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果州金泉山和韵

故迹存栖鹤,高风扫镜鸾。
烟霞扃地邃,冰雪照人寒。
妙句挥浓墨,仙颜焕渥丹。
虽云归棹晚,犹及附飞翰。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小雨翻花落画檐。兰堂香注酒重添。花枝能语出朱帘。
缓步金莲移小小,持杯玉_露纤纤。此时谁不醉厌厌。

丈草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

凉风吹竹筱,携手澄湖滨。言持芙蓉花,插尔华阳巾。

我亦浣纱人,明妆照日新。何当上苏台,一笑倾吴君。

明月岂长满,朱华不再春。徒怀阳阿曲,寂寞度芳辰。

宗老年高八十馀,溪山清趣乐閒居。别来思忆心当切,为谢衰残久旷书。

徂岁始炎郁,岩洞共公萃。趣若陶公琴,兴越滁守醉。

旁眺牛头原,横坐竹林邃。微风涤烦襟,冲抱浥灵秘。

偶闻林鸟鸣,遽动舞雩喟。公度比莘父,予志岂荷蒉。

喜贶弥笥来,欲和复中避。

昔予居南山,乐有同心人。形迹不暂乖,栋宇复为邻。

有酒更相呼,得粟还共分。时时榛曲中,相携采荆薪。

两贤不相猜,所贵得其真。一朝各异路,隔涉吴与闽。

拙宦失其宜,薄责恒苦辛。慈母抱沉忧,兴言涕盈巾。

昨者访故庐,松竹稍或存。依依亲旧迹,戚戚感良辰。

命驾欲相求,风波限通津。尚想古人交,俯仰愧此身。

篝灯常独坐,瀹茗与摊书。
残月半窗白,寒星彻夜疏。
不眠增昼短,延漏惜冬余。
此意自终古,中怀未忍虚。

我家有美玉,人言出昆冈。清姿温且润,素质坚以刚。

珊瑚让精彩,水精失辉光。玉人一入手,珍重无时忘。

琢磨借沙石,切磋付刀铓。雕镌制瑚琏,专攻作圭璋。

神明许相与,君子良可方。但恐珷玞混,弃置令人伤。

神宫肃肃。
天仪穆穆。
礼献既同。
膺兹厘福。
我有馨明。
无愧史祝。

灵峦隐隐背城开,览胜何劳慕九陔。溪是武陵看进艇,花疑少室故停杯。

吹箫应使鸾凤下,解佩深期猿鹤来。良会有时难屡得,碧山欲暮更徘徊。

肩舆倒挽百丈强,鸟道斗绝缘青苍。风撩瀑布雨喷面,天堕石梯云满裳。

谷中鸡鸣万籁寂,涧底花发千岩香。自惭凡骨不可住,落日怅望仙人乡。

湟川山水旧传名,暇日来游燕喜亭。细扪萝藤寻古刹,徐穿岩洞觅仙灵。

卧龙故址云常白,梦得遗墟草漫青。千载风流人不见,惟闻山下水泠泠。

萧条犹见典刑垂,铁干铜标迥自持。镇定转怜风劲后,孤清遥对月明时。

危巢蔽日栖乌老,瑞骨留仙梦鹤知。几度宫墙鸣夜雨,凄凄如响壁间丝。

惜母山前龙女祠,画船送客黄金卮。
从他坐唱阳关曲,只唱新开石路词。

一夜东风春雨赊,起看流水入沟斜。篱头未下丝瓜种,墙脚先开蚕豆花。

稚子凿池浮乳鸭,老翁摊箔晒新暇。已知身世无余乐,聊尔徜徉未是差。

晚日照余晴,荒亭暗复明。
归云度深树,飞雨过高城。
蹇劣惭当代,栖迟笑此生。
空持一书札,长叹故人情。

台上草堂台下田,临湖引水自丰年。寻常坐倦抛书去,万顷沧波一钓船。

不到谢公台。明月清风好在哉。旧日髯孙何处去,重来。短李风流更上才。

秋色渐摧颓。满院黄英映酒杯。看取桃花春二月,争开。尽是刘郎去后栽。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