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二十首 其七

白日回青阳,春草萋已绿。游子忽不乐,沉吟聊踯躅。

踯躅将何为,念彼东山麓。涧壑生白云,冈峦荫修木。

飞泉落绝壁,璆然写哀玉。山水有至音,安用徵丝竹。

长揖陌上人,去来从所欲。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紫凤双飞晓镜台,玉楼春冷燕空来。
蛾眉不及宫前柳,一度春风一度开。

悬黎录曲,正日高弄影。姊妹花枝镜边并。惹玉颓香懒,撩乱梳头。

佯睡了,略带三分酸病。

温存须半晌,送喜迎愁,总似春潮鲤鱼信。生怕别今宵,一摺阑干,易飘堕、梦云天迥。

甚纤柳、湖阴正吹花,问惬愿何时,月帆烟艇。

何处朝冠与病冠,青山一笼荷同看。也知不与行藏别,画得丘轲样子宽。

华表归来老令威。头皮留在姓名非。旧时逆旅黄粱饭,今日田家白板扉。

沽酒市,钓鱼矶。爱闲真与世相违。墓头不要征西字,元是中原一布衣。

桑乾汹涌到芦沟,分得黄河一派流。波影疑从天上落,曙光应傍月中浮。

千山玉蝀晴初见,五夜银蟾晓未收。人语鸡声迷远近,帝城西畔古桥头。

饭了呼童叠石门,雨余幽事不胜繁。
花残不用深惆怅,梧竹新阴又满园。

不到龙门定几时,伤心宁忍赋哀辞。一官老去方蒙调,多病年来竟莫支。

岂为荆山无玉献,只应沧海有珠遗。仪型尚觉风流在,独坐空斋有所思。

万事归来好,淮阴二亩园。教儿书满架,过客酒盈樽。

野水到门外,渔船系树根。除书下霄汉,坐席恐难温。

望见寺前三塔近,老夫指拟驻行舟。无端一阵东风雨,吹过湖南不自由。

画出溪边景,浑家在捕鱼。笔头馀兴在,几点暮鸦疏?

岩洞何年辟,轩车此日游。云深衣袂冷,星落剑光浮。

石燕疑烟火,床龙避客舟。放歌归路晚,仍渡碧蕖洲。

石壁泻飞泉,长松间修竹。茫茫浦光净,遥岑翠如沐。

林扉静半掩,水槛萦六曲。送客出衡门,扁舟荡空绿。

旧谍傅遗趾,悠然历祀深。
人无令威至,门异下邽箴。
谷水当年溜,昆山昔日阴。
鲁堂那复见,丝竹若为寻。

亦自成村落,翻怜绝市喧。野花红自媚,杂树晚犹繁。

古寺依山立,殊方见佛尊。晓来风日好,沙水亦潺湲。

夏日苦行役,息驾憩兹山。山中多白云,悠悠意山閒。

俯聆涧底泉,潺潺鸣佩环。仰视林间鸟,好音时关关。

山僧献新茗,一啜怡心颜。清梵度林来,人生乐翩翩。

坐久万缘息,恍若非人间。遂欲乘白云,去去超尘寰。

惜我无羽翰,白云不可攀。日暮景更幽,游车未忍还。

微风动帘帏,明月穿窗纸。凄其夜三更,万象寂于水。

墙头有栖鵩,长啸惨人耳。闻之心凛冽,百虑纷然起。

痛死肠暗摧,念雠发怒指。因忆泉下人,卧病当秋始。

血枯夜不眠,神虚听无主。忽闻此鸟鸣,失惊向余语。

恐是不祥音,悲哀念儿女。执手魂已消,相看泪如雨。

回视壁间镫,青荧如豆许。哀哉念此境,又易两寒暑。

其间翻覆多,变幻难枚举。鬼蜮肆欺凌,孤茕濒九死。

伶仃诸雏弱,何以御狐鼠。愁攻与恨积,胸膈渐成痞。

恐复蹈覆车,谁可托遗累。勉力事刀圭,蔘苓贵无比。

糗粝尚艰辛,何力能致此。微生任浮沈,得失凭天矣。

年年二月风光好。佛出世、有谁知道。无量寿如来,昨夜先来报。

涧边玉树,泉边瑶草,千岁和春未老。莫羡涧泉间,有凤衔书到。

昔下海濆观海水,云霞楼阙伏还起。龙蛇蝼蚁幻两眸,我欲赴之虚一苇。

客帆秋挂武昌风,对君清尊语奇傀。君言怪物海外多,亿变终安一心是。

飘风荡洋云翱翔,扁舟更入沧波里。肝胆相携歧楚越,是非欲齐殊彼此。

我思归求问端倪,诸臣招我匡山趾。短筇始作寻常游,孤襟渐觑山川䏿。

五老峥嵘高向天,千岩万壑一脉倚。可否孤根据地灵,安得使股如使指。

山形罗立百涧流,亦于骈枝无捂抵。琴楼十日空氛喧,静悦君言饮我旨。

西山归路朝暾红,宿草荒藤为君毁。先人埏墓久累累,嗟余早孤心失掎。

奇篇语澹情吐吞,一读一泪悲无止。真悲不生欢不萌,悲欢倚伏岂世以。

碧空雨合云冥冥,寒泉石横波瀰瀰。意含欲诉叹辞费,翻作长歌入君耳。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鸣雁萧萧下,寒灯故故明。
角声传细雨,云色渡高城。
兄弟无书信,乾坤有甲兵。
秋风归未得,见尔不无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