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拳局竞万仞,崩危走九冥。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诛茅结屋想前贤,千载遗踪尚宛然。故作轩窗挹苍翠,要将弦诵答潺湲。
诸郎有志须精学,老子无能但欲眠。多少个中名教乐,莫谈空谛莫求仙。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濯锦江中锦为水,白石粼粼映江底。江头斋阁石嵯峨,卜筑题名总因此。
崖撑壑拄盘天地,产秀生神岂人意。日月宵通滟滪根,风云昼吐岷峨气。
明公少年天下奇,琅玕五色动光辉。扶疏太华仙人掌,照耀银河织女机。
明堂大厦要梁栋,不独文章翰林重。恋磬真谐韶濩音,国琛困献圭璋用。
公登云阁望云林,霄汉长歌白石吟。功成思袖补天手,力在宁忘障海心。
卫公德业怀应满,李相风流今不远。海内完名已玉成,平生贞志同金断。
万里桥边绿竹园,百花潭畔平泉馆。待公一起慰苍生,还卧西山未应晚。
芦溪翘望。萍乡翘望。但宜春、已如天上。陆地舟行,全不用、蒲帆兰桨。
尽船舷、石棱相抗。
林恋无恙。书堂无恙。累篙师、殷勤指向。几首青词,便做得、丁家鹤相。
哂铃山、十年情况。
顷读蕉上咏,畴不尔倾倒。言外托微旨,拙中寓大巧。
咏歌已臻此,赏识应不少。如何壮齿时,不得展所抱。
遁迹此湖山,忘机如鸥鸟。白云与往还,童子日围绕。
长者未弱冠,次者发覆脑。更有六七人,聪慧益稚小。
有时瞰师出,非蛮即斗草。礼法未易闲,天机不欲矫。
若问祖师意,当下无不了。相知寡老成,孰若此幼好。
百年俯仰间,取足便烦恼。目前苟可娱,此外一齐扫。
结宇穷冈曲,耦耕幽薮阴。荒庭寂以间,幽岫峭且深。
凄风起东谷,有渰兴南岑。虽无箕毕期,肤寸自成霖。
泽雉登垄雊,寒猿拥条吟。溪壑无人迹,荒楚郁萧森。
投耒循岸垂,时闻樵采音。重基可拟志,回渊可比心。
养真尚我为,道胜贵陆沈。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
最潇洒。是碧水如油,柳湾乱泻。又趁人蝴蝶,成团舞花罅。
晴堤草绿萦裙带,衫子游丝惹。阿谁家、粉黛风前,澹罗吹麝。
遥岸互游冶。听弦风鸢,鞭嘶宝马。暖意熏人,人境颇堪画。
画师倘写溪头景,写我伤春者。问先生、你个伤春难写。
问人生、头白京国,算来何事消得。不如罨画清溪上,蓑笠扁舟一只。人不识,且笑煮、鲈鱼趁著莼丝碧。无端酸鼻,向岐路消魂,征轮驿骑,断雁西风急。
英雄辈,事业东西南北。临风因甚泣。酬知有愿频挥手,零雨凄其此日。休太息,须信道、诸公衮衮皆虚掷。年来踪迹。有多少雄心,几翻恶梦,泪点霜华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