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珠帘金凤钩,大堤堤上路、旧时游。枇杷花下不知愁,清溪月,夜夜照风流。
往事但悠悠。鸳鸯飞尽处、白苹洲。兰成萧瑟倚江楼。
伤情也,一曲旧伊州。
行道真如行路难,归来依旧客毡寒。灯前笑对家童说,恰似琴川作冷官。
幽兰一收馨,馀卉无足睨。今晨采樵子,贻我以数蕙。
风气固王谢,兄弟犹鲁卫。雨合打窗深,于余真得计。
蒹葭曾愧倚瑶琼,京兆经年共左厅。屡喜足音临病几,独何才力致虚囹。
闽山近部荣乡绣,越客何人识使星。随看锋车下江海,归来人物重朝廷。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