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已经离开很久了,窗下的古琴许久未弹积满了灰尘。
自斟自饮借酒消愁,愁浓酒难消,无力再给自己斟酒。
遥望远处夜色中萤火点点,忽明忽暗,夜色静谧;起身在庭院中徘徊,更深露重沾湿衣。
天地间一切万物都触动情思,此时心中的孤苦沉闷已不堪承受。
樽:古代盛酒的酒器。
迥:远。
《缺题》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扣住对“故人”的思念贯穿全篇,由白天睹物思人,触景伤怀,到夜色渐起,月色渐浓,由意识到故人已去到此恨难排,情何以堪,抒发的情感一层重一层。这首词情景交融,深切自然,看似平淡,实际上极为精炼,耐人回味将相思苦传神地勾画了出来。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首联,睹物思人,才发现故人离去的在心中在生活的留下的空白根本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人事的变迁而填补,那人还是心中不可或缺的唯一的知音人。古有伯牙摔琴谢知音,今作者也应知音离去而尘封心曲,无处诉衷肠,深藏于心的对友人的思念于典型的场景、质朴无华的语言中溢出,奠定全诗忧伤的感情基调。
自然引出颔联: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独对“一樽酒”往昔饮酒欢笑场景历历在目,而今故人已远,独留自己在故地黯然神伤,触目皆伤心,寂寞如影随形,终于挨到天黑,又能否摆脱这份孤寂呢?
颔联: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露重”可见诗人因相思所苦在庭院中久久站立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凝神痴呆的形象。月的清辉,最易引入相思,“望月怀远”是自古的母题。月色凄迷,不应有恨偏照无眠人。“单幕疏帘贫寂寞,凉风冷露秋萧索。”(白居易《秋晚》)“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张辑《疏帘淡月·秋思》)诗人精选物象营造了静谧、凄冷、幽阔的氛围,以景的清冷、幽寂来表达因故人不在身边的孤寂,感伤的心情和对故人难遣难寄的相思之情。
尾联: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直抒胸臆,“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响,如万籁俱寂。结尾将情感推向极致,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盈满天地间。
何处来行有脚春,一声声唤最圆匀。
也经古巷何妨陋,亦上荆钗不厌贫。
过早惯惊眠雨客,听多偏是惜花人。
绝怜儿女深闺事,轻放犀梳侧耳频。
摘向筠篮露未收,唤来深巷去还留。
一场春雨寒初减,万枕梨云梦忽流。
临镜不妨来更早,惜花无奈听成愁。
怜他齿颊生香处,不在枝头在担头。
英雄日已老,颜色难长好。昔为张子房,今作商山皓。
吾将终罗浮,服食惟朱草。何以被四肢,蝴蝶大如箕。
小翅为下裳,大翅为上衣。何以作栖宿,十围笼兖竹。
一节为一房,两节为一屋。何以为俦侣,麻姑与玉女。
作使五色禽,纷纷炼珠黍。何以充羽觞,玄碧酒如浆。
饮之一呼吸,水露皆生香。有友金吾子,家在丰湖埃。
吾令两瀑布,流出桃花蕊。桃蕊是丹砂,君餐兼露华。
复有蝙蝠好,双栖芭蕉花。千年白如雪,红者如朝霞。
赠子白复红,佩之衣带中。能令男女媚,相爱长相同。
白以佩吾子,红以佩昭容。黄帝昔成仙,其术惟房中。
素女为之师,浮丘为之宫。真人在玄牝,出入如虚空。
日月一相摩,光彩成青童。吾慕鲁女生,翩翩骑白龙。
仙成上太华,毛女千人从。君今有窈窕,左右争芙蓉。
我亦容成子,大道在其躬。相将且驻年,紫髓而方瞳。
时来建勋伐,乃追太保公。
旧京第一登高处,佳节无人地转偏。一水阴阴斜照外,连林郁郁晚风前。
危时且尽相知乐,物外馀看数子贤。极目寥天绝尘翳,暂忘宙合惨烽烟。
群盗纷纷苦未休,檄书催我上韶州。已看肥羜供新馔,更泛清尊慰别愁。
天眷老臣肥至渥,君于老友礼殊优。他无补报惟忠义,明日驱车不复留。
电光睒睒摇双瞳,虬髯飒爽生秋风。绿袍襒褷革靴橐,此是终南进士公。
终南血石千秋紫,名经一捧英雄死。方干便受黄麻封,不才难雪生前耻。
三尺龙泉风夜吼,大鬼狂跳小鬼走。半生抑郁不平气,不能杀人乃杀鬼。
榴花红照菖蒲绿,一尊拜酹中山醁。雄心九死尚拿云,卓午天庭吐光旭。
从宦三十载,故山凡几归。昔归尚有屋,再归已倾攲。
今归但乔木,竹落荆薪扉。上为鹳鸟都,下为鸡犬栖。
相彼东北隅,三亩以为基。积块与运甓,实洼而培庳。
成兹道傍舍,空我橐中赀。堂室敢即安,牖户适所宜。
嘉树三四株,当窗发华滋。馨香入怀袖,似与迁徙期。
我今六十老,岂不知前非。咨谋愚见拾,就列筋力微。
窃食奉祠禄,永负伐檀诗。松楸幸在望,邻曲不见遗。
葛巾随里社,庶以保期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