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不知道自己生性疏懒粗鄙,一年到头住在繁华的都城。
门前从来没有车马的痕迹,院子里尽是一片蝉的叫声。
身上有病痛吟诗虽觉辛苦,不再做官梦境已变得幽清。
什么时候去学学禅机参悟,皈依佛家好古修道的先生。
注释
疏鄙:粗野,俗陋。这里指诗人自己疏懒的性格。
过门:登门;上门。
休官:辞去官职。
禅(chán)观:即禅理、禅道,学佛参禅。禅,梵语“禅那”的省略,意“静思自虐”,“思维修”,为心注一境、正深思虑的意思。观,即观照。
古先生:道家对佛的称呼。

赏析

  姚合极称赏王维的诗,特别追求王诗中的一种“静趣”,此诗就反映了这个倾向。

  首两句:“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姚合自称“野性多疏惰”(《闲居遣怀》其八)。一个性格疏懒,习于野性的人,认为不适宜为官临民,这在旁观者看是很清楚的。而自己偏不了解这点,终年住在城里,丝竹乱耳,案牍劳形,求静不得,求闲不能,皆由于自己的“不自识”。本不乐于城市,今终年住在城里,总得自己寻个譬解。古人说,大隐隐于市,因此认为在城市亦算是隐居。“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武功县诗》)自己作这样一番解释,是明心迹,也见心安理得了。这儿写身处县城,却透露了心地的静趣。

  景况也确是这样:“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这第二联写的正是适应自己疏鄙之性的境地,从首二句一气贯注而来。没有马迹过门,就是表明来访者稀少,为官很清闲。蝉声聒噪,充满庭院,是因无人惊扰,反觉闹中处静;写的满耳声音,却从声音中暗透一个“静”字。上句写出清闲,下句写出清静。正是于有声处见无声,反感静意笼罩。

  在这清闲、清静的城中一隅,诗人是“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这第三联从“病”写性情。病,带点小病,旧时往往成为士大夫的风雅事;病而不废吟咏,更显得闲情雅致。现今“休官”,连小小的职务也不担任之后,真是梦境也感到很清闲,很清静了。写来步步幽深,益见静境。唐人由于受佛家思想影响,有所谓更高一层的境界,就是把生活逃遁于“禅”,所以第四联作者自问:“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何时能摒除一切萦心的俗务,求古先生(指佛)学这种禅观呢?观,即观照。妄念既除、则心自朗然无所不照。这样的境界,就是禅观(即禅理、禅道),是清闲、清静的更高一境。借禅理说心境,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吏治腐败、社会黑暗的鄙视厌恶之情,成功地描摹了作者所追求的艺术上静趣的境界。

  姚合是写五律的能手。他刻意苦吟,层层写来,一气贯注;诗句平淡文雅,朴直中寓工巧,而又畅晓自然,所以为佳。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姚合从秘书少监之职退下来之后,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姚合从一开始做官,就表现得三心二意,且抱着隐居的态度,致仕后更有向禅之心。此诗即表现其禅心,可与另一首禅诗《谢韬光上人赠百龄藤杖》以及其友人朱庆馀的《与贾岛顾非熊无可上人宿万年姚少府宅》一诗相互印证。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功名烜赫在三朝,经术从容辅汉条。
儒服早纡丞相绂,戎冠再插侍中貂。
开仓六塔流人复,出甲甘陵叛党销。
东第只今空画像,当时於此识风标。

隐矣何须复著书,百年清暇惜三馀。劣如老马知文事,敢比犹龙在物初。

秘苑待君勤校理,荒亭无客问玄虚。难期敷衽论心会,且托天涯尺素鱼。

相思曾汉苑,相见此江城。杨柳春山细,蘼芜夜雨生。

凤题今日字,龙卧昔人名。世事孤心在,霜华两鬓惊。

艰危吾抱病,流落尔何情。作赋看霞坠,开尊对月明。

双鸿聛聣暮,尺牍广陵行。莫忘沧浪水,红尘满客缨。

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
书剑自怜多病客,江湖同是放歌人。
宫中烛映西山雪,笛里梅传上国春。
他日听莺怀旧侣,不知谁共醉芳晨。

晚照长云合,春帆细雨开。别离予正苦,魂梦子频来。

石路齐南境,风花白下台。十年梦去国,千里独怜才。

会有荷裳寄,应烦想像裁。

我来访幽人,独入山深处。窈窕觏丹崖,神情巳轩翥。

白云拂我衣,飘飘若飞絮。瞥见千树桃,烂熳红霞曙。

茅庵隐青松,彷佛群仙署。中有两三翁,蒲团各箕踞。

坐久寂忘言,澹然消俗虑。

沈郎终日掩柴扉,游艺虽多道日肥。
东绢丹青真得髓,文楸黑白要知机。
笔添龙眼防颓壁,阵合鱼丽孰解围。
暇日杖藜须过子,一枰赢取画图归。

惟兹白羽,体此溅洁。凉齐清风,素同冰雪。其仪可贵,是用玩悦。

挥之襟袖,以禦炎热。

野水悠悠岁易阑,客舟行处乱峰攒。
山中一雨诸溪满,湖上孤村独夜寒。
世事已将樗共朽,浮名犹是雁求磐。
莫因旅食空弹铗,今日侯门少问飡。

子房辟谷志延年,我亦从游功未圆。将入天台寻石路,先登峰顶望关前。

逢僧竹院谈空色,度曲宾筵听往还。身寄烟霞星斗近,达人观化任推迁。

崒峍金牌山,郁郁生云气。巨木盘幽崖,村落聊位置。

将欲就山麓,稍辟为平地。开基深寻丈,忽得古藏器。

盆盂及瓶缶,尊罍式各异。玉质陶兼土,朴拙非近制。

沈埋历岁时,完好色逾粹。不知千年前,此物谁所瘗,古云桑田更,其说亦良是。

高下理相倾,数极且自至。何为复区区,蜗角争名利。

辛苦衔西山,填海学精卫。

荔支盆,来三山,枝头壅土生根难。荔支盆,上建浦,冲波峻滩挽舟苦,短逢愁日复愁雨。

荔支盆,过仙霞,千夫肩荷百吏遮,汗流骨出愁鞭挝。

从此浮江溯河去,严程昼夜不停住。焦枯颠顿十存五,寥落猩红缀孤树。

蓬莱宫中掩露尝,冰丸入口流琼浆。宁知一丸数金值,百旬劳扰千村忙。

大臣事君自有礼,忠孝不在养口体。争新作俑彼何人,绎骚烦费无穷已。

不贵异物惟吾皇,勤求民隐恒如伤。谁能上书罢贡献,令人千载思唐羌。

下相城边路,春阴困马蹄。直愁泥滑滑,翻惜草萋萋。

雨挟河声壮,天围野望低。故园凄绝处,荒冢湿棠梨。

粉墙丹柱柳丝中。帘箔轻明花影重。午醉醒来一面风。绿匆匆。几颗樱桃叶底红。

选胜得朋俦,萦纡信小舟。旧游浑是梦,衰鬓独知秋。

爽气侵残暑,名言破积愁。醉归有明月,莫咏大刀头。

露下森然万木稠,掩关人静意幽幽。泉将鸟梦分中夜,风约松涛共一楼。

暗壑有光看误月,空山无寐坐惊秋。村鸡未唱晨钟动,十五年前忆旧游。

予怀则何如,瞻彼蹊下李。眷言摘其实,食实知伊始。

彼李非硕实,曾不譬荆杞。又如万仞积,篑土尔所趾。

古学崇忠信,进脩则吾子。眷言骋西辙,寤怀畴其已。

俊秀怜予弟,艰难怅女媭。昔年双泪别,此日一樽俱。

问字奇同赏,谈诗兴不孤。老亲宽大惯,相顾转欢娱。

番禺天外古交州,念子南行恋旧游。
故国又经花落后,远书翻寄雁来秋。
梅边野饭逢人少,海上青山对客愁。
为报罗浮云影道,早随明月引归舟。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