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教授

马鬣封前乏妙辞,牛腰卷里又题诗。伤心故老凋零尽,谁说宫门唱第时。

魏初

  魏初,字太初,号青崖。元代宏州顺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年六十一岁。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少辟中书省掾吏,亲老告归,隐居教授。中统起,为国史院编修寻擢监察御史,疏陈时政,多见赏纳。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初著有《青崖集》五卷,《四库总目》非独以文章贵,又足补史阙。《元史》有传。

  猜你喜欢

自君之出矣,几度寄春衣。春色年年老,良人归不归。

宫中夕寒花不开,金屋沉沉玉殿苔。才见高台灯火下,更闻前路管弦催。

西北浮云白日微,萧萧木叶傍人飞。那知十载穷途泪,并向秋风湿我衣。

竹林茅屋枕江皋,叠玉峰峦夹岸高。似是剡溪清兴发,独冲风雪泛轻舠。

黄门给事好事者,一幅江山谁为写。云雾波涛满眼生,坐觉襟怀自潇洒。

衡庐倚叠岷峨高,洞庭彭蠡洲渚交。又疑雪消蜀水来,黄牛白马增春涛。

细看清浊分天地,地脉山形宛相际。良工妙夺造化工,白浪青林走云气。

缘江细路古木齐,耳畔似闻幽鸟啼。倚岸扁舟久将济,入云茅屋谁同栖。

江草山花不知数,采芳未是良辰暮。英灵不闻涧谷歌,仁智自谙水山趣。

忆我昔游天下时,跋涉险阻探清奇。何如此图不出户,胜槩一览无所遗。

撚断冰蚕金鸭烬。频惆怅、鸾胶濡尽。针帖重翻寻绛缕,向绣窗搓紧。

雁柱轻勾调凤重。一般是、红筝锦瑟,落霞声近。冶郎何处,弹与思归引。

长江滚滚,忆前唐、高阁驾飞虹。道是当年佳宴,都督仰阎公。

记否玉鸾歌舞,正西山、雨歇画帘栊。笑我来迟暮,也思侥幸,神助一帆风。

今日停桡烟渚,叹兴亡、无奈太匆匆。只有江天孤鹜,飞傍落霞红。

为问起腾蛟凤,更何人、克继旧词宗。只半潭秋影,伴它渔火梦青枫。

东台西厦澎湖中,夏秋往往多台风。去年九月飓更甚,海飞咸雨枯青葱。

凯也奉檄视灾月,配船直向东瀛东。那知祭风行有期,淋浪春雨来无时。

倾盆翻雨下如注,一月寄碇虎山湄。雨止风定促开帆,偏逢毒雾相遮衔。

混然天地成一色,不辨岛屿礁石之巉岩。腥风盐沫喷衣湿,颠倒心肝呕欲绝。

呕欲绝,幸雾灭,又值东风来作逆。往来梭织金山阿,八日不得到料罗。

使者瞑眩僮仆疴,长年三老嗟蹉跎。使者瞑眩不足惜,呜呼奈此澎民何。

饥不得食寒不衣,身无翅翼谁能飞。一月两月难久稽,有钱在舱薯可糜。

遥遥相望不得成饷遗,对天呼抢空歔欷。歔欷不已叩头泣,愿乞一帆风西北。

今宵吹到妈宫湾,大沛皇仁遍海国。遍海国,沾皇仁,俯鉴臣心一缕真。

如天之福民得食,手掷杯珓卜云吉。

微雨从东来,枝上遍潇洒。用尽东风力,还逐东风嫁。

两山相对翠屏开,一水中流碍石回。桥北桥南路分处,红尘一骑日边来。

融和又报。乍瑞霭霁色,皇州春早。翠幰竞飞,玉勒争驰都门道。鳌山彩结蓬莱岛。向晚色、双龙衔照。绛绡楼上,彤芝盖底,仰瞻天表。
缥缈。风传帝乐,庆三殿共赏,群仙同到。迤逦御香,飘满人间闻嬉笑。须臾一点星球小。渐隐隐、鸣鞘声杳。游人月下归来,洞天未晓。
晚滩如雪起沙鸥,咫尺姑苏亦胜游。
逸势泻归沧海远,冷声分作太湖秋。
葑田几处连僧寺,橘岸谁家对驿楼。
鲁望不存无可语,片帆中夜渡清流。

忠定李公有遗印,饮生示我属我歌。南渡业已弃淮汴,拈韵谁克希阴何。

印方四面一寸许,字体柳脚兼虞戈。靖康元年纪敕赐,玉石光泽畴琢磨。

亲征行营名号壮,红泥摹勒宜轻罗。公之声望俪赵鼎,立朝丰采咸峨峨。

奈何大廷失其政,权奸盗窃持太阿。此印直可拟铁券,宝器定有神鬼呵。

花石朘民民力竭,抚字安得循南讹。公登进士隶邵武,释褐曾瞻孔壁蝌。

麟凤在郊应时瑞,钧天广乐鼓灵鼍。提举安置屡颠蹶,龟山怅望手无柯。

作相仅能七十日,斜阳返照如织梭。骇绝魏公出蜚语,此老行事岂委佗。

况复金牌召良将,之水而外仅曹娥。回首中原半沦丧,伤哉汉广江之沱。

却溯我公策仕初,早在政和与宣和。陈东挝鼓诉公屈,罹辟谁实司其科。

欧阳澈戮倍惨酷,善类澌灭何其多。和议已成甘忍辱,会见荆棘埋铜驼。

此印无乃竟虚设,三湘八闽劳经过。人生精骨自有限,奚堪既切仍复磋。

尤恨伯彦与潜善,更工谗谮兴风波。公窜南荒不许赦,刑章国典真偏颇。

宵小鬼蜮缘底事,全躯保室匪有佗。建炎当宁腼人面,用人行政诚媕娿。

遐想我公当此境,抑塞无语空摩挲。君从何处得此印,助我酒兴长吟哦。

好将拓本慎藏弆,譬如名帖珍群鹅。稽之史传数百载,流光瞥去洵刹那。

彼苍梦梦信难测,独使贤杰遭坎轲。公之精爽寄斯印,应悬霄汉凌山河。

题诗愿和石鼓韵,敢云学步翻蹉跎。

日午樵归已觉疲,每来亭下坐移时。歌声谷口如相答,柯烂腰间总不知。

寂寂心灰吾独冷,营营形役予何痴。白头名士投簪晚,输与寻常牧竖儿。

忆我为儿时,家塾在堂隅。日昳读书罢,归时慈母娱。

八岁就外傅,《鲁论》初咿唔。九岁五经毕,文义颇不疏。

十岁读《礼经》,古句忘崎岖。十一背慈训,茕茕失母乌。

十二出门游,奔走能跨驴。是时从大人,来往神愉愉。

大人授《孝经》,命儿自写书。儿写书不成,满纸如墨猪。

左右反覆视,心气惨不舒。低头清泪落,仰头但嗟吁。

大人顾谓儿,儿心一何愚。写书非大难,儿心姑徐徐。

心定手不误,尔盍仰视予。侵晨执笔写,写成日裁晡。

儿乃破涕笑,喜笑东西趋。取书呼儿来,此书义当摅。

读书读其义,此书学根株。儿默听此教,跪受当前除。

朝夕执书读,爱重同球图。读罢藏之笥,亵见惧点污。

儿今又写书,写书忽痛呼。儿有六岁儿,儿已十年孤。

昔时一卷书,岁时常宝储。今日写此帙,吞声泪沾裾。

昔写今亦写,今日迥自殊。昔泣今亦泣,两泣不相如。

昔写虽丑恶,嬉戏称凤雏。今写好似昔,谁与正瑕瑜。

昔泣实恃爱,貌郁神不痡。今泣复何益,泪眼空为枯。

哀哉一卷书,写罢还踟蹰。儿亦呼其儿,学不在五车。

但求孝悌性,敬爱理不虚。亦不在荣达,名誉播九区。

但求守吾身,战战保发肤。儿有弱小甥,神采清且都。

七岁痛陟岵,似续守门闾。此书大义在,此诗非烦纡。

儿复呼其儿,试诵与尔姑。尔姑闻此诗,哀痛犹茹茶。

尔内外兄弟,敬谨相友于。立身与显亲,毋苦不肖吾。

自补仙韶从帝游,镇随歌舞不知愁。
新霜太液雁初下,岸柳萧疏又见秋。

小盆中、几头丹鲫,柳条阴覆青软。飞花瓣更轻盈坠,点破绿波新暖。

云叶卷。绉一片晴漪,剪剪东风扇。锦娇红婉。向碧藻丝中,紫萍纹里,细绕石床浅。

群游处,那羡水晶亭馆。浮波不动如懒。无端过燕梁间影,忽地惊沉各散。

还怕见。是新月垂钩,斜下梧桐苑。画帘香晚。有素袖吴姬,扶阑点数,意态尽浓远。

上无攀仰,下绝已躬。唤起怀州牛吃禾,捺下益州马腹胀。

从教天下觅医人,炙猪左膊上。奇,奇,是是非非总不知。

梦回瞥起临明镜,洎被张公错画眉。

观音门普普门收,才著襕衫便不羞。
昨夜猿啼新岭上,今朝鹤唳古溪头。
恶风飘堕回光息,欲火焚烧当处休。
璎珞受来都不用,平生活计冷湫湫。

绿草疏篱映水滨,清溪寂寂四无邻。一帘细雨仍飞燕,几日残花又送春。

多病翻愁今夜酒,伤心如别故乡人。明年寄迹如何处,早向天涯慰苦辛。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