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周郎豪宕老不狂,近来好事尔擅场。全家旧住西湖口,甲第新开双阙傍。
高车驷马通昼夜,墨客骚人争短长。阿翁堂东母西坐,面如红玉头比霜。
十日摧诗八九至,一杯献寿百千强。御玺重封五花诰,大官屡出九霞觞。
纱帽轻笼夏阴薄,翠羽将动秋风凉。短箫大鼓声动地,吴曲越吟歌绕梁。
浮云欲度不肯度,落日半落还低昂。曲廊烟雾散复合,舞袖风花抑更扬。
花底番番唤绿酒,灯前队队出红妆。金波玉绳耿不定,楼箭宫壶殊未央。
共说神仙隔风雨,岂知尘世有沧桑。西池王母谁曾见,南极老人空寿昌。
眼前相对且为乐,世事悠悠安可量。
绿剪裙腰,红销眉晕,恰听莺啭空阶。海棠愁重,罗幄暂徘徊。
那更帘钩烛午,销魂雨、陡地惊摧。无聊甚,年年花语,多半怨春来。
长生私誓后,当风羯鼓,燕恼蜂猜。问亭亭香影,扫尽还开。
竟似离云万叠,南浦约、经岁才回。殷勤嘱,朱楼意懒,无力踏青苔。
板桥风景艳当年。花月斗婵娟。画船省识青溪路,惯停桡、丁字帘前。
十里香尘不断,而今付与颓垣。
莺啼蝶怨晚芳天。何处拾遗钿。杨花飘落浑无主,一团团、乱扑溪烟。
应有白头词客,旧愁弹上新弦。
翰墨者谁子?妙年出江关。剪须事浮屠,游戏在云山。
时将骚臣意,写入尺素间。嗟彼为形士,长往不知还。
其心犹有慕,岂不薄茅菅?学古宁为人?诚念修已艰。
圣哲虽异代,讵云不可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