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的天门街上,马上要将天枢推倒了,最最紧要的是先把顶上的火珠卸下来。
看来只用一条麻线就拉下来了,何必要劳动两个县派大批的人来呢。
天门街:自洛阳皇城端门至城南定鼎门之南北向大街,亦称天街、定鼎街,见徐松《两京城坊考》卷五。
天枢:武则天在长寿三年(694)征天下铜五十馀万斤、铁三百三十馀万斤、钱二万七千贯,于洛阳定鼎门内铸八棱铜柱。高九十尺,直径一丈二尺,题日“大周万国述德天枢”。见《大唐新语》卷八。
计合:应合。
一条麻线挽:言其不能经久。
两县:唐东都治河南、洛阳两县。
作诗嘲弄人并非完全以直接的方式,还有可能借题发挥,就事论人。李休烈《咏毁天枢》:天门街上倒天枢,火急先须卸火珠。计合一条麻线挽,何劳两县索人夫。题注:“长寿三年,则天征天下铜五十余万斤,铁一百三十余万斤,于定鼎门内铸八棱铜柱。……纪革命之功。……金彩荧煌,光侔日月。”
据《新唐书·本纪第四》:“延载元年腊月甲戌,突厥默啜寇灵州,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败之。二月……己卯,武威道大总管王孝杰及吐蕃战于冷泉,败之。五月甲午,加号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改元,赐韫七日。”
可知武后耗费如此大的代价造这一座天枢,于她本人是十分有意义的。但由于政治风云的变化,“(开元二年)毁天枢,发匠熔其铜铁,历月不尽。先是,韦后亦于天街作石台,高数丈,以颂功德,至是并毁之。”(《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卷二百一十一)统治者的朝令夕改,实质就是劳民伤财,这也才是诗人要真正批驳的。
诗的后半章戏谑性地用“一条麻线”与“两县人夫”作对比,把对统治者的怒骂宣泄得酣畅淋漓。
在天枢问世22年后,唐玄宗下诏销毁天枢,工匠“熔其铜铁,历月不尽”,这个武周时期的政治符号被拔掉了,李休烈写诗讥之。
绕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今夕是中秋,朝来中使。宫醪玉馔传宣至。白煠羔羊,玉雪如双,月饼黄金似。
更五尊秋露、连翩赐。小臣何幸,蒙恩非次。佳辰况复逢熙事。
皇女挝周,宝玉带中三试。有一函御札、亲批示。
垒巘重冈记里长,劳劳人逐马蹄忙。新分郡邑虚城郭,旧设围场圈虎狼。
三月黍初和雨种,千条柳尚带风凉。行踪渐抵鸡林国,却少诗篇动此乡。
黉舍重开大殿西,牙符给事籍金闺。吾伊日课翻青简,挥染还看写赫蹄。
余驾远行迈,将归南海南。感叹二三子,缱绻不能堪。
五载客京华,出入必见参。何期一朝别,分飞各异骖。
无以长相思,少原有遗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