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前三日雪明日犹未已诗简子进彦博昆仲示成父四首 其四

待伴先春至,差明积夜初。空庭戒无扫,冻笔屡成嘘。

溪远应回棹,窗明好读书。惠连临此际,题赋复何如。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猜你喜欢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未登紫薇垣,惭依红莲幕。
於巷为遇主,自牖常纳约。
我生类巢燕,君闻羡皋鹤。
听取舆人言,岷峨小难首。

命妇岂能忘国忌,袁氏一门知礼意。士夫或不避御名,风义人间真扫地。

画戟森森燕寝香,寻常歌舞远高门。银花火树称觞夕,好向君家庆上元。

纤纤西林月,待日生辉光。幸假羽翼资,与君同颉颃。

左提而右挈,万夫莫能当。况我为仁义,相辅唯文章。

斫桐为两琴,异形同宫商。中心一相知,异身同肺肠。

智慧如丹华,华盛无再扬。勖哉二三子,久要期勿忘。

兰台上狸毛,山谷爱鸡距。
物胜因人成,雅掣传自古。
风流渡江初,笔翰犹朴鲁。
曾窥上方制,遗范典刑具。
寸簪束万颖,赡足饱霜兔。
丰融沛行墨,充实自妍富。
行间得茂密,夫岂窘尺度。
浇浮自趋薄,羸劣丑毕露。
清快夸钩心,节括号钗股。
纤纤铦甚锥,祗便庸书伍。
杀锋出光芒,苗枯旱无雨。
龌龊痴冻蝇,安能劂石怒。
尔来邈东嘉,法则自谁祖。
宛见昔制衣,齐力万毫努。
吾欲标诸人,示滋明取与。
斲雕还反朴,淳风招已去。
春苗异芦笋,广袖谬纤组。
谁能一羽力,回彼滔滔注。
百尔今已然,岂但於笔故。

虫唯蜻蛚类,近渐实知时。露重哦寒晓,更深揽夜思。

堂中讥晋什,床下诵幽诗。唧唧俱成咏,何曾撚断髭。

昔闻沧波兴,挂席奖微向。荔棹戒晨征,葑田果迎望。

山尽时远飘,川分故微漾。星河摇碧缀,天气复青荡。

寄身良已孤,行吟空自壮。万端散纷诡,吾道有兴丧。

无取笑支离,徒滋罥禽尚。繁虑本物先,冥欢辍想像。

迟尔海鸿飞,明珠怀佳贶。

贫病交攻久废诗,萧然一室独栖迟。
酒钱已尽琴将典,瓶粟无储鹤亦饥。
豪杰不多陈仲举,结交惟欠魏无知。
箪瓢钟鼎都休计,毕竟穷通各有时。
他山一卷石,何意效时妆。天生偶然斑驳,兰麝不能香。*作陈家宫井,浇出后庭玉树,直使国俱亡。故邑久眢废,陈迹草茫茫。叹人间,才璇室,又阿房。丽华*发如鉴,曾此笑相将。一旦江山瓶坠,犹欲夫妻同穴,甚矣色成荒。五色补天缺,万世仰娲皇。

中秋淮浦夜,谁共好怀开。看月坐复坐,可人来不来。

独谣惭短思,多病负深杯。想见芜城路,吹箫拥醉回。

暂解晨参不出关,有时持酒忆南山。无端却被诗牵引,断送先生此日闲。

近树遮门阴翳,远山当户分明。知足便堪小隐,人生何用浮名。

自古杀忠良,多用巧中伤。
不驱飞作鬼,那得桧封王。
有士冤狴犴,无辜忤庙堂。
至今流斥地,人说薛家塘。
石砌蛩吟响,草堂人语稀。道孤思绝唱,年长渐知非。
名利终成患,烟霞亦可依。高丘松盖古,闲地药苗肥。
猿鸟啼嘉景,牛羊傍晚晖。幽栖还自得,清啸坐忘机。
爱彼人深处,白云相伴归。
西母一杯酒,空言浩劫春。英雄归厚土,日月照闲人。
衰草珠玑冢,冷灰龙凤身。茂陵骊岫晚,过者暗伤神。

社近燕归来,得意梁间语。巢幕未知危,抚此还凝伫。

玉剪掠飞花,谁似乌衣侣。转首又秋分,萧索孤情绪。

莫吹尽、枝头花片。试剩残红,待侬归见。蝶舞蜂喧,燕嗔莺诧倍零乱。

问春不语,空拍得、阑干遍。碧树纵多情,也只说春深春浅。

翠钿。谩云鬟半亸,柳絮乱飞空院。芳华易歇,算便把、绣帘轻卷。

便洒出、万点湘斑,总难把、蕉痕都展。怪昨夜姮娥,偏照年时人面。

新晴无几时,东风又作雨。清明节已过,春色在何许。

摇绿竹相戛,湿红花欲吐。胡蝶弱还飞,流莺涩亦语。

造化暗推移,峭寒曾莫阻。不息即天机,吾悟养生主。

琴鹤为友朋,出入常拂拭。
生来节便高,故有扶危力。

  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郡守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莘老求文为记。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即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可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不辨。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