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首诗与杜牧《赠别》主题相同,即和心爱的姑娘分别时的离别之作,但写法各别。离亭指分别时所在之地,亭即驿站。赋得某某,是古人诗题中的习惯用语,即为某物或某事而作诗之意。诗人在即将分别的驿站之中,写诗来咏叹折柳送别这一由来已久但仍然吸引人的风俗,以表达惜别之情。
第一首起句写双方当时的心绪。彼此相爱,却活生生地拆散了,当然感到无聊,但又势在必别,无可奈何,所以只好暂时凭借杯酒,以驱散离愁别绪。次句写行者对居者的安慰:“既然事已至此,不能挽回,那又有什么办法呢?所希望于你的,就是好好保重身体。你本来已是眉愁腰细的了,哪里还再经得起损伤?”这句先作一反跌,使得情绪放松一下,正是为了下半首把它更紧张起来。第三句是一句惊心动魄的话。除了死亡,没有什么比分别更令人痛苦。这句话是判断,是议论,然而又是沉痛的抒情。第四句紧承第三句,针对第二句。既然如此,即使春风有情,不能因为爱惜长长的柳条,而不让那些满怀着“人世死前惟有别”的痛苦的人们去尽量攀折。这一句的“惜”字,与第二句的“损”字互相呼照。因为愁眉细腰,既是正面形容这位姑娘,又与杨柳双关,以柳叶比美女之眉,柳身比美女之腰,乃是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比喻。莫损也有莫折之意在内。
第二首四句一气直下,又与前首写法不同。前半描写杨柳风姿可爱,无论在烟雾之中,还是在夕阳之下,都是千枝万缕,依依有情。而杨柳既如此多情,它就不会只管送走行人,而不管迎来归客。送行诚可悲,而迎归则可喜。因此,就又回到上一首的“莫损愁眉与细腰”那句双关语。就人来说,去了,还是可能回来的,不必过于伤感以至于损了愁眉与细腰;就柳来说,既然管送人,也就得管迎人,不必将它一齐折掉。折掉一半,送人离去;留下一半,迎人归来,则为更好。
花石锁风烟,轩楹半是山。门连虎溪路,桥接赵州关。
屈曲深疑步,高低屡解颜。却应多是梦,不伴此身閒。
接得少林枝叶,满腰风雪馨香。一自飘零庾岭,花光也解流芳。
楚公仙去几秋风,巷陌萧条旧隐空。遗老即今无处觅,断香残照泪痕中。
林深结暝色,苍翠摇烟霏。维时春夏交,众鸟巢高枝。
于中有双鹳,卵育常及时。舂锄亦有托,旦夕欣相依。
雄飞远求食,雌来哺其儿。啁啾聒人耳,坐厌腥风吹。
群雏半黄口,翅短争习飞。间或遭弹射,滋味焉足奇。
弱者强之食,感慨徒伤悲。海鹰何从来,鸷猛一何酷。
骞腾复盘旋,意欲喂饥腹。老拳不空施,利嘴贪食肉。
鹳兮善护巢,飞鸣急驱逐。鹰兮虽善扬,饕馋岂知足。
鸟雏赖生全,脱祸免茶毒。扶弱在抑强,足以厉风俗。
岂不见兄弟怒阋墙,夫妻雠反目。恤怜当救灾,敦姻须睦族。
禽鸟尚急义,人情何反覆。吾言非箴规,履行宜自勖。
七夕
暑才消大火即渐西,斗柄往坎宫移。一叶梧桐飘坠,万方秋意皆知。暮云闲聒聒蝉鸣,晚风轻点点萤飞。天阶夜凉清似水,鹊桥图高挂偏宜。金盆内种五生,琼楼上设筵席。
【集贤宾南】今宵两星相会期,正乞巧投机。沉李浮瓜肴馔美,把几个摩诃罗儿摆起。齐拜礼,端的是塑得来可嬉。
【凤鸾吟北】月色辉,夜将阑银汉低,斗穿针逞艳质。喜蛛儿奇,一丝丝往下垂,结罗成巧样势。酒斟着绿蚁,香焚着麝脐,引杯觞大家沉醉。樱桃妒水底红,葱指剖冰瓜脆,更胜似爱月夜眠迟。
【斗双鸡南】金钗坠、金钗坠玳瑁整齐,蟠桃宴、蟠桃宴众仙聚会。彩衣、彩衣轻纱织翠,禁步摇绣带垂,但愿得同欢宴团圆到底。
【节节高北】玉葱纤细,粉腮娇腻。争妍斗巧,笑声举,欢天喜地。我则见管弦齐动,商音夷则。遥天外斗渐移,喜阴晴今宵七夕。
【耍鲍老南】团圈笑令心尽喜,食品愈稀奇。新摘的葡萄紫,旋剥的鸡头美,珍珠般嫩实。欢坐间,夜凉人静已,笑声接青霄内。风淅淅,雨霏霏,露湿了弓鞋底。纱笼罩仕女随,灯影下人扶起,尚留恋懒心回。
【四门子北】画堂深,寂寂重门团,照金荷红蜡辉。斗柄又横,月色又西,醉乡中不知更漏迟。士庶每安,烽燧又息,愿吾皇万岁。
【尾】人生愿得同欢会,把四季良辰须记,乞巧年年庆七夕。
一向孤峰独宿,目视云霄。虽则不埋没宗风,无乃太高生。
一向十字路口,土面灰头,利物应机。虽则埋没自己,无乃太屈辱生。
况明悟之士,顶门具眼,肘后有符。出没卷舒,得大自在。
动若浮云,止犹谷神。或可以孤峰独宿,不碍土面灰头。
或土面灰头,不碍孤峰独宿。恁么中有不恁么,不恁么中却有恁么。
瑞气逢嘉运,灵苗触处春。
欢场多少忆,难忘得、舞艳与歌香。记云影细沉,脂檀微辨,风丝轻贴,绛白相将。
曾赊取、酒城天不晓,词阵字俱双。末利露胎,凉过晚髻,夫容霞缬,水剪秋眶。
而今抛弃也,廿年里、尽教着意郎当。那更个人无赖,逗起愁肠。
正金钗已溜,花无管束,锦栏欲褪,月有平章。又是弥天恨绪,大费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