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之(781—832),字下贤,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沈亚之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新婚一月即相别,刺绣为生望同穴。岁置一珠贯綵丝,珠知岁月妾不知。
珠为懊侬纪年物,泪红点点成胭脂。美目乃是珠母海,孕珠大小含惊采。
鲛人慷慨泣夜光,争似妾多明月在。夫归数数系中珠,三十不足廿有馀。
珠少不足新人用,留妾珠兮在罗襦。
练槌{艹井}髻紫头绳,金绣云肩翠玉缨。学舞天魔才摆队,长安又领接番僧。
清灯寒夜共围炉,春月关情酒百壶。君去我留岑寂甚,独看灯月影犹孤。
兹游亦已屡,今上最高峰。水落洞庭远,山围吴会重。
顾瞻悲浊世,凌厉觅奇踪。独羡鸱夷子,扁舟欲往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