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平川映晚霞,莲舟泛浪华。衣香随岸远,荷影向流斜。

度手牵长柄,转楫避疏花。还船不畏满,归路讵嫌赊。

沈君攸,一作沈君游,吴兴(今属浙江)人。后梁时官至散骑常侍。博学,善文辞,尤工诗。今存五、七、杂言诗计十首,长于写景,音律和谐。其《采莲曲》、《赋得临水》、《同陆廷尉惊早蝉》诗已逼似唐人五律;《薄暮动弦歌》、《桂楫泛河中》更露七言排律端倪。原有文集十三卷,已佚。
  猜你喜欢
江城向晓,被西风揉碎,一天丝雨。乱织离愁千万缕,多少关心情绪。促织鸣时,木犀开后,秋色还如许。那堪飘泊,异乡千里孤旅。
应想帘幕闲垂,西楼东院,齐把归期数。记得临岐收泪眼,执手叮咛言语。白酒红萸,黄花绿橘,莫等闲辜负。朱笼归骑,甚时先报鹦鹉。
登龙曾入少年场,锡宴琼林醉御觞。
争戴满头红烂熳,至今犹杂桂枝香。
绳床欹坐任崩颓,双眼醒醒闭复开。日月更无闲里过,
风骚时有静中来。天真自得生难舍,世幻谁惊死不回。
何处堪投此踪迹,水边晴去上高台。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舞勺歌诗把袂俦,白头俱换旧乌头。深怜武库空怀宝,却羡名宗独缀旒。

击壤舍君谁作伴,看山无我不成游。酣歌李白襄阳曲,掌上隋珠国已收。

田家渴雨望云峰,掣电驱雷起蛰龙。喜极三农俱合爪,争扶百拜各抛筇。

先生不用三经笥,老子惟须办饮钟。换韵题诗应有句,何人起舞为予容。

已拟沙渚泊,忽来风雨声。人皆催早发,我亦厌孤征。

浪骇千峰出,舟怜一叶轻。此时虽甚捷,犹是险中行。

天开朱岳奠炎方,地入南溟接大荒。使者肃修时典礼,神明宜护国封疆。

仙台云散峰峦碧,瘴岭春回草木香。珍重词臣致诚祷,愿消昏疠降休祥。

素玉朝来有好怀。一枝梅粉照人开。晴云欲向怀中起,春色先从脸上来。
深院落,小楼台。玉盘香篆看徘徊。须知月色撩人恨,数夜春寒不下阶。

龙章鹤发妇仪希,士女纷看一品衣。隽母欢颜时问政,敬姜懿训每鸣机。

林移珍果家园似,阶列名花几席依。更托丹青供赏玩,体安意适浑忘归。

上将璇枢切禁林,登坛自识主恩深。云连城阙江声壮,节拥楼船海气阴。

宦辙百年萍梗路,离筵千里弟兄心。庙堂正复思颇牧,岂有雄才可陆沉。

纪录纷纷已失真,语言轻重在词臣。若将字字论心术,恐有无边受屈人。

殷殷其雷,濛濛其雨。我徒我车,涉此艰阻。遵彼洹湄,言刈其楚。

班之中路,涂潦是御。辚辚大车,载低载昂。嗷嗷仆夫,载仆载僵。

蒙涂冒雨,沾衣濡裳。

閒伴晓云笼浅濑,半和秋雨羃寒沙。溶溶泄泄拖轻素,遮尽渔蓑与钓槎。

湿烟漠漠绣帘低,寒怯酴醾梦欲迷。风雨渐多春渐老,满城浓翠乳莺啼。

蓬丘官况复何如,养拙资吟久病余。
印簏罕开无案牍,閤门常锁有图书。
山中旧隐闲多忆,切上浮生老列疏。
何幸明公偏顾我,马蹄出便到贫居。

马头閒觉入从容,叠嶂清秋度百重。长见孤云能作雨,未应片水不藏龙。

花村几处连修竹,涧石谁家倚瘦松。本若无心许明代,好寻巢许此韬踪。

莫谓湖山景,寻常总一般。
欲穷清胜处,须向雪中看。

书馆添幽趣,山光雨后佳。夕阳明耀塔,秋月冷空斋。

流水高人调,乘风壮士怀。不堪萧瑟感,风露立閒阶。

璿杓运西宇,华月丽中楹。坐知流序易,遥夜秋风生。

银汉呈宵景,金堂含夕情。柔条栖湛露,嘉蕙茁幽茎。

抚迹遂成感,如何君远征。相思云阳浦,岧峣限玉京。

镜鸾停赵舞,筝凤歇秦声。寸心渺何极,摇荡如悬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