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的《进太宗》又名曰《妆殿答太宗》,是在皇帝屡召不赴情况下写就的一首难得表现作者“女儿性”的作品。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前两句虽然不着一墨写作者如何梳妆,却让佳人对镜的优雅美态如在眼前,颇见功力。在数以千百计的后宫妃嫔中,得到君王的宣诏,本应喜悦之极应命而至。就封建文化要求女子“柔顺”、不得违抗君命的“角色规范”而言,更应该立即应诏。可徐惠却偏要君王等一等,“妆罢”后久久不去应诏,反而要在镜台前徘徊不前,故意要引逗得君王着急。等到君王真的因急生怒,她似乎又早料到了,慌不忙的借“千金一笑”的典故,戏谑地反问太宗:“古人千金买美人一笑,陛下传召我一次,我能来吗?”
徐惠的问句,不但平息了君王的火气,也向读者呈现了一位体态婀娜、不胜罗绮的艳丽宫妃,在君王面前不屈己、不媚人的独立形象。“后妃宫女拂逆君主的行为,并非完全出于手段,出于自觉意识,多数因性气所致。”由此可见徐惠的机智活泼的女儿性情,以及太宗与她之间亲昵深厚的情思。
徐惠以轻松的笔调写下了她和太宗之间这段富于情趣的小插曲,在强调庄严又玄妙的“后妃之德”的后《诗经》时代,突然冒出“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这样充满灵性的诗句,是徐惠的天性和才华使然。后人曾作诗赞这首《进太宗》:“拟就离骚早负才,妆成把镜且徘徊。美人一笑千金重,莫怪君王召不来。”
明日琼幡绕鬓飞,土牛才出草痕肥。送寒正不关渠事,雪不来时未肯归。
雨花着地燕脂湿,风柳飘空帽絮披。粉黛纷纷半黄土,蟹螯从此不须持。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郢都南去渺烟涛,遥忆风流何水曹。日暮乱山秋色里,采兰应傍楚江皋。
烧尽山中猫竹箨,特教瘦土发龙材。可怜春雨腾青削,曾此萧萧风雨哀。
构难群阴惨不舒,起元贞下定何如。天心晦昧成丰蔀,人意推排到剥庐。
班马萧萧声始尔,征鸿渺渺目愁余。瑶阶鶗鴂鸣何急,可似长杨奏赋初。
惜春无计留春住,手撚花枝绕花树。嫩红深白总堪怜,来往徘徊不能去。
归来妆阁日未白,满身花露喷馀芬。笑舒玉指捲双袂,试问女奴闻不闻。
将军息边务,校尉罢从戎。池台临戚里,弦管入新丰。
浮云随走马,明月逐弯弓。比来多射猎,唯有上林中。
百年登眺问谁宜,涧转林回石磴危。潮落空江秋笛起,云生虚室夜钟迟。
庙门雨黑愁山鬼,阶草霜黄集野麋。天地无情归浩劫,一樽聊复散襟期。
左藏早亏竭,捃摭到关榷。国中又四郊,持笇尽握齱。
江湖久乾旱,灾祲又螟蠼。去年履亩余,箕敛又今作。
军中责转运,官岂为囊橐。富贪贫者死,骨血任敲斲。
敲斲何敢言,斯民甚中悫。谁知剜心肉,尔乃事酒乐。
玉貌锦衣郎,金鞍骑六駮。金张本家世,光彩甚卓荦。
清晨谒中军,晚出大欢噱。第闻前军捷,筹运秘帷幕。
明镫宴如渑,号令走雷雹。归来百呵殿,计日有佳擢。
小人幸葭莩,茹拔尽优渥。歌儿头锦缠,挥斥罄山岳。
吾军虮生甲,菜色忍桑蠋。而官计锱铢,相对情殊邈。
群饥走何之,铤鹿能反角。足寒伤人心,朝涉何劳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