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竹枝词 其三

乡人有子娶新娘,待到三朝始拜堂。若问何仪为执贽,荷包个个绣鸳鸯。

 卢德嘉,清凤山县学廪生。光绪十八年(1892)台湾倡修通志,凤山县于十二月设采访局纂修《凤山县采访册》,由卢氏总其成,另置总办举人卢德祥、举人陈日翔及帮办恩贡生周熙清、儒学教官王春华等人,光绪二十年(1894)十二月稿成,为清末重要之台湾史料。以下诗作辑录自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儿玉源太郎《庆飨老典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猜你喜欢
旌旗晓过大江西,七校前驱万队齐。千里政声人共喜,
三军令肃马前嘶。恩沾境内风初变,春入城阴柳渐低。
桃李不须令更种,早知门下旧成蹊。

别来身在利名边,三十春风两少年。问劳只闻新子弟,悲欢还见旧山川。

客尘况味今无念,雨露情怀夙有缘。不向洞霄归未得,此官犹是地行仙。

蓬窗暑雨气低垂,不记龙舟竞渡期。
诗卷打门惊节序,满盘角黍正累累。
堂前种黄葵,百结种葵畔。
同地不同心,徒令永相见。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

上将功成均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婕妤未换母仪尊,闻说君王已寡恩。太子宫中无木偶,可无鞠域到尧门。

圣德神功夐绝伦,纂修开局命儒臣。龙头望重三朝旧,麟笔书成一代新。

待漏鸣珂金殿晓,垂帘挥翰玉堂春。好将斧衮酬天地,扬厉光休启后人。

文章百世师,每说韩昌黎。盥手读遗编,开阖无端倪。

乍观觉雄伟,春市斗晴鸡。细观转清丽,青霄吐虹霓。

嗟予蹇劣资,文思苦荒迷。樊怪匪正途,柳奇入旁蹊。

崇台百尺高,借韩以为梯。

九客俱辞一客留,出门相送问重游。夜来共对西楼月,不道今朝有别愁。

一年生计一春忙,男力锄禾女采桑。粒粒盘中云子白,丝丝机上雪纨香。

如渑之酒琼为觞,山公携客酣高阳。清谈最喜得支遁,法雨昼下天华香。

当时涕泪神州冷,枉煞参军醉中影。至今江左旧英雄,犹向新亭看风景。

夕英可餐不可肥,苦吟莫作虫声微。城头日炤毕逋尾,五马兴逐晴云飞。

百年心目易为眩,社燕相逢又秋雁。后来二客记风流,只有青山临断岸。

庙堂初解印,郡邸忽腰章。按节巡河右,鸣驺入汉阳。
城临南岘出,树绕北津长。好学风犹扇,夸才俗未忘。
江山跨七泽,烟雨接三湘。蛟浦菱荷净,渔舟橘柚香。
醉中求习氏,梦里忆襄王。宅坏仍思凤,碑存更忆羊。
下车惭政美,闭阁幸时康。多谢南征术,于今尚不亡。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平川映晚霞,莲舟泛浪华。衣香随岸远,荷影向流斜。

度手牵长柄,转楫避疏花。还船不畏满,归路讵嫌赊。

风细吹吟凤,雷惊起蛰龙。
几年卧空谷,今日享真封。
不是厨中丳,争知炙里心。井边银钏落,展转恨还深。
不信长相忆,抬头问取天。风吹荷叶动,无夜不摇莲。
簳蜡为红烛,情知不自由。细丝斜结网,争奈眼相钩。
不迟一步,不疾一刻。
明眼衲僧,如何会得。
娄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高人归隐久投簪,日转花阴睡正酣。阶下斑衣森玉立,诗来犹说爱宜男。

有桂生只园,团团拥旌盖。
灵要挺盘错,翠色深晻蔼。
疑从惊峰移,迦与峨石对。
商飚动阊阖,夜气凝沆瀣。
清苍弥六合,芳意函织芥。
华飘广寒府,金布如来界。
天空氛翳减,閤閤凉月挂。
幽人夜禅起,净想须脱解。
清游时独行,真赏聊自学。
妍华易销落,徒抱自心在。
苍莺宁复来,临风发深慨。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