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杨花

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怜他飘泊奈他飞。
澹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天涯心事少人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高高的专门送别的章台旁缭乱飞舞,在重重的帘幕前的春天阳光中翻腾,可怜啊,它这样无境止地飘泊,但又有怎样的办法不让它飞扬。
在淡淡的日光中慢慢飘摇洒落于花丛阴影下,又被温熙的和风吹拂到华美的高楼的西边,如那在天涯飘泊流离的旅人一样,它的心事少有人知道。注释
百尺章台:典出韩翔的爱情故事,详情参见韩掬《章台柳》及妻柳氏《杨柳枝》(本书第十二辑)的
注释
百尺章台:典出韩翔的爱情故事,详情参见韩掬《章台柳》及妻柳氏《杨柳枝》(本书第十二辑)的注释。“章台”,原系汉长安的街道名,多设歌楼妓馆,遍植杨柳,唐宋诗词中却成了秦楼楚馆的代名词,吟咏中常用之。
重重帘幕:喻指陈柳婚姻中的重重障碍。“春晖”,指春光
玉楼:华丽的楼房;亦指仙人居处。
天涯心事:相隔天涯,彼此间的情意。

赏析

  上片“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是对柳如是处于名妓生活的写照。这里明写杨柳,暗喻柳如是之姓,语意双关。“百尺”,指柳如是当时居住高楼,名望甚高,难以攀折。“撩乱飞”,有思绪撩乱纷纷之意。“重重帘幕”,指柳氏所居之深宅大院,甚为豪华。“弄春晖”,指舞弄着“春色”,正在走红。整个两句,描写柳如是当时在妓女界的名望、地位及其豪华生活。对这位功名未就、生活拮据的年少书生陈子龙来说,自然既存爱慕之心,又有怜惜之意。遂有“怜他漂泊奈他飞”的感慨。柳如是幼年即为周道登玩弄于股掌之上,年十五流落风尘,漂泊的命运犹如杨花柳絮,引起陈子龙的怜惜与同情;加以对柳如是深情相爱,但由于自己生计尚不富裕,家有嫡妻把持,无法将柳如是救出水火,结为鸾风,在这无奈之中,只有像杨花一样,任他随风飘荡了。

  下片“淡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这里将柳如是的未来生涯,继续比作杨花柳絮,作动态的描述加以警告。此处“淡日”,指暗淡的日子。“软风”,指柔和的微风。就是说,不须要强劲的风,即可轻轻地将花下的絮球吹到楼边墙角,了它残生。这里有着深刻的含义,作者向他的恋人柳如是提示:不要只看到在这青春盛日,被那名流学士竞相追逐的繁华似锦的生活(指上片“重重帘幕弄春晖”的盛况),还须想到日后年老色衰,渐渐为人所弃的暗淡日子里的悲惨处境。上片一个“弄”字,下片一个“残”字,上片渲染“春晖”,下片揭示“淡日”,一前一后,遥相呼应,一喜一悲,相互映照,很是值得玩味。最后以“天涯心事少人知”作结,含蓄有致,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就是说,我的这一番心事,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您可知否?真是语重心长,含情脉脉,其中蕴藏着多少感人的肺腑之言!至于此处的“天涯”,究竟指的是:人在天涯,寄语情怀;还是人在咫尺,心怀天涯之事?又,这番“心事”,究竟指的是:恋情堪虑的心事,还是事业抱负的心事?都未明言。所有这些,留给读者去品味吧!

  陈子龙在这短短的小令中,感情丰富真挚,笔调高雅蕴藉,非大手笔莫能为之。由此即可看出他真情实感及其文学才华。

陈子龙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猜你喜欢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天宇正高爽,更蹑最高楼。长风为我驱驾,极目海山头。不用牛山孟浩,不用齐山杜牧,人景自堪酬。举酒酹空阔,汗漫与为游。
捻黄花,怜白首,恨难收。颓龄使汝能制,何待更封留。眼底朱甍画栋,往往人非物是,蟋蟀自鸣秋。万里一搔首,无处著萧飕。
三入承明已七年,自惭踪迹久妨贤。
吾子几时归凤阁,病夫方欲买渔船。
季路旨甘知已矣,潘安毛鬓更皤然。
举人自代何由得,归去东臯种黍田。
檀板一声莺起速。山影穿疏木。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灯照瀛洲绿。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独引金莲烛。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鞋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卷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曾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金天向西多佛祖,宝筏东来多梵语。直指单传悟者稀,沙门衲子徒辛苦。

初闻祇苑布黄金,复有袈裟入少林。夜雪齐腰将见性,霜刀落臂始安心。

西峰法侣多僧气,曾与空门掌书记。半偈应超最上乘,万缘只合西来意。

白云乡馆去迟迟,忆得从前别母时。今日重寻故园树,几回落叶又抽枝。

秋风野水黄花路,浮世相逢偶相聚。玄度清谈不复期,道林笑别知何处。

去去沧波难重陈,青山明月与谁邻。连天塔影空青外,唯将法雨谢时人。

庭喧儿稚亦堪怡,况值黄花烂熳期。池上晚罾收冻蟹,枕边秋扇罢戎葵。

山亭月白眠长少,水榭风清坐屡移。昨夜有人东国去,已教先办买山资。

忍看丹旐引灵輀,尚想祥华进止时。无复短檠亲教子,空馀满箧旧题诗。

阴功会即佳城兆,显刻犹须幼妇碑。小殡西湖湖上寺,冷云秋露不胜悲。

乐府多传之。惜其止叙藩方宴游之盛,而不及皇都。真隐居士用韵以补其遗。
霞霄丹阙,瑞霭佳气,青葱如绮。才半月、东君雨露,无限韶华生宝砌。渐向晚、放烛龙掀舞,周币红蕖绀蕊。况对峙、鳌峰赑屃,不隔蓬莱弱水。
圣主有乐升平意。引芝华、双辇凝翠。纷万俗、歌谣弦管,声混莺吟喧凤吹。更漏永、正冰轮掩映,光接康衢万里。
似移下、一天星斗,妆点都城表里。清警跸、忽登楼,簇彩仗、锦襦丝履。看柑传万颗,恩浃王公近侍。散异卉覆千官醉。竞捧瑶觞起。愿岁岁、今宵宴赏,春满山河百二。

海宇熙熙寿域中,耆儒最盛甬勾东。共开樽俎为高会,尤喜乡闾有义风。

九老未应多白傅,四明何止一黄公。行看联璧安车上,尽是当筵鹤发翁。

见说南山下,云霞好隐居。
草深幽径断,心远俗人疏。
倚杖时观获,焚香只读书。
宦游无此乐,令我忆吾庐。

祝融九千七百丈,六月飞霜洒洞庭。攸舆学者武宽则,石鼓斋中穷六经。

气横潇湘波浪白,思入嵩华烟云青。四千馀里到京国,倒插五色凤凰翎。

河西猛将今太尉,一见握手坐广庭。立呼爱子俾受业,岂独汝学我亦听。

猿肩虎头日侍侧,长刀大剑罗青荧。动陈忠义破肝胆,众目睒䁑开心扃。

丈夫乖遇岂偶尔,纵不我听我则宁。嗟予官冷材力薄,每辱奇俊哀竛竮。

天晴风静辄过我,如病得瘥醉得醒。不为湖山劳梦寐,不为富贵疲心形。

始知卓识出天性,岂彼狗苟蝇营营。方今夔皋满廊庙,洪恩屡降无滥刑。

长材用世何不可,大夫列卿如拾萤。君如得位立行志,慎勿学我空星星。

我今老矣何所称,白云深谷寒烟汀。

凤洲秋水日渐渐,江水浑如博士衫。草屋结来人假宿,檄文书就手亲缄。

裁诗久爱中丞丽,制酒难禁吏部馋。相见立谈还即别,寸心摇曳似风縿。

云里嶙峋见翠微,山山都受白云围。上坡卅里穿云出,更有白云头上飞。

虚室似僧房,蒲团倚竹床。半窗红日影,一阵紫兰香。

诵熟閒居赋,书成急就章。数朝门不出,过却几春光。

迢遰双崤道,超忽三川湄。此中俱失路,思君不可思。

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忆昔江湖上,同咏子衿诗。

何言陵谷徙,翻惊邻笛悲。陈根非席卉,穗帐异书帷。

与善成空说,歼良信在兹。今日严夫子,哀命不哀时。

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可怜小儿女,夜夜看灯花。

皓月轻飞处,经堂寂不哗。碎光穿竹罅,圆影架枝叉。

露湿巢喧雀,风梳草乱蛙。与师清课后,相对理袈裟。

帆半落。人在雨村云郭。依约孤山梅际泊。隔花呼睡鹤。

闲忆水边高阁。风雨画檐铃索。碧树湾头栏一抹。晚烟晴漠漠。

要入牯牛队,还披水牯皮。
全身行异类,拽把又牵犁。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