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宫中的人只数落赵飞燕花俏的装扮,她们似云如雨误了汉帝。

只有夜空的月亮知情,曾看到飞燕被汉帝打入冷宫。

注释

数:数落,指责。赵家妆: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的装扮。

败雨残云:指赵飞燕和其妹。

昭阳:汉宫殿名。据传赵飞燕为了固宠,在宫中立住脚跟,与人私通,希望生个“太子”作靠山,事发后被打入冷宫。

赏析

  如诗题所示,这是一首怀古诗,从其字面上看,怀念的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赵飞燕善歌舞,以体轻号曰“飞燕”,被召入宫,先为婕妤,不久立为皇后。其妹赵合德亦为昭仪,姊妹专宠十余年。后因成帝倾心合德,飞燕渐被疏远。

  全诗四句,字面意思分两层。一、二句为一层,写汉家宫中对赵飞燕的指责。“数”字,为两句的关键性动词,“赵家妆”和“败雨残云误汉王”都是“数”的“宾语”,即赵氏被指贵的瑕疵。“赵家妆”,据《汉书》《飞燕别传》等记载,赵氏在宫,妆饰奢华,“自后宫未尝有焉”,飞燕“喜隅步行,者入手执花枝颇顿然,他人莫可学也”,李白《清平调》“借问汉宫谁得似,可伶飞燕倚新妆”,亦谓赵氏装束之新奇。而赵合德则喜绾“欣感愁鬓”。“败雨”句盖指赵氏姊妹与轻簿子弟私通事。赵氏在宫,当时就有人骂其为“祸水”,诗中用“只数”云云,已可见指责者之多。

  三、四两句是第二层意思,在笔势和立意上都是大的转折,转而为赵氏申诉:在官中舆论口一边倒的指责声中,只有那“知情”的“一片月”,是亲眼看到赵飞燕是怎么样被汉成帝征召到昭阳宫的见证。飞燕出身甚微,本是阳阿主家的婢女。汉成帝到阳阿主家寻欢作乐,“见飞燕而说(悦)之”,硬是凭着皇帝的权威把飞燕带入宫中,占为己有。后来,插进一个赵合德,迷住了成帝。飞燕为了固宠,为了在倾轧无常的宫中立住脚跟,才与人私通,希望生个“太子”作靠山。在当时的宫中,能够体谅飞燕这番良苦用心的,看来只有那“一片月”了。凡此,皆应是三、四两句的内涵。诗作者箫观音在这里翻了一个历吏大案,失胆地对赵飞燕表示了由衷的同情。这种同情,在诗的开头“只数”二字里已露端倪,“只数”云云,正是指出宫中舆论(指责)的偏颇,到了三、四两句,才正式转笔,一反历史的成见,缠绵而含蓄地袒露了自己深沉的思索。这样,单从字面意义上看,这首诗心存忠厚,思绪缠绵,用语含蓄,立义分明,气度和雅,确已显示了一定的思想和艺术的高度。

  但这首诗并非单纯“怀古”,而是揉进了作者的自我身世之感,借言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磊,所谓托意而作也。

创作背景

  据辽王鼎《焚椒录》,此诗作于辽道宗大康元年(1075年),身为皇后的萧观音因谏阻道宗单骑驰猎,已久被疏远,心情孤寂而苦闷。同情赵飞燕,是写作此诗的心理因素和感情基础。

萧观音

萧观音(1040年—1075年),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父亲萧惠(辽兴宗母亲萧耨斤的弟弟),辽代著名女诗人。相貌颖慧秀逸,娇艳动人,个性内向纤柔,很有才华,常常自制歌词,精通诗词、音律,善于谈论。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也有诗作,被辽道宗誉为女中才子。1075年(大康元年)十一月,契丹宰相耶律乙辛、汉宰相张孝杰、宫婢单登、教坊朱顶鹤等人向辽道宗进《十香词》诬陷萧后和伶官赵惟一私通。萧观音被道宗赐死,其尸送回萧家。1101年(乾统元年)六月,天祚帝追谥祖母为宣懿皇后,葬于庆陵。

  猜你喜欢
暖殿流汤数十间,玉渠香细浪回环。
上皇初解云衣浴,珠棹时敲瑟瑟山。
风定滩声未已,雨来篷底先知。岸边杨柳最怜伊。忆得船儿曾系。
湖雾平吞白塔,茅檐自有青旗。三杯村酒醉如泥。天色寒呵且睡。

青春苦难挽,白日良易斜。花飞尚满砌,柳密惊藏鸦。

寒窗忽当日,山崦知谁家。红榴笑疏林,始著三两花。

繁阴护朱阁,芳姿夺明霞。颇忆少年日,千金醉繁华。

当时石榴裙,六幅围绛纱。美人隔秋水,相望天一涯。

想像系楚腰,依稀似丹葩。对花谁与论,搔首空叹嗟。

雁断无书到笔峰,暮云空自满江东。
漫郎一片襟期杳,子美三生习气同。
身外有赀惟老砚,竹边无价是清风。
何时共听檐花雨,小醉微吟夜烛红。

平地九折坂,通天一片心。宁甘门肮脏,不与俗浮沉。

方授纵横对,忍闻虞殡音。平都秋月白,精爽伴王阴。

王子回船,还只是、戴公无兴。试思之、雪中林壑,琼辉玉映。

佳客冲寒来半夜,主人扫雪开三径。便拥炉、命酒炙车螯,才相称。

前古事,休重咏。翻旧案,行新令。唤官奴秉烛,肉屏围定。

画角吹梅天未晓,金钗剪烛人初静。更新词、一曲满江红,君须听。

一上高台兴不孤,望中总总入虚无。烟霏春变阴晴气,草树天输海岳图。

对酒笑将春是伴,销忧谁问土非吾。知君苦厌卧此地,能令肺病苏时屠。

自君之出矣,孤月鉴虚牖。
思君如飞花,随风不回首。
幽人素嘉遁,励节抱贞独。
冬候喜久和,言旋课樵牧。
嚣尘顿斯涤,冲漠久常足。
雪?翳层云,风崖峭孤木。
初梅含众芳,涸沼沁寒绿。
开轩理遗帙,然薪续明烛。
自悲世网婴,息倦谢羁束。
强涉川途艰,荒径凋松菊。
幸蒙休明眷,往吝鉴披腹。
孰志后簪裾,惟怀友麋鹿。
矧兹氛祲驰,轇輵迭摧踀。
志士耻轩途,污隆岂藩触。
愿谐冥寂徒,洗耳临涧曲。
非乏解牛硎,惭媚忘羊逐。
席温勾漏松,棹伫山阴竹。
永托岁寒期,冰霜靡萎馥。
玄阴未改春,流景遽何速。
悟幻信若浮,虚中了无欲。
鄙哉鳣鲔趋,腥腐甘驱促。
千载付空言,浩歌还浚谷。
百岁竟何事,一身长远游。行行将近老,处处不离愁。
世路多相取,权门不自投。难为此时别,欲别愿人留。

地僻无人扣竹关,农书一卷自林间。荷锄良苦身偏健,抱瓮虽忙意却闲。

采药直穷云起处,种瓜常到日西还。几多幽事红尘外,莫怪终年不下山。

江山怪我数能来,政坐刀斤赦不才。生理喜于鱼得计,交情羞似鸩为媒。

烟尘回首烽三月,花柳关情酒一杯。日夜故园归梦好,忆冲细雨斸蒿莱。

烟树云林半有无,水光山色远模糊。长江一片潇湘意,都落房山水墨图。

功遂侔昔人,保退无智力。既涉太行险,斯路信难陟。

去年病发到今春,春夏炎蒸病又新。窗下检方无验者,眼前知己有何人。

通宵药鼎常存火,五月绵衣未去身。不是平生甘寂寞,可堪衰疾更长贫。

众山围我独,极目但风烟。政自门无辙,何须坐有毡。

谪龙才七日,鸣鸟待三年。岂不心如铁,居然发早宣。

羡尔桐阴什,才随雁影过。承家良足韪,似舅未为多。

彩笔秋垂露,灵心夜贯河。由来风雅事,无若后生何。

楚山十日雨,高涨落江湖。捲雾游龙去,粘天白鸟呼。

乍晴客愁豁,饱饭倚双扉。空碧没孤鸟,平沙延夕晖。

人烟兼树暝,山寺忽云归。时爱新秋蝶,随风一上衣。

送客古台下,系马古台阴。日落黄尘起,马嘶青草深。

古人俱白骨,遗像空黄金。抚事已千载,徒伤千载心。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