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花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译文与注释

注释
冬青:常绿乔木名。夏季开花,花细白色。
肠九折:形容悲愁之甚。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
“隔江”句:指种在隔江临安故宫中的冬青树。
“五月”句:指种在绍兴宋陵的冬青树。
“石根”两句:意谓天子所葬之处,本来不是平常臣民可以杂处。蝼五:这里指平常臣民。
“移来”句:当时在兰亭所种冬青树,是从绍兴的宋宫中移来,因高宗曾经逃奔至绍兴,故有宫殿旧址。
万年觞:多指皇帝所饮的美酒。觞:酒器。这句指这些冬青树来历不同常树,曾经看到过皇帝喝酒时的杯中月色。冬青树一名万年枝,与万年觞相应。
蜀魂:指杜鹃,相传杜鹃是古代蜀王杜宇死后之魂所化。百鸟臣:百鸟仍向杜鹃称臣,喻遗老仍忠于宋帝。
山竹裂:形容杜鹃啼声凄厉,几乎使山竹欲裂。语出杜甫《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鉴赏

  冬青树,汉朝的宫殿与宋朝诸帝的陵墓都种植它。此诗以“冬青花”为题,有它的特殊意义。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说见到冬青花而一日肠九折。司马迁《报任安书》云:“肠一日而九回。”言悲痛之极。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故都临安与埋骨的会稽,隔了一条钱塘江。那里已经沦为元军之手,所以说风雨如晦,连一点晴的影子都没有。五月是冬青花盛开的时候,花小色白,故以“微雪”代之。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色,有黑暗和光明之分,从而寄托了作者憎爱的感情。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五不敢穴。”龙为君象,埋的是宋帝骸骨,故云“龙所藏”。石头为云根,因云触石而出,又其下藏着龙,而《易》有“云从龙”之语,故云“石根云气”。蝼五为微贱之物,他们不敢在这地方穴居,从而表示了作者对宋帝的尊敬。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因为冬青树是从宋帝旧殿移来,故云“此种非人间”。万年觞,指御用的酒杯,祝天子万寿无疆之词。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蜀魂,指杜鹃,其所生之子,寄在百鸟巢中,百鸟代为哺育,若臣之于君,故云“百鸟臣”。这里的“蜀魂”杜鹃,隐喻宋帝之魂;“百鸟臣”,隐喻送遗民如林景熙者向他称臣,不以国亡而变心,也就是对元朝的不屈,表示了懔若秋霜的气节。“夜半”,深夜,隐喻元朝的黑暗。杜鹃叫一声,山竹欲裂,表明它怨恨到了极点,这就是宋帝对元朝所抱的态度。林景熙既为宋尽臣节,那他也必然恨宋帝之所恨。

  中国诗歌的传统写法有所谓的赋比兴,此诗用的兴体。《冬青花》是有它的本事的。这首诗给了读者鲜明的形象,一切围绕冬青花并从而展开去加以描绘。在这些鲜明的形象背后,都实有所指,是词在此而意在彼的。

创作背景

  公元1276年(宋端宗景炎元年),临安沦陷,南宋随之灭亡。公元1278年(一说1284年),杨琏真伽把在会稽的徽钦二帝以下的历代帝王后妃的陵墓全部发掘,把剩骨残骸抛弃在草莽中。南宋遗老林景熙、谢翱、唐珏等扮作采药人,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拾取骨骸。林景熙收得残骨两函,托言佛经,埋葬于兰亭山中,并移植宋常朝殿前冬青树作为标志,并写了这首《冬青花》与《梦中作四首》。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猜你喜欢

公舍踞阴沟,维蚊得所在。朝昕灭声迹,曛暮相期会。

挟是党与繁,岂资躯力大。饥心过狼贪,毒喙甚蜂虿。

侜张巧中人,勇悍将何奈。贫无绡葛裯,拙计燃萧艾。

徒自取熏蒸,举家更嚏咳。烟销尚鼓箑,夜久禦益懈。

坦腹恣交攻,烦痒如搔疥。神疲复梦悸,少不容清快。

如何造物工,种此生民害。安得长风驱,投诸四荒外。

断之严霜诛,并命不可贷。丑类傥一遗,馀孽行当再。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许由轻九州,归休娱颖颜。共伯弃千乘,结隐巢首山。

渔钓性自适,轩冕忧相关。泽雉苦樊笼,神龙乐潺湲。

何事子牟心,犹存魏阙间。

弱水安能制毒龙,竿头一转拜师功。
从今别却芙容主,承侍猊座沐下风。

人生惟别苦,洒泪出庭闱。骨肉此身远,风尘何日归。

势难营菽水,情岂恋轻肥。前路苍茫极,伤心问素衣。

鼓山东望龙渡处,海雨曾飘开国旗。从古英雄论成败,不堪重话共和时。

瘦绿添肥,病红催老,园林昨夜春归。深院东风,轻罗试著单衣。

雨余门掩斜晖。看梅梁、乳燕初飞。荷钱犹小,芭蕉渐长,新竹成围。

何郎粉淡,荀令香销,紫鸾梦远,青鸟书稀。新愁旧恨,在他红药栏西。

记得当时。水晶帘、一架蔷薇。有谁知。千山杜鹃、无数莺啼。

水乡何黯淡,逆旅半无家。露气沈菰叶,秋心入苇花。

戍荒饥卒噪,野旷阵云遮。倚棹眠难稳,山楼急暮笳。

故人别我有所往,手提木铎犹余响。
郑虔本是樗散翁,永新之行愁鞅掌。
官卑濩落携二子,阿奴络秀随行李。
向非怀抱如江河,谁能落日秋风里。
朅来遗我两翼鹅,荔枝满盘堆红螺。
继以少陵村雨诗,感君思意何其多。
我腹内痞不堪俯,残书剩纸空如堵。
诗成欲遣雪儿歌,酒贱无因为君酤。
细雨黄花岂送行,秋来并作愁人苦。
猗嗟人生好事稀,吴塘路上牵君衣。
路入丹霄起柂初,峡山晴色曙烟疏。
海深南斗临天阔,江合西川直帝居。
禁漏深寒参佩玉,御炉香暖散衣裾。
遥知三接承恩罢,日影参差转玉除。

空山留一寺,下马忽逢君。蜀道无长毂,征衣有栈云。

秋边鸣细雨,谷口上斜曛。客自潇湘至,猿声似惯闻。

北邻杏一株,身作龙盘拿。直上青天中,虚空高结花。

南邻杏更好,枝干相交加。三月二月时,匝地堆红霞。

自我来京城,寄居诸公家。其地僻且阻,茂树绕窗纱。

亦有桃与李,盛节争豪奢。虽富无可人,纷纷乱如麻。

晚遇此二杏,突兀超尘沙。尝时好客来,立旆遥咨嗟。

欲去复顾恋,往往至日斜。我昔直词馆,羸马道路赊。

晨往昏黑归,无由领其嘉。今我已投散,终日犹枯查。

朝暮出见之,百匝虚檐牙。而我又将去,何由报繁葩。

誓将适南郡,辟地江之涯。种此一万树,漫漫被荒遐。

花成实给食,收拾岁盈车。此事亦易集,但恐君疑誇。

一说妖氛起,生民欲断魂。
村墟空壁落,市井变营屯。
尽道无生计,谁为奉至尊?吾居更萧索,事业不须论。

华紫移枫,荷香在桂,又成一种风光。正轻寒气候,好整衣裳。

几时送却堂前燕,计云程、故国烟茫。游人何事,独胜秋色,犹殢他乡。

空有回文锦句,尽听残白露,挨过重阳。任青楼赏遍,酒永歌长。

千里平安慵启帙,都忘却、家在湖湘。芦蓼池塘。芙蓉亭沼,橘柚垣墙。

山头乱石金华羊,下饮大澥波茫茫。蹴蹋洪涛溅飞沫,紫澜迅激浮惊霜。

北关拔起通一线,訇然石扇森开张。天开地辟绝人迹,胡烦设险劳堤防。

我皇德远暨日出,坐变斥卤为耕桑。乃知天意早有在,阳施阴设成岩疆。

我来叱驭行过此,戍卒环列排藟枪。关中沃野七千甲,南东其亩棻铺穰。

茆茨土舍鸡犬静,疑从上古窥洪荒。鴃舌侏?费重译,见人狂顾如惊獐。

地无可欲视听寂,安得习染生痴狂。无怀葛天在人世,桃源之说非荒唐。

鳀壑东瞻寒礁石,鸡笼西顾连崇冈。瞿唐剑阁身未到,鄳阨视此谁低昂。

援毫思欲勒铭去,愧无笔力追孟阳。

残阳初暝晚烟浮,樵牧人归古渡头。小艇趁风凌草屿,轻帆映月上沙洲。

芦边野鹜惊波乱,蓝里河鱼换酒赒。最羡时閒烽火息,戍灯刚出赤嵌楼。

立马苍茫问所之,最难言别送君时。天涯杯酒同歌哭,霄汉觚棱托梦思。

十丈尘沙吹不散,万条烟柳赋将离。桑乾欲渡须舟楫,莫向商山茹玉芝。

刈尽黄云夏日长,村庄晒粟妇人忙。剧怜汗透罗衣湿,未敢偷閒纳晚凉。

閒来缓步到池塘,风送荷花扑鼻香。村女不知花更好,为贪莲子摘莲房。

公馀贪对好溪山,一局棋枰客未还。门外绿阴凉似水,松根牛卧牧童閒。

户税徵馀又水租,拔钉钱出几时无。迩来识得农家苦,欲绘豳风稼穑图。

行春无侣自迟留,汀草汀花暖更稠。马援近来成矍铄,谢安应合减风流。

乍惊语燕穿人屋,无赖游丝绊客舟。老我光阴忽如此,不判尊酒复何求?

建中天子寄弥纶,筑隐商岩旧叶存。
麟笔有文藏册府,驷车流庆属衡门。
金绳实构新空界,剑树真游接古愿。
藐矣诸孙愧前躅,脱身仍谢北山猿。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