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不像道士那样去炼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样去坐禅;我不去做商人,也不做农夫去耕田。
空闲的时候我就画一些画去卖,不用那些来路不正的钱。
注释
金丹:古代方士用黄金、丹砂等炼成的药物。坐禅:指佛家教徒静坐潜修领悟教义。
商贾(gǔ):经商。耕田:务农。
写就青山:绘画。
造孽钱:“造孽”本作“造业”,乃佛教用语,即要遭报应的作恶。“造孽钱”即来路不正的钱。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心中淡泊名利、专事自由读书卖画生涯之志。诗中平铺直述,开门见山不仅表明出唐寅自命清高的处世态度,还反映出他那不羁的性格。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前二句一连用了四个“不”,写诗人在摒弃功名利禄之后的有所不为。“不炼金丹不坐禅”,即不学道,不求佛。唐伯虎是一个不肯趋炎附势,但又并不放弃世俗生活快乐的漂泊者,读者对他“高楼大叫秋觞月,深幄微酣夜拥花”的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不妨批判,但对其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那点精神是应予肯定的。“不炼金丹不坐禅”,大有“子不语怪力乱神”意味。“不为商贾不耕田”,则是不事人间产业。“不为商贾”是不屑为;“不耕田”是不能为,即孔夫子所谓“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也。四个“不”一气贯注。语极痛快干脆。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伯虎可以自居的头衔是画家,其画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他不慕荣华,不耻贫贱,以鬻文卖画、自食其力为荣。“闲来写就青山卖”是非常值得敬佩的,这是从事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应有的豪言壮语,能“写青山”而“卖”之,自有可参造化之笔,此为实话,亦自负语。假清高的人往往以卖画讨润笔为可羞,殊不知这是卖知识产权,和写文章“拿稿酬”一样的天经地义。所以作者敢于大呼:“谁来买我画中山!”这样挣来的钱花着舒心。由此,诗人又反跌一意:“不使人间造孽钱!”这一笔尤其显得豪迈。一竹竿打一船人,一切的巧取豪夺、贪污受贿、投机倒把、偷盗抢劫、诈骗赌博……而获得的非法收入,得之即“造孽”,花之亦“造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此句足使人深长思之。

  这诗表白了作者自鸣清高的处世态度。“不使人间造孽钱”的正气,是令人称赞的。但此诗又容易使人误会为“商贾”、“耕田”的劳动所得也都是“造孽钱”了。

创作背景

  唐伯虎于公元1499年(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因参与泄题事件,被弘治皇帝革去功名,案情查实,被安排去浙江做一名小吏,唐伯虎表示“士也可杀,不能再辱”,断然予以拒绝回家。回到家里,却遭到了家人的白眼,为此唐伯虎与兄弟分家。于是在唐伯虎后半生二十余年时光,虽然功名未就,但自适的志趣,卖书画为生的生活方式,给他带来了人格的独立,故有感做此诗向世人言志。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猜你喜欢
夜听檐声翻急雨,想见膏润均率土。
先生休戚共斯民,忧在惔焚非惮暑。
人情类被饥所移,我尔相望自甘苦。
宁从祷旱身暴日,肯对驱蝗歌侑俎。
用心何独追老杜,大庇寒儒欢广宇。
要令匹夫被惠泽,上致吾君尧舜数。
嗟予粪配伏邱壑,尺短寸长无足取。
洊蒙珠玉过称杨,丈夫殆以气相许。

服力徇穑事,矻矻望有秋。凌晨荷锄出,日入且未休。

中夜看星辰,旱潦切所忧。西成告丰岁,珠玑满田畴。

饱食幸可期,喜色欲盈眸。宁知霜雪早,零落不得收。

荒畦委滞穗,槿篱挂空篝。斜阳照白发,短褐还饭牛。

天命固如此,汲汲复何求。

太华峻极惟南峰,脚踏万朵青芙蓉。东西二峰尚匍匐,白帝上宫不敢即。

天柱摇摇风欲倾,元气茫茫日无色。我行飞栈若惊鸿,君骑搦岭如游龙。

君过玉女饮三浆,我向将军攀五松。狂啸翩翩凌绝顶,目营四海神光骋。

水帘高捲入珠楼,莲叶深披探玉井。黄河浩浩泻愁心,明月苍苍逐孤景。

尘垢犹堪铸帝王,清虚何足留箕颍。形势依然天府雄,龙争虎斗谁途穷。

千里金城收一掌,万年甘露待重瞳。

尚记当年,春闱较士,见子看花。念路入钱塘,君方作县,林藏象麓,子亦还家。

白简霜威,皂囊风力,独步南台众所夸。乘骢日,遇风波满地,流滞天涯。

相思梦绕长沙。更怅望、苍梧岭树赊。笑侧席师垣,滥竽座主,无能荐引,空抱咨嗟。

经济高才,江湖壮气,竹帛勋名未有涯。葛溪上,有白头知己,拭目烟霞。

修到南屏山下住,四时花雨迷濛。溪山幽绝梦谁同。

人间閒夕照,销得一雷峰。

极目寥天沉雁影,断魂凭證疏钟。淡云来往月朦胧。

藕花风不断,三界佛香中。

贞元天子愎且疑,贞元朝廷先谏司。
吏格诏书虐征敛,天子九重殊未知。
穷冬猎骑新店下,老氓不识天颜威。
敢以刍荛动天听,不将瓜果徼私恩。
内相贽,外相泌,知无不言言不欺。
如何善言疾苦不如奇?

玉带歌残瘴海曲,一坏竹沪烟芜绿。欲吊先朝宁靖王,杜鹃飞上冬青哭。

忆昔煤山龙驭遥,江南半壁旋沉陆。关破栖霞碧血腥,城降乌爨青衣辱。

伤心金翅啄龙子,谁与天家收骨肉。辅国将军辽藩裔,受封最晚权不属。

间关海外依田横,中兴敢望刘文叔。剩水残山满目愁,藜床皂帽馀生足。

延平父子又早殁,神州早料难恢复。䦖?门中鼓舞死,楼船飞渡来杨仆。

肉袒牵羊自有人,此身好结残明局。慷慨吟成绝命词,遗民掩鼻不忍读。

杳杳中原化鹤归,两京陵树澹斜晖。钟山气尽高皇庙,易水风翻异国旗。

列祖在天心定痛,一灵出世泪还挥。遗骸终古留孤岛,大义当年感五妃。

五妃甘为君王死,一门红粉光青史。却忆燕都社祀亡,宫人费氏遥堪比。

殉国偏多美妇人,贪生转属奇男子。郑家乳臭何足道,沧溟难洗刘冯耻。

吁嗟乎!霸业三传失草鸡,凤阳帝冑驾青霓。金支翠羽渺何处,东海扬尘望眼迷。

一代天潢遗恨在,千秋赐姓大名齐。只今赤嵌城非旧,犹宝朝天白玉圭。

山在白云山更山,此山天与老年閒。更愁十里红尘到,故著先门隔世间。

解网今何世,馀恩及物多。乾坤元浩荡,鳞介任清波。

夜宿新安驿,平明雪塞溪。马头迷旧路,虎迹印新泥。

冰冻寒流狭,天衔远路低。人稀山店远,茅屋只闻鸡。

辟谷曾吞日月华,春风不老聚三花。
玄关一窍通无极,白发余生笑有涯。
野鹤相看盟秀竹,洞云何处食灵瓜。
披图彷佛榴皮迹,珍重还如东老家。
春风吹起石底云,丰隆唤出苍龙孙。
古苔初破土膏滑,露华净洗龟筒痕。
先生爱笋如爱破,冷笑人间饫膏肉。
我生无家怀此君,十年未解求一束。
先生卜筑江之干,轩窗萧洒鸣风湍。
破麈不挥秋飒飒,翠佩欲动声珊珊。
高歌不觉凛毛发,坐令异境生清寒。
便欲契青奴,谢彼苜蓿盘。
先生若肯慰我之大嚼,我亦为之披腹呈琅轩。

白云开处见山棱,我欲跻攀力未胜。岁晚不为干禄士,前身应是小乘僧。

竹林载酒邀山简,草阁裁诗愧薛能。结习未除閒未尽,焚香且对佛前灯。

太史声名重,江楼昔有言。诗清排屈宋,意古挹羲轩。

飞栋苍云合,窥鱼白羽翻。台高萦水府,气爽返梅魂。

市远风埃洁,川腴草木繁。沧浪初出日,瓠落可浮樽。

曲岸疏帆影,枯槎隐烧痕。秋容天漠漠,春意雨昏昏。

地易规模在,碑新典则存。溪山重入座,先哲岂虚论。

朱颜倏忽泣枯鱼,点点辞条著翠裾。幼女不知花有恨,闲凭绣砌笑轩渠。

清晨凝望处,缭绕自成围。荔熟浑疑火,荷翻可作衣。

疏烟笼树浅,初日照林微。坐听閒蝉噪,寥寥共息机。

去去欲无还,幽忧可驻颜。此生贪白业,不死看青山。

善友能相共,浮云且自闲。风尘燕市在,留与鬓毛斑。

此邦虽在牂牁南,更远不离天地间。人生随处皆可乐,为报中原秪如昨。

江南好,蓦遇曲栏边。弱柳作腰长自颤,夭桃靧面益生妍。

一笑更嫣然。

留欢住,双跪佛龛前。锲臂不忘同死约,痴情还想再生缘。

私誓两心坚。

事事愁中兴愿违,客怀永日独依依。惊回乡梦如新别,细读家书抵暂归。

数朵远山当卧几,一梳初月照吟衣。不应渐减壶觞兴,秋在人心酒力微。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