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月罗汉天下绝,螺烟渗石光不灭。面纹漆黑眼生棱,衲衣袖展秋云洁。
幅巾谈道老先生,以刀割影影愈彻。如虫蚀木偶成文,镜花岂必生枝节。
中山废圃石如铁,白浪缠身捲飞雪。移向山中作一盆,飘然乘风苇可折。
毋论踯躅三辅,且共沈冥一卮。为郎我甘牛后,纵饮汝亦鸱夷。
比邻万里长在,片言千秋所遗。抗手诘朝为别,太行白云纷驰。
后会庶不移,参商有见时。红日生沧溟,万物蒙其辉。
矧我体道人,金石宁或亏。飒飒霜下草,荧荧园中葵。
敦彼后彫质,岁寒以为期。
万里牂牁路,炎洲百粤南。悬梯穿鸟道,流沫下龙潭。
赤坂鼋鼍出,玄崖日月含。虹霓沫海气,烟雾洒春岚。
飞?缘篁竹,垂猿堕石楠。橘花香细细,藤刺绿毵毵。
岭外青骢马,台中白笔簪。秦冠高铁柱,汉节照金函。
行迈应多暇,登临素所耽。江山吟谢客,物色助清谈。
送远都无绪,忧时且不堪。安危廷诤地,迟子促朝参。
田单拜齐将,即墨乘孤危。群心效死斗,燕士不敢支。
一朝宠禄盛,惜身思自持。小敌竟不下,大寇空若箕。
功名每如此,树立终陵夷。国家匪忧危,宠尔将何为。
动怀首鼠计,退与灾祸期。向非鲁连子,身死节亦亏。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入也。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及天启初,逆奄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
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之友归安茅元仪及鹿正之子善继皆在幕府。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不起,承宗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使元仪先之,奇逢亦不应也。其后畿内盗贼数骇,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辍。
入国朝,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苏门百泉。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逆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奇逢始与鹿善继讲学,以象山、阳明为宗,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说。其治身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其与人无町畦,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方杨、左在难,众皆为奇逢危,而忠贤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质行,无不阴为之地者。鼎革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平凉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乐处隐就闲,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乎?”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
河南北学者,岁时奉祀百泉书院,而容城与刘因、杨继盛同祀,保定与孙文正承宗、鹿忠节善继并祀学宫,天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
赞曰:先兄百川闻之夏峰之学者,征君尝语人曰:“吾始自分与杨、左诸贤同命,及涉乱离,可以犯死者数矣,而终无恙,是以学贵知命而不惑也。”征君论学之书甚具,其质行,学者谱焉,兹故不论,而独著其荦荦大者。方高阳孙少师以军事相属,先生力辞不就,众皆惜之,而少师再用再黜,讫无成功,《易》所谓“介于石,不终日”者,其殆庶几耶。
脱靴神气迥飘飘,平日千钟奉帝尧。老子浮沉人不识,酒垆争席奈渔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