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这首诗,主要是揭露他穷奢极欲,榨取民脂民膏的一面。它描写了秦始皇墓的宏大规模:陵墓象山岭一样高,墓穴象一座地下宫殿。里面有明珠做的日月星辰,水银做的江海,黄金制的雁。这几句极力铺叙墓穴的豪华,但看不出诗人是暴露还是羡慕。再往下看就有微词:有海却没有人渡船,墓里没有春秋,雁也不会冬去春来。意思是说,再阔气,也毫无用处。从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秦始皇大修陵墓已经有所不满。最后两句则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态度:陵墓周围传来了一阵阵松涛声,好象是大臣们的哀怨。他只听到卿、大夫们的哀怨而没有听到人民的呼声、怒吼,是他的局限性。不过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他对秦始皇搜刮民脂民膏是持批判态度的。
诗的中间二联,是从史书的记述中想象到的墓室中的情形,是对历史的再现。在秦始皇的墓中,还有难以赘述的广阔世界。但在现实世界中,这里的一切都是无声的,都僵硬地放在这里。死亡的时间与众不同,所以描写这方面的诗歌也就较为稀少了。然而,在这个不一样的世界中,墓中的景观又被作者好像看到了一样一一地被描写了出来。王维感觉的视觉性——画家之眼。在这里可以说是得到了最好的发挥。至尾联时,开始传来了声音。风吹松树的响声,与大夫哀悼秦始皇之死的恸哭重合在了一起,作品怪异的色彩越来越浓了。
这首诗从客观描写到最后表明作者的态度,写得很有层次。全诗写得委婉含蓄,后四句虽然流露了诗人的倾向性,但表现得比较隐蔽,不是赤裸裸的直说,耐人寻味。全诗剪裁得当,十分精炼。关于秦始皇墓内的耗费,历史上记载很多。作者只写以明珠为日月,以水银为江海等,因为这些事物为秦始皇墓中所特有,最能表现秦始皇的铺张。这首诗是王维比较重视视觉印象的代表作品。
冰檗肝肠无诡随,彼嚚何物妄相持。梦魂不到菜园破,行止肯教芒屩知。
安用舌埋防异日,空闻肉袒有当时。从他万口自公议,谁学偿金直不疑。
春事已如许,柳眼早依依。故园桃李何似,芳蕊想团枝。
此地嵩高名里,信美元非吾土。清梦绕瀍洢。扶杖欲行乐,还使我心悲。
对琴书,歌一阕,引千卮。昔曾击楫,今日投老叹吾衰。
睡起推窗凝睇,失喜柔桑微绿,便拟作春衣。搔首长吟处,此意有谁知。
兵已苍生苦,书仍赤羽愁。风吹远海立,潮压太湖流。
鼓角天应裂,鲸鲵日不收。桃花藏战色,慎莫问渔舟。
别情羁思共何如,迢递乡山梦有馀。仙井碧泉思旧业,客庭芳草对离居。
关河夜笛鸿飞外,海国春帆雪霁初。愧我萍踪无住著,知君终食故江鱼。
磴小花枝密,廊深书舍藏。有时翻秘帙,随意坐匡床。
诗校前春稿,炉凝隔夜香。庭前蹲石丈,亲见历沧桑。
人生无友朋,何以攻短阙。我交君弟兄,意合非固结。
奈何不须臾,已复经岁月。叶落政知秋,竹新还缥节。
前登盌子城,山隘势欲逼。路回土峭绝,傍夹千仞壁。
石状如矩斲,巨细总方直。无泉土脉死,草木尽改色。
高巅有保障,重门闭重棘。阴惨行人险,恶意叵易测。
信知狐鼠辈,得在此中匿。我生好壮观,努力更攀陟。
立久日将晡,浮云渺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