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
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译文与注释

注释
北邙山:中国名山中,北邙山怎么看都无出奇之处,然而,它又绝对名播于世。梳理中国文化的脉络,北邙山是不能跳过的一站,在这片高不过300米的小丘陵上,竟有6个朝代、24位帝王长眠于此,东汉光武帝刘秀、陈朝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蜀主刘禅、西晋司马氏,甚至朝鲜半岛的百济国王纷纷将这里作为灵魂最后的栖居之地。
碑铭:指碑文和铭文。有韵的碑文,叫铭。语出《后汉书·翟酺传》:“ 酺免后,遂起太学,更开拓房室,学者为酺立碑铭於学云。”

鉴赏

  起首便渲染出凄怆悲凉的气氛。这些埋葬在北邙山上的君臣们,生前把荣华富贵、风云庆会享受个够,然而,死后也不过是北邙山下的一抔土。是人,便不免一死,而一旦死去,便万事皆休。那么,生前的尊贵与否,死后的衰荣如何,又有什么意义呢?结句的"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语气冷隽悲凉,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张养浩的怀古组曲,站在对人生的深刻透视、对历史的大彻大悟的高度,高屋建瓴,视野开阔,气势苍莽雄浑,感慨深沉悲壮,风格质朴古拙,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胸怀与气魄。

  前两句所言情景,与史书本传所载的"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是完全吻合的。为百姓如此鞠躬尽瘁,赢得"满城都道好官人"的赞誉,而诗人本人却认为,为百姓应该更加尽心尽职。南吕·一枝花中的一首表达了这种心情: 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

  面对着众多的灾民,严重的旱情,政府的赈粮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虽然他个人曾上奏天子,请行纳粟补官之令,并带头拿出自己的财物作为救济之用,但严重的灾情又不是个人区区之力所能回转的。在心焚如火的情况下,不免产生了"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的幻想。《元史》本传载,张养浩"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张养浩最终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国为民的绝唱。

  张养浩曲子总的是立意高远,感情深厚,气势雄浑,结构严谨。在这总的特色之下,每一类曲子又自有特色。写景曲轻快自然,飘逸闲适如行云流水;怀古之作境界阔大,沉郁雄浑,能够高度地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写官场仕途之作深刻悲怆,揭示出官场的本质和为官的岌岌可危;反映百姓疾苦的作品深远而感伤,将作者的一颗赤子之心捧献在读者面前。

创作背景

  诗人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回顾了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兴衰交替,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亡交替,是无休无止的破坏,无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都化为灰烬,今天的赢家把输家的一切付之一炬,那么谁能保证他不是明天的输家呢?如此看来。这输输赢赢又有什么意义呢?
张养浩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猜你喜欢
古态日渐薄,新妆心更劳。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
独游屡忘归,况此隐沦处。
濯发清泠泉,月明不能去。
更怜垂纶叟,静若沙上鹭。
一论白云心,千里沧州趣。
芦中野火尽,浦口秋山曙。
叹息分枝禽,何时更相遇?
榆塞脱忧责,兰径遂游嬉。吾年逾六望七,休退已称迟。日日登山临水,夜夜早眠晏起,岂得不便宜。有酒数杯酒,无事一枰棋。休更□,世途恶,宦久羁。□深林密,去路人物两忘机。昨日既盟鸥鹭,今日又盟猿鹤,终久以为期。蜀魄不知我,犹道不如归。
隔宿不问道,此语幼所闻。
汩没尘土中,岁晚方得君。
学道戒怠情,成功在精勤。
勤哉勤道者,取名不徒云。
别来十二秋,东游遍温鄞。
持呪动至暮,坐禅常达昕。
寸阴古所惜,君今惜余分。
兢兢穷昼夜,直欲忘斋薰。
轩昂冲天鹤,那容混难群。
我老懒成癖,见君但欢欣。
茅斋无一物,坐对柏子焚。
忽然舍我去,翩若风中云。
左右香童不识君,担簦访我领鸥群。
山僧待客无俗物,唯有窗前片碧云。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
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间关早得春风情。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
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
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若听新莺。
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

徂岁始炎郁,岩洞共公萃。趣若陶公琴,兴越滁守醉。

旁眺牛头原,横坐竹林邃。微风涤烦襟,冲抱浥灵秘。

偶闻林鸟鸣,遽动舞雩喟。公度比莘父,予志岂荷蒉。

喜贶弥笥来,欲和复中避。

胡雁畏空漠,群飞向洲渚。
褰云避射戈,万里声悲苦。
月色满关河,欲下迷处所。
春江沙平净,鱼蚌不可数。
饱暖身肥腴,归路欲远举。
寻常弓箭儿,仰视随意取。
从来远祸心,狼藉失旧侣。
小哉衔芦智,岂识保身语。

江东盛才俊,今见会真元。之子富文华,抱负何超全?

一战三千士,独步文场先。筮仕入春官,礼乐渐得新。

赠子直清诀,夙夜以惟寅。

神斧何年凿,南山片石盘。
玉藏仙笥古,翠落县门寒。
老木天边瘦,归云雨外残。
市尘吹不到,朝夕静相看。

道散亦已久,世变如浮云。石壁有太古,为问空同君。

贫居村坞长无事,谁复能过野老家。
只有春风太情重,小桃深巷也开花。
酒巡未止。鼓吹六经为公喜。也没《回风》。只公村中鼓数通。
长须把酒。自当长头杯捧寿贾长头。问得穷何。一坐靴皮笑面多。
旧追游处,思前事、俨如昔。过尽莺花,横雨暴风初息。杏子枝头,又自然、别是般天色。好傍垂杨,系画船桥侧。小欢幽会,一霎时、光景也堪惜。对酒当歌,故人情分难觅。水远山长,不成空相忆。这归去重来,又却是、几时来得。

羊角脂,燕尾丝,上官掌粮如掌珠。三版字,半行朱。

十九天狗日,主簿捋髭须。堂上吏,屋下呼。呼开门,避大姑。

王米十八笠,笠笠连罗襦。老妇三日不下厨,羹汤手办绩麻菇。

缝衣不得身上着,身脱县门心即乐。

橘过淮变枳,土易性随失。未闻枳返淮,可以复成橘。

偶缘子质疑,恍起予载笔。宁惟物乖常,而人亦莫必。

秦桧伯夷颂,居然伊周匹。钤山堂十年,冰雪志士律。

一朝利禄萦,顿改庐中质。所以圣贤尊,终始守贞一。

疏雨洗天晴。枕簟凉生。井梧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蕉窗淅沥近三更,隐约谁家玉笛声。今夜挑灯拼不寐,虫声唧唧绕阶鸣。

昨夜城头望牛斗。金气横空作龙吼。朝天尺一鹤飞书,尊前夺我龙头友。风流江左後。青毡旧物曾坚守。念侨居、淮阳九载,闲却丝纶手。花骢欲系无长柳。玉箸频挥翻短袖。凤凰台近月重圆,紫薇花暖香依旧。功名随分有。论交要在知心友。唱阳关、一杯别酒,先祝斯文寿。

咄尔何人,长松之下,古柏之间。看蒲团稳坐,神清落落,布袍长裹,风骨珊珊。

一拂一盂,不鞋不杖,白石如龙草似绵。低多少,在恒沙小劫,梦泡尘缘。

西来踪迹萧然。犹仿佛、当初面壁年。曾与谁摩顶,菩提座下,何方行脚,舍卫城边。

辨欲忘时,心将安讫,春绿秋红自在天。人只见,有茒庵方丈,片席青莲。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