韶华几许。鶗鴂声残无觅处。莫自因循。一片花飞减却春。

曾探山罅汲深清,一曲泉流玉色明。偃蹇虹霓云外影,琤琮环佩月中声。

飞空疑欲成朝雨,漾日从教报晚晴。东接天潢知不远,万年长绕凤凰城。

放舟脂塘曲,盘游湖上雷。
雷鸣湖雨作,还泊香山隈。
美人斗香草,上有九畹栽。
美人在何所,搴芳招归来。
露下荆棘草,鹿上姑苏台。
四家三径各风流,今古悠悠貉一丘。
拍瓮新篘浮腊腻,绕堤老柳弄春柔。
日边黄纸催人去,霞外山听鹤留。
若问西畴蓑笠事,合还陶令一孤舟。

王子诗如照,滕侯隐似真。倘来宁取遇,居易若为屯。

酬倡虽才始,风期自夙亲。江湖纵悠远,德盛罔非邻。

睿心重离析。
歧路清江隈。
四面寒飚举。
千里白云来。
川长别管思。
地逈翻旗回。
还顾昭阳阙。
超远章华台。
置酒巫山日。
为君停玉杯。

柳洲寺下丝竹繁,苏小墓边风日暄。天开十里水如镜,雨过六桥花欲言。

画船夜听孤山鹤,铁苗晓惊天竺猿。归来相迟桃源上,为唱《竹枝》倾绿樽。

山锁空青,溪围寒碧,幽栖近临河渚。黄叶孤村,夕阳乔木,指点故园非误。

流水疏篱外,更绕屋、梅花千树。想当把酒豪吟,暗香吹上诗句。

桑梓廿年心事,看三径依稀,画图开处。清簟横琴,高楼弄笛,消得幽怀如许。

何限闲风月,尽分付、沙边鸥鹭。凭仗生绡,卧游障子描取。

凉秋夜静天宇高,朝天使者拈吟毫。吟成对月发遐想,银河耿耿疑飞涛。

我从岭南别天子,七载光阴若流水。炎荒迢遰望京华,烹茗怀君中夕起。

起开砚箧磨墨丸,墨池黑讶痴蛟蟠。手挥笺牍倩谁寄,冬冬衙鼓声清寒。

燕蓟风尘异淮汴,十丈软红素衣变。重携旧曲谱《霓裳》,当筵年少停歌板。

请君更话三神山,巨鳌首戴千钧坚。蓬莱瀛洲近咫尺,拄笏笑向东溟看。

豸冠巍峨容色好,献书尚记台中草。圣主端知蔡挺悫,淮阳讵使汲黯老。

年来金穴不改贫,宦游我亦同心人。彩云环绕冰轮出,锁闱却忆长安客。

探幽余兴共徘徊,不惜芒鞋踏碧苔。石窭水撞松杉碎,山头风截雨声回。

路从当日来时转,花是何人去后栽。绿渐成阴春渐老,懒随刘阮梦天台。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